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美國東部時間6月25日,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2019年度"全球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平安科技人工智能中心副總工程師,"平安馭策"智能輔助決策平臺負責人徐亮博士上榜。此次榜單中,僅8位華人上榜。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MIT Technology Review》隸屬于麻省理工學院新聞辦公室,于189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刊,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科技類媒體之一。本屆的獲獎者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韓松、哈佛大學助理教授Jason Buenrostro 和OpenAI聯合創始人Wojciech Zaremba等。在此之前,今年1月,徐亮已入選2018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
自 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在世界范圍內評選表彰才華橫溢、有望改變世界的35歲以下科技創新優秀人才。歷年獲獎者包括谷歌聯合創始人Larry Page(拉里·佩奇)和Sergey Brin(謝爾蓋·布林)(2002)、Facebook聯合創始人Mark Zuckerberg(馬克·扎克伯格)(2007)等。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主編Gideon Lichfield按:《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的評選給我們向年度突破性技術背后的杰出人才致敬的機會——他們蓄勢待發、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沖擊與震撼,從他們的履歷上我們能捕捉到當今和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的靈感。徐亮入選為將原有技術賦予創新活力的遠見者類別(Visionaries)——“遠見者們的創新正帶領人們邁向更智能的AI、更強大的信息處理以及更安全的互聯網之路”。獎項評審會在對徐亮博士的評論中寫道,“他利用人工智能讓城市更好地滿足居民要求。”
徐亮帶領團隊研發了"平安馭策"智能輔助決策平臺,采用強大的大數據技術和AI算法,利用多維高頻的海量數據,讓企業和政務決策更精準、更高效、更智能。團隊在近年屢獲佳績,包括:首次應用千萬以上的城市級別數據,聯合重慶、深圳衛健委和疾控中心研發人工智能疾病預測模型,模型可準確預測流感、手足口病的傳播及慢阻肺的患病風險,準確率達到 90%以上;應用千萬級別行為數據建立關系網絡,定位可疑人員、識別走私行為,將走私查獲率提升200%以上,大幅提升海關風險稽查能力;與中國人發中心、重慶衛健委聯合研發首個基于海量人口健康數據的健康預期壽命測算模型,提升健康指標測算的全面性和精準度;在施耐德舉辦的AI+環保全球大賽中斬獲世界第一; 為集團HR智能面試產品提供智能評分引擎,面試效率提高60%以上,節約大量人力成本。
本次徐亮代表平安科技摘得國際科技創新大獎,體現了國際科技行業對平安科技的科學技術實力、豐富的生態場景和領先的戰略布局的認可。未來,平安科技將繼續深耕AI輔助決策,為人工智能、大數據相關領域的發展帶來更多、更具突破性的貢獻。
關于平安科技
平安科技是平安集團旗下科技解決方案專家,致力于運用人工智能、云等技術賦能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平安科技以“云無限”為價值主張,積極踐行“科技改變生活”的企業理念,立志成為國際領先的“AI+云”公司。
作為平安集團高科技內核,科技解決方案已經應用在超550個場景中,積極孵化智慧業務,助力建成生態閉環;作為IT后臺綜合管理平臺,開發和運營平安關鍵平臺和服務,支持平安保險、銀行、投資、互聯網等業務高效協同發展;平安科技也是云平臺的積極構建者,平安云作為平安服務的綜合輸出平臺,為全行業提供 IaaS、PaaS、SaaS 全棧式云服務,打造的生態圈已經服務過5億用戶,并拓展至海外市場。
關于平安馭策團隊
平安馭策團隊由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肖京博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徐亮博士領導,團隊中擁有深圳市"孔雀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專家,成員均來自卡耐基梅隆大學、牛津大學、康奈爾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際國內頂尖學府,并有國內外知名企業任職經驗。
王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