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東方亦落
近日,谷歌暫停了與華為在部分業務上的往來。而華為也針對谷歌這一行為進行了回應,華為稱,安卓作為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一直是開源的,而華為是重要的參與者,為安卓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華為有能力繼續發展和使用安卓生態。
其實安卓系統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基于AOSP Apache 2.0開源協議提供的完整版操作系統,另一部分是谷歌基于商業授權協議提供的GMS,如YouTube、Gmail客戶端和背后的服務。華為海外版的系統EMUI是AOSP和GMS的集成,而谷歌此次主要終止的是GMS的服務和更新。
這意味著中國市場中包括手機、平板在內的華為和榮耀品牌的產品與服務不會受到影響,不過對于華為海外的智能手機業務會造成很大影響。對于海外用戶來說,YouTube、Google Play、Gmail、Chrome都是他們常用的應用,可隨著谷歌“斷供”安卓,華為的海外用戶將無法享受這些應用,這對準備在海外市場大展拳腳的華為而言無疑是不小的打擊。
都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華為所承受的“打擊”不僅來源于谷歌。根據彭博社的最新消息,迫于壓力,高通、英特爾、Xilinx和博通確認對華為斷供,直到“獲得另行通知”。要知道華為的服務器產品和筆記本對英特爾處理器的依賴程度很高,而且華為的PC業務剛進入全球前三,此時英特爾斷供影響不小。此外,華為的部分芯片依賴高通,而網絡芯片依賴Xilinx和博通。
現在這幾家廠商同時斷供,顯然是受來自美國方面某些不可抗力的影響,接連的斷供事件讓美國方面扼殺華為的意圖昭然若揭。美國的目的在于擾亂華為供應鏈,從而延緩中國在5G賽道上的腳步。
但害人終害己,美國企業的斷供并沒影響華為在中國市場的狀況,而華為概念股也因此大幅上漲。反觀美國,20日谷歌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6%,股價下跌2.1%。美國的打壓行為不但沒能擊垮華為,反而讓華為越挫越勇。
即使信心十足,也得正視現實。華為在美國商務部出臺禁令之前就已經囤積了不少零件,大概能保證8~12個月的供貨量,但華為旗下的業務仍會難以避免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打擊。
好在華為還有“備胎”。早在今年3月,余承東就表示華為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的操作系統,一旦不能再使用谷歌和微軟的操作系統,就啟動“B計劃”。而華為服務器產品相關負責人也透露,華為的服務器芯片“鯤鵬920”已經可以完全實現自主生產,雖然這個芯片基于美國公司ARM架構,但華為已獲得了永久授權,該芯片供應鏈可實現自主生產。
而且在反抗打壓的崛起之路上,華為也并非“孤軍奮戰”。360官微轉發了人民日報發布的《華為海思致信員工:多年備胎一夜轉"正",今后要科技自立》一文,表示將大力支持海思等國產芯片廠商。
另外德國、法國、荷蘭都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封殺華為。
曾經的“網紅”鳳姐在微博上寫“華為早就該垮了(現已刪除)”,隨即被蘇寧官微diss,表示“蘇寧線上和線下都不再賣手機給羅玉鳳女士。”
這一切都證明了美國的制裁反而會刺激中國高科技的發展。任正非今天在深圳答記者問時表示,美國的“90天臨時執照”沒有太大意義,因為華為已做好準備。不過仍感謝美國,因為這30年來美國伴隨華為成長。并且表示“不能狹隘地認為愛華為就是愛華為手機”。
從任正非的表態中可以感受到一種豁達的氣度,這是美國方面不能相比的,而中美貿易戰也很可能是促使中國企業在技術和研發方面提速的好機會,其結果很可能會出乎美國預料。
最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