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天下網商記者范向東“每次開車經過高速公路服務區時,都會習慣性地看一眼那里的垃圾桶,數一數有多少空飲料瓶是自家的產品。”2018年,東鵬飲料集團董事長林木勤在接受《環球人物》采訪時這樣說道。如果數這兩年的瓶子,他應該會感到驚喜——東鵬特飲的銷
天下網商記者 范向東
“每次開車經過高速公路服務區時,都會習慣性地看一眼那里的垃圾桶,數一數有多少空飲料瓶是自家的產品。”
2018年,東鵬飲料集團董事長林木勤在接受《環球人物》采訪時這樣說道。
如果數這兩年的瓶子,他應該會感到驚喜——東鵬特飲的銷量在不斷上升。
5月27日,東鵬飲料成功登陸A股,成為“中國功能飲料第一股”。開盤后,股價大漲44%至66.63元,被臨時停牌,總市值266.53億元。
IPO后,林木勤直接持股49.74%,還通過鯤鵬投資、東鵬遠道、東鵬致誠等間接持股,合計持股50.72%,身家135億元。
此外,林氏家族還有多人持股,包括林木勤兄弟林木港、侄子林戴欽等,而林木勤兒子林煜鵬則通過鯤鵬投資間接持股。企查查顯示,林煜鵬為鯤鵬投資大股東,持股比例54%。
多年來,功能飲料界的老大是紅牛。在國內,紅牛一度以超230億元的銷售規模,締造飲料行業單品銷售神話。東鵬特飲是離紅牛最近的一個,但營收只有紅牛的四分之一,兩者之間尚有百億元的鴻溝。
但近年來,紅牛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的官司持續升級,行業老二東鵬特飲趁勢發展。今年春節,東鵬特飲在《唐人街探案3》中植入廣告,這是其拓展知名度的動作之一。
上市后的東鵬特飲,又會迎來怎樣的發展?
從國營飲料廠起步
1995年,在泰國淘到金后回到中國的嚴彬,與泰籍華裔許書標達成合作,后者是紅牛產品的發明者和品牌所有者。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將紅牛引入中國,拉開了中國能量飲料市場的序幕。
而東鵬飲料始創于1987年,最初是以生產涼茶和水飲料為主的國營飲料廠,是深圳老字號飲料生產企業。1997年,紅牛在中國市場熱銷,東鵬借機推出同類產品“東鵬特飲”,但并非主打產品。
東鵬特飲的故事,要從2003年說起。時值國家放開相關政策,允許國有資本退出競爭性行業。已經走到了倒閉邊緣的東鵬飲料也準備出售,在東鵬飲料任銷售總經理一職的林木勤嗅到了機會。
林木勤從基層生產線做起,一路擔任生產部長、技術開發部長,直至東鵬飲料銷售總經理。當時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和他人一起集資,買下集團占地兩萬多平方米的地皮和廠房,坐等升值;另一個是以較小的代價,買下公司的品牌和生產設備,繼續做飲料,但盈虧完全由個人來承擔。
或許是因為潮汕人身上敢挑戰、不服輸的勁兒,林木勤選擇了費力不討好且前景不明的后者。靠著單盒售價1元、利潤兩三分的菊花茶飲料,林木勤給東鵬續上了命。同時,他也在尋找新的機會。
服務“打工人”,“蹭上”紅牛,站穩腳跟
當時,在功能性飲料市場上,紅牛一家獨大,但6元一罐的價格對于普通人來說較貴。在珠三角,有不少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或消費力不強的人,對能量飲料有需求,這便形成了空白地帶。
能量飲料,主力消費群體是工作時間較長的司機、藍領工人、快遞員、醫護工作者等,隨后拓展到白領、學生等需要熬夜的人群。紅牛最初就是受到泰國輪班工人與卡車司機的喜愛,林木勤也想切入這些人。
“要強勢切入,在沒有任何廣告和錢的前提下,我要定一半的價格。別人賣6.5元,我賣3.5元。”林木勤曾分享他當時用低價搶占市場的想法。
林木勤選擇打工者眾多的東莞作為第一站。因東鵬特飲價格便宜,迅速成為“打工人”首選,打開局面。
起初,東鵬特飲和紅牛一樣使用金屬罐裝。為了節約成本,2009年東鵬特飲設計出塑料瓶裝,易攜帶,瓶裝功能飲料還有防塵蓋,幫部分消費者省去了飲用前“擦拭”的過程。這款包裝讓東鵬特飲穩定了市場,并沿用至今。
在營銷上,東鵬特飲也不遺余力。
二十一世紀初,廣東電視臺家庭情景劇《外來媳婦本地郎》熱播。2009年,林木勤找來劇中的康祈祖與唐小姐作為代言人,迅速打開東鵬特飲知名度。
從2013年開始,東鵬特飲在全國設立9個大區,300多個服務處。林木勤請來謝霆鋒代言,將營銷重心從產品轉向品牌,配合一系列的電視廣告、綜藝冠名,加速拓展經銷渠道。
2013年,紅牛將slogan“困了累了,喝紅牛”升級為“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東鵬特飲立即將紅牛淘汰的slogan進行改編,變成“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讓人聯想到紅牛。
