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讀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是最具傳播力的大眾傳媒,也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基礎設施,是為殘疾人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主體。近年來,廣電系統積極開展無障礙服務,取得良好成效。一、積極開辦手語欄目,提供無障礙視聽節目服務手語是最重要的無障礙節目形態,
導讀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是最具傳播力的大眾傳媒,也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基礎設施,是為殘疾人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主體。近年來,廣電系統積極開展無障礙服務,取得良好成效。
一、積極開辦手語欄目,提供無障礙視聽節目服務
手語是最重要的無障礙節目形態,深受聽障人群歡迎。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為代表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積極開辦手語節目,為聽障人群提供無障礙廣播電視節目服務,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
(一)播出平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省級廣播電視臺
目前,我國共有9家廣播電視臺的10個衛視頻道開辦了手語欄目。其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有2個頻道開辦了手語欄目,分別為綜合頻道CCTV1《新聞聯播》、新聞頻道CCTV13《共同關注》欄目。
省級廣播電視臺有湖南衛視、北京衛視、浙江衛視、黑龍江衛視、兵團衛視、重慶衛視、甘肅衛視、廣西衛視等8個衛視頻道開辦手語欄目,其中浙江衛視開辦了2個手語欄目。除CCTV1《新聞聯播》外,上述頻道在2022年5月1日至15日期間,共播出1658期手語節目。
(二)播出內容:以新聞資訊節目為主
新聞節目是提供手語服務的重要內容。在11檔手語節目中,8檔欄目為新聞欄目,占比72.73%;浙江衛視《浙江天氣預報》《愛心浙江》和兵團衛視《直擊民生》等3檔欄目為非新聞欄目。
其中,《愛心浙江》是唯一一檔為殘障群體提供新聞資訊、分享生活趣聞的專業節目。5月15日全國助殘日,該節目收視率達到2022年單期收視最高,比今年其他期節目平均收視率高57.9%。
(三)播出時間:以晚間日播為主
在11個手語欄目中,7個欄目為日播欄目,4檔節目為周播欄目,占比分別為63.64%和36.36%。其中,日播欄目分別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1《新聞聯播》、CCTV13《共同關注》,湖南衛視《湖南新聞聯播》、北京衛視《北京新聞》、黑龍江衛視《黑龍江新聞聯播》、浙江衛視《浙江天氣預報》、兵團衛視《直擊民生》;周播欄目分別為重慶衛視《第1眼新聞》、甘肅衛視《午間20分》、浙江衛視《愛心浙江》、廣西衛視《一周新聞綜述》。
在11個手語欄目中,9個為晚間欄目,2個為午間節目,分別為重慶衛視和甘肅衛視的《第1眼新聞》和《午間20分》。
(四)播出效果:完成度較高收視率較好
手語欄目為廣大聽障者獲取資訊、參與社會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撐,提高了節目的影響力傳播力。在助殘日當日,10檔手語節目用戶觀看完成度均超50%,部分欄目收視效果較好。其中,《直擊民生》在兵團衛視各類首播節目中收視最佳;《共同關注》《黑龍江新聞聯播》首播平均每期收視率分別為1.306%、0.142%,分別為CCTV13、黑龍江衛視觀眾規模最大的首播節目;《湖南新聞聯播》《北京新聞》《浙江天氣預報》首播每期平均收視率分別為0.345%、0.227%、0.079%。重慶衛視《第1眼新聞(午間版)》、甘肅衛視《午間20分》、浙江衛視《愛心浙江》、廣西衛視《一周新聞綜述》收視率均進入同時段地方衛視節目前5。
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制作播出豐富多樣助殘節目
(一)助殘專題節目吸引觀眾收看
2022年5月15日是第32個全國助殘日,全國廣播電視系統掀起扶殘助殘宣傳熱潮,各衛視頻道生動報道、記錄各地豐富多樣的助殘日活動,營造溫暖友愛的社會氛圍,喚起社會對殘疾人事業的更多關注、支持,獲得良好傳播效果。其中,江西衛視新聞資訊節目《社會傳真》關注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觀眾忠實度達到80.224%,收視率為0.118%,優于該頻道當日各類節目平均收視水平。黑龍江衛視播出的文藝節目《勞動最光榮》,溫情講述扶殘助殘故事,觀眾忠實度為45.875%,觀看完成度較高。
(二)助殘主題公益廣告傳播效果佳
5月1日至5月15日期間,CCTV8、北京衛視、西藏衛視、甘肅衛視、寧夏衛視、兵團衛視、北京卡酷少兒7個衛視頻道積極播出助殘主題公益廣告,呼吁社會關愛殘疾人、保障殘疾人權益。
