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5月19日,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就業服務指導中心主辦,易才集團和網新恩普協辦的第二十九次全國助殘日活動暨“互聯網+殘疾人就業”座談會在易才集團北京總部天洋運河壹號G2召開。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主任張新龍、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副主任賴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調研員沈宏出席會議。來自阿里巴巴、樂氏聯創、拜耳(中國)、柏悅酒店、慧美科技、施耐德等企業和殘疾人代表參加本次會議,圍繞“自強脫貧,助殘共享”的助殘日主題深入探討交流。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同時也迎來了第29次全國助殘日。此次座談活動旨在通過走進用人單位和殘疾人中,傾聽企業及殘疾人需求和建議,分享扶持殘疾人就業創業的創新舉措與成功經驗,讓更多人了解“互聯網+殘疾人就業”的成果和殘疾人職業技術能力,推進殘疾人就業。
中國殘聯就業服務指導中心副主任賴偉在致辭中對與會來賓表示歡迎,向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他表示,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殘疾人就業工作,不斷加大就業援助力度,采取各種舉措扶持、促進有就業需求和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殘疾人就業狀況進一步改善,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質量和就業穩定性不斷提高,就業環境不斷改善。同時殘疾人就業也離不開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希望所有企業能夠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擔當社會責任、奉獻企業愛心,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而共同努力。
與會企業分別從扶殘助殘、殘疾人人力資源、“互聯網+殘疾人就業”等方面進行了發言。他們表示,殘疾人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需要社會的關心關愛,更需要一個機會去實現人生理想、體現自身價值、獲得社會認可,今后愿在各方面支持殘疾人事業,促進殘疾人就業。5名畢業殘疾人大學生表示,他們自身雖然存在一定障礙,但是對于知識的渴望,對于就業的期待反而更加的強烈,感謝社會和各級殘聯對他們的幫助,也希望企業能夠積極為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幫助他們盡早實現就業?;顒又羞€舉行了用人單位與殘疾人代表的簽約儀式。
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主任張新龍在總結中指出,在第二十九次全國助殘日之際通過傾聽殘疾人和企業心聲,掌握需求,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殘疾人事業發展重要論述的重要舉措。“互聯網+殘疾人就業”的主題,也緊緊契合了當前形勢和發展需要,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市場經濟不斷活躍,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也為殘疾人就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
作為此次全國助殘日活動協辦方之一,易才集團副總裁龔德智、易才集團助殘就業項目總監章苗苗參加了座談會。章苗苗在活動中分享了易才集團的發展歷程,并就“互聯網+殘疾人就業”多元化就業模式項目進行了介紹。“在大量走訪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殘障人士更需要走出家門去融入企業與社會的機會。因此我們開辟了幾種就業模式,包括社區就業、中醫理療及艾灸連鎖就業、集中就業基地等。未來易才也會積極發揮在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專業優勢,為企業用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積極促進殘疾人就業”,章苗苗如是說。
易才集團成立至今16年,一直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更聚焦殘疾人實際就業,首次探索包括社區就業、建立集中就業基地與健康理療連鎖店等在內的“互聯網+就業”多元化就業模式,向殘疾人提供“就業、培訓、助殘”一站式服務。
值此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易才集團特別舉辦了“向心而棲,向愛而生”公益助殘系列活動。該公益助殘活動聯合了政府、公益組織、企業等多方力量,通過大力普及殘疾人就業政策,傳播殘疾人就業公益思想,以線上“捐步數”與線下主題活動聯動形式,展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十城聯動。
同時,在中國殘聯及各市級殘聯指導支持下,易才集團聯合安徽李恩三慈善基金會因地制宜,于各地成立殘疾人集中就業基地,并進行統一招聘、培訓、組織管理,將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以人力資源外包方式分配到企業,安排適合殘疾人的相關工作,實現殘疾人就業。這其中,易才集團與李恩三慈善基金會作為連接政府、企業、組織和殘疾人的橋梁,發揮了重要的紐帶作用。
在扶殘助殘過程中,易才集團始終堅持企業、政府、公益組織等多方共贏的可持續模式,以“政府扶持+企業合作+集中管理”這一新型殘疾人就業運營模式,建立企業、政府、社會機構、殘疾人之間的有效鏈接,助力殘疾人順利融入社會,幫助解決政府殘疾人安置問題及企業殘保金問題,共建社會、政府、企業多方共贏
馬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