盡管在很多人眼里,東鵬特飲是紅牛的“山寨品牌”,但咬住紅牛后,東鵬特飲以價格優勢逐漸脫穎而出。
一年賣出24億瓶,營銷投入大
能量飲料,確實是好生意。
2020年底,華彬集團公布,截至12月24日,紅牛當年銷售額228.15億元。東鵬雖不及紅牛,但近年來增長迅速。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東鵬飲料營收分別為30.3億、42億及49.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2億元、5.7億元及8.1億元。
而貢獻營收最多的便是東鵬特飲,報告期內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均在90%以上,以2020為例,其營收為46.55億元。2019年,東鵬特飲年銷量為845萬噸,相當于一年賣出24億瓶(罐)。
在渠道方面,以深圳為營銷計劃中心,東鵬飲料設立了廣東、華南、華東、華北、西南等事業部,強調層次扁平的經銷網絡,營銷團隊會與經銷商共同進行消費者開發和品牌維護。
目前,東鵬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超1000家經銷商、覆蓋約120萬家終端門店。南方依然是東鵬特飲的主戰場,主要銷售市場在廣東,該省銷售占比多年來一直超50%。
此外,東鵬特飲已于2016年開設天貓旗艦店,并在天貓超市等渠道有售。
在毛利率方面,公司總體毛利率超46%,其中功能飲料板塊毛利率較高,超過49%。
功能飲料對品牌信任度要求高,因此需要在廣告和渠道方面的投入。
2015年,東鵬特飲摒棄此前被詬病“山寨紅牛”的廣告語,改為“年輕就要醒著拼”,開啟年輕化戰略,并陸續贊助《愛情公寓》《歡樂喜劇人》等熱門綜藝或爆款電視劇。此外,其聯合抖音發起共創大賽,在央視boys的直播中進行聯動。
有趣的是,現在視頻網站看到的“創口貼”廣告,正是由東鵬特飲開始。2016年,東鵬特飲與視頻平臺愛奇藝合作,在電視劇《老九門》中進行情景化植入廣告的新嘗試。這一形式大獲成功,引得其他品牌和視頻行業紛紛效仿。
頻繁出現在各大綜藝、電視劇中,東鵬飲料的宣傳推廣費支出自然不小。2017年,該項成本占比52.92%,2020年上半年有所回落,但也占到35.2%。
前有“牛”后有“虎”,能量飲料市場越來越紅
從差異化定位出發,加上一句洗腦slogan,結合高速增長的需求,東鵬特飲成為年銷幾十億的大單品。
據青山資本報告,當年紅牛也走類似路徑。通過“品牌廣告(大流量所在,以前電視、戶外,現在網絡、綜藝,加上運動賽事贊助、深度綁定)+線下渠道(校園、網吧、運動場周邊、生活超市等)”兩板斧,“簡單粗暴”地將能量飲料這個產品做了起來。
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整體規模約458億,占整個飲料行業的7.9%。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加班熬夜人群的增多以及電競賽事的發展,消費場景進一步擴展,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但競爭不小。
目前,我國能量飲料行業市場上已有紅牛、東鵬特飲、樂虎、體質能量、戰馬等品牌。其中,紅牛市占率近六成,東鵬特飲及達利食品的樂虎分列第二和第三。
作為投資方,加華資本的宋向前表示看好東鵬特飲,認為它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的紅牛,但道阻且長。
紅牛的官司,盡管如加多寶與王老吉的涼茶之爭,對品牌及其銷售有一定的影響,但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集團也做了兩手準備。華彬集團推出了自有品牌戰馬,2020年上半年收入7.2億,泰國天絲集團通過收購廣州曜能量,在中國推出紅牛安奈吉、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這兩款“新紅牛”。
而根據達利財報,樂虎2018年的銷售額為30.79億元,市場份額與東鵬特飲最為接近。
東鵬特飲面臨的不僅是紅牛和樂虎的競爭。
近年來,一些知名企業也紛紛推出新型能量飲料產品,如統一旗下的夠燃、安利旗下的XS、伊利旗下的煥醒源,盼盼推出的豹發力、今麥郎推出的天豹等。此外,可口可樂也通過中糧在中國銷售“魔爪”,元氣森林則推出了“外星人”。
東鵬特飲成為“中國功能飲料第一股”,自然離“中國的紅牛”更近了一步。但這個市場逐漸成為巨頭必爭之地,國內能量飲料行業從藍海變成了紅海。跨出下一步,東鵬特飲需要花更大的力氣。
編輯 徐藝婷
丁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