5月15日助殘日當日,助殘公益廣告達到播出高潮,播出時長是前一天的3.2倍。其中,CCTV8播出的《不占用殘疾人車位 從你我做起》是收視最佳的助殘主題公益廣告,單條次最高收視率0.845%。CCTV13循環播放5次宣傳短片《全國助殘日》,每條次平均收視率為0.834%,收視份額為4.740%,宣傳效果顯著。
(三)積極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主題公益視聽節目創作
5月30日,江蘇省廣播電視局聯合有關機構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公益宣傳作品征集展播活動,鼓勵創作無障礙環境建設主題公益視聽作品,包括公益廣告、動漫片、紀實(真實演繹)片、紀錄片、微電影、短視頻等多種節目形式,有關成果將在江蘇省主要新聞網站、新媒體平臺展播,進一步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三、發揮智慧廣電資源優勢,打造無障礙服務平臺
2022年1月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推進智慧廣電鄉村工程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深入推進 “智慧廣電+公共服務”,積極開展智慧廣電+公共文化,積極參與養老助殘事業發展。各地有線網絡公司積極發揮智慧廣電渠道和內容資源優勢,對接本地殘疾人管理部門和服務部門,創新性開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無障礙服務。
(一)建設智慧廣電助殘服務平臺,提供融媒體助殘服務
5月15日,江蘇有線推出“殘疾人之家”智慧廣電服務平臺。平臺下設“陽光資訊”“政策法規”“關愛服務”“文藝之窗”“市縣園地”等版塊,依托有線電視和手機移動大小屏終端,向全省479萬殘疾人提供精準便利的康復、就業、特殊教育、居家托養照護、權益維護等服務。下一步,江蘇有線將推進各項優質服務資源向“殘疾人之家”平臺集聚,建立專屬媒資庫,為殘疾人提供多終端融媒體服務,并將推出線下助殘公益文化活動。
5月20日,中國廣電重慶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當地殘聯管理部門,推出“智慧殘聯”服務信息平臺,為本地殘疾人提供政策咨詢、就業培訓、辦事指南和康復救助等服務。目前,“智慧殘聯”平臺已引入“光明影院”內容,并開辦“手語欄目”等無障礙節目內容服務,殘疾人可免費收看收聽。下一步,平臺還將陸續上架語音播報、一鍵呼救、加載可穿戴設備等智能輔助設備,為殘疾人提供遠程康養守護服務。
中國廣電山東省鄒城市分公司推出“鄒城殘聯”智慧服務平臺,為本地殘疾人提供政策宣講、康復教學、就業培訓、線上業務辦理等服務,協助殘疾人享受家庭醫生、居家康復、居家監測等服務。今年,鄒城市將免費為大約500戶重度殘疾人家庭等安裝“鄒城殘聯”智慧服務平臺,授權免費使用,后續還將為更多符合條件的用戶授權免費使用該平臺。
(二)加強無障礙內容建設,打造“光明影院”服務品牌
2017年,中國傳媒大學、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東方嘉影電視院線傳媒股份公司聯合推出“光明影院”無障礙信息傳播公益項目,為視障人群釋讀經典影片,構筑一條彰顯人文關懷、傳播文化成果的“文化盲道”。目前,該項目共完成了416部無障礙影片,策劃推出“70年70部”“20部扶貧題材”“百年百部”等主旋律主題無障礙影視專題。2020年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當天,歌華有線在高清交互平臺“電視院線”開設全國首家“光明影院”點播專區。依托“電視院線”在全國的落地優勢,“光明影院”將逐步覆蓋全國有線電視大屏端2億多用戶,進而延伸至IPTV、OTT等平臺,讓全國視障人士足不出戶通過電視大屏欣賞無障礙影片。
“光明影院”項目還開發了移動應用程序(APP),并入選了2020年國家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發展項目庫,成為全國首款為視障人士提供無障礙電影等專屬服務的移動客戶端產品,可服務全國1700多萬視障人群。
四、履行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減免有線電視收視費
面向特殊群體提供有線電視免費或低收費服務已納入《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性目錄》。不少有線電視公司主動減免殘疾用戶收視費。如,中國廣電重慶公司與重慶南岸區殘疾人聯合會為殘疾人家庭提供收視費補貼,殘疾人家庭可以優惠價格享受視頻娛樂、資訊和寬帶服務。河北廣電網絡欒城分公司與欒城區殘疾人聯合會開展“有線有愛,服務助殘”活動,殘疾人可享受廣電高清數字電視半價優惠。江蘇有線贛榆公司開展“愛心廣電 慈善助殘”活動,對約2000戶困難殘疾人家庭給予有線電視節目收視補貼,免費提供使用廣電寬帶網絡,向約100戶特殊困難無電視機殘疾人家庭贈送電視機。公司還聯合殘聯、慈善總會等機構,在各鎮成立廣電助殘志愿者服務隊,為殘疾人家庭提供免費安裝、補貼優惠和優先優質服務。
(作者:朱新梅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監 制:楊明品
輪值主編:賀 濤
后期編輯:秦 煦
丁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