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兩天,知名英語培訓機構韋博在杭州多個中心停課的事情,引發了眾人關注。昨天一早,記者又收到類似爆料:米高輪滑設在杭州下城區新天地購物中心的授課點突然停課了,學員們還沒用完的課時費加起來已經超過30萬元,想申請退費,培訓機構負責人卻杳無音訊。
這兩天,知名英語培訓機構韋博在杭州多個中心停課的事情,引發了眾人關注。昨天一早,記者又收到類似爆料:米高輪滑設在杭州下城區新天地購物中心的授課點突然停課了,學員們還沒用完的課時費加起來已經超過30萬元,想申請退費,培訓機構負責人卻杳無音訊。
“現在米高輪滑的線上預約選課界面里沒課可選了,1萬多塊的學費一節課沒上,我們手里沒有合同也沒有收款發票,只有微信轉賬記錄截圖,老師也找不到負責人。”報料家長表示:“最可氣的是,我們向工商部門反映后,培訓班的官方公眾號又通知我們半夜搶一對一的私教課,結果受害家長太多了,根本搶不到,搶到的家長,也沒接到上課通知。”
有家長的私教課預約,已經排到了12月30號
究竟怎么回事?
8月上旬突然停課
鞋還在,人沒了
記者來到新天地購物中心3樓,一出電梯口,距離前方不遠處,“米高國際輪滑中心”8個大字十分醒目。黑漆漆的室內空無一人,從玻璃窗向里望去,只見光滑的木質地板上,還四處散落著各類輪滑鞋具。門口左側,一張醒目的“停課通知”,吸引了許多路人注意。
通知內容是這樣的:
停課通知
尊敬的家長:
您好!因商場供電原因,本校區輪滑課程暫停,具體開課時間以公眾號為準,為此給您帶來的不便萬分抱歉!
在此期間,校區老師們會進行學習和培訓,后續我們將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及教學,感謝各位家長的支持與諒解!
不少未完成課時的學員,時不時過來店鋪門口看一眼。“我買了年卡,還有200多天才到期,看這個狀況,課還能上嗎?”
孫女士的女兒就是學員之一。她表示,自己家就住在新天地附近,之所以選擇來這家米高,一是沖著培訓機構設在商場內,比較放心;二是店面是去年5月份才裝修好的,硬件比較新。
“米高是在商場內給路人發傳單宣傳,在店內還會搞輪舞表演,吸引小孩子來看。女兒嚷嚷著一定要學,想著這里接送也方便,就滿足了她的要求。”為此,孫女士特意先報了2個月的體驗課。
上了8節課后,孫女士對這家輪滑培訓班印象蠻好。隨后,她仔細詢問了客服,掏了3000多元辦了一張年卡。“當時店里在做年卡優惠,索性就買了年卡。”孫女士告訴記者。
“可是到了8月上旬,有天孩子正上課時,店內突然斷電斷水。前臺客服電話通知我說,由于店內設備需要維修,需要停課3天,設施維修完畢后會正常上課。”
孫女士覺得不對勁,隨后和群里其他學員家長一打聽才知道,從今年六七月份起,新天地店針對群內每一位年卡用戶的收費都是不一樣的,無論學員把課程價格砍到多少元都接受。也就是說,買了相同課程的學員,收費卻從一千元到一萬元不等。
更讓孫女士氣憤的是,新天地店里最小一個的一個孩子才兩歲半,鞋子都穿不動,根本不適合學輪滑。“可店家還忽悠說沒問題,包你學會。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 ,錢先收進來。”
據學員家長反映,米高輪滑原來在杭州有4個授課點,除了新天地,還有3個分別在臨平銀泰城,江干區體育中心和余杭區綠地藝尚魔方。新天地這一授課點的學員約100人左右。按目前維權群里80多名學員的預付款金額統計,涉及退費金額應該是三十萬起步。有的家長報了名,花了一萬多,一節課也沒上過。
目前,在網上預約選課界面,米高輪滑新天地店已處于不可預約狀態。
前段時間有一份網傳的米高輪滑客服聊天記錄稱,米高輪滑全部3個校區均表示和新天地店并不屬于同一個老板,對于新天地店的作為,他們不負法律責任。
同時,一位新天地學員在杭州某論壇中報料稱,自己找認識的新天地店授課老師質問時,收到的答復是:1、該店曾經給商場繳納過一筆保證金,這筆資金可能會留作給家長退費;2、新天地校區目前正在申請破產中,無法退費;3、可以為家長提供課時凍結,還可以提供附近3公里內的上課點。
隨后,該家長又收到了一封來自米高輪滑的致歉信。致歉信內容是這樣的(節選):
尊敬的新天地家長:您好!因校區停課給您帶來的不便,米高國際輪滑中心攜全體員工向您鄭重道歉!校區現正式與新天地購物中心解除合作,表示歉意。具體“罪行”如下:從沙漠般的商場換到一個五臟俱全的商場!(待定:太陽城/西聯廣場)!從停車收費的商場換到每日免費停車的商場(待定:太陽城/西聯廣場)!從校區面積120平方換成160平方的校區面積!從1個訓練場地換成2個訓練場地(待定:太陽城3樓/太陽城1樓中庭 | 西聯廣場3樓/西聯廣場1樓中庭)!待定校區地址:杭州市拱墅區石祥路239號太陽城(3樓/1樓中庭)!待定校區地址:杭州市下城區西文街西聯廣場(3樓/1樓中庭)!“這家店根本沒和太陽城簽約,就是在門口擺個攤子糊弄家長的。前不久我們收到了一條短信通知,說讓家長晚上十二點去公眾號上搶預約席位,是一對一的私教課,一天三個。新天地這里有100多位家長 ,而且很多家長買的年卡,甚至三年的直通車。維權群里搶到課的家長只有個位數上過這個私教課,許多家長到現在都沒收到上課通知,你說冤不冤枉?”在臨平銀泰城門店,前來退費的金先生又氣又無奈。
金先生表示,自己是上半年給孩子報了50節課,一共4800元,目前上了20節,還剩下30節課。“這家米高管理混亂。比如買年卡時,如果我們不和客服提,他就不給你合同或者收據,我們再三堅持,他才給了合同。”
昨天這一趟,金先生依舊沒有得到任何說法。更讓他無奈的是,據店里的內部人員透露,米高也不是第一次這樣干了,之前在余杭歡樂城的店也是說關就關。
記者也會持續關注事件發展,爸媽們如有最新消息或類似經歷,可通過后臺報料,或說說你的建議。
說開去:
培訓機構跑路事件為何頻發?
僅隔一天,杭州就有兩起培訓機構跑路事件發生。有家長前天還在評論區提醒記者,別忘了前段時間的藝樂寶貝。每一次,學員們都損失慘重。為什么會這樣呢?
1、預付金交費方式不符合規范。從2017年底,杭州市就開展了對中小學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治理工作,2018年8月“國辦80號文件”下發后,根據文件精神,明確規定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而近日兩起跑路事件中,涉事機構的預付金模式,均是以打折、送課等優惠,吸引消費者一次性交付兩年甚至三年的學費。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許多家長并不了解教育部出臺的關于預付金的規定。
“年卡充值,批量作價,在教育機構收費這塊都是普遍現象,如果你不購買課程包,價格就會很貴,一般出于成本考慮,家長也會選擇價格相對便宜的年卡之類的。”一位米高輪滑新天地店學員就表示,自己給娃報的畫畫、英語、擊劍等課外班,基本都是一年一交,但都留了合同和收據。
2、消費者市場信息不對等。學員難以掌握教育培訓機構的真實信息,大多通過熟人口口相傳或通過網上查詢企業信息,來辨別機構實力。
“家長在孩子身上都舍得花錢,對教育培訓機構的篩選,往往就是依據門店數量、老師履歷等信息,能夠掌握的關于機構的資金情況、教學資質等信息較少。特別是杭州,不要說英語、美術、樂器,就是一些興趣班收費標準都不低。像我們這樣遭遇了‘跑路’的,今后根本不敢給娃在附近報班了。”新天地店附近,一名學員媽媽訴苦稱。
針對韋博英語疑似失聯的情況,杭州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說,杭州市涉及的3個區于國慶節前均已介入調查,分別約談了該機構總部的相關負責人,第一時間向各自區政府報送了相關情況;市教育局也在第一時間先后兩次召集所涉區教育局負責人了解情況,并對后續處置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相關區教育局要對該事件持續保持高度關注,積極研究應對措施。
有家長擔心,韋博英語這樣的老牌培訓機構都出現了疑似“跑路”事件,那么杭城那么多家針對中小學生的校外學科培訓機構,會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杭州市教育局相關處室的負責人表示,為貫徹落實國辦文件精神,自2018年11月以來,杭州市教育局已經會同市市場監管局、市民政局、市發改委、金融辦等部門,積極探索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機制和辦法,并初步搭建了杭州市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以期通過設立培訓費專用賬戶、規范收退費操作機制、實行最低余額和大額資金提取預警通報制等組合式舉措,進行數字化、市場化背景下大數據管理、信用管理的創新探索,最大限度降低教育消費風險,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目前,教育部門正在會同相關金融機構,與金融管理部門進行積極溝通與協商。上述負責人表示,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監管工作不是教育部門一家就能做的,需要多部門協同特別是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在其它不少行業也同樣存在著關系消費者權益的資金監管問題,如美容美發、體育健身等等,這就需要金融管理部門發揮專業優勢,與各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完善資金監管機制。市教育行政部門一定會加強與金融管理部門及各相關部門的協作,將資金監管工作作為今后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的一項重中之重工作來抓,也希望在今年有所突破。
教育部門還提醒廣大市民,在選擇培訓機構時,請務必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要看清培訓機構的信息公開情況,包括《辦學許可證》、教師信息、收費標準、收退費制度等;二是要查看杭州市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上發布的培訓機構黑白名單情況;(想查看完整版培訓機構白名單的,可戳:最新版培訓機構“白名單”出爐,寒假去這些地方更放心!)三是要保存培訓費收費憑證、與培訓機構簽訂由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消保委等4部門聯合制定的《教育培訓合同(示范文本)》。來源:升學寶、浙江新聞客戶端
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