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7年,林德清老人的生命走到了最后一刻,彌留之際,老人久久不能閉上雙眼,其女兒第一次見到了什么叫死不瞑目。林德清老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老人死不瞑目的呢?兩百萬收藏品,為何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到2017年
2017年,林德清老人的生命走到了最后一刻,彌留之際,老人久久不能閉上雙眼,其女兒第一次見到了什么叫死不瞑目。
林德清老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老人死不瞑目的呢?兩百萬收藏品,為何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到2017年,回顧一下事情的具體經過。
死不瞑目的老人
老人臨終之前滿腹心事,整理遺物發現備忘錄,200萬收藏品竟然大有貓膩?
他一直睜著眼睛,一直睜著,林德清的女兒說道。
老人的眼睛一直盯著天花板,醫生說的他的瞳孔已經固定,女兒用最溫柔的語句說著:“你放心吧,你放心地走吧”,但是老人的眼睛還是一直不斷的往上翻,第一次,林德清的女兒見到了什么叫做死不瞑目。
2017年8月13日,在林德清老人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費勁全身力氣在紙上歪歪曲曲地寫下了“收藏品、收集備忘錄”等幾個大字,當他準備繼續寫字的時候,筆從他的手上掉落了,醫生說瞳孔已經凝固,老人走了,可是老人的眼睛卻一直都沒有閉上。
林德清的女兒林女士說:直到她對父親說“手機備忘錄里面的東西我都會一一看,捋清楚的,該找的人我也會去找”時,父親的眼睛才緩緩地閉上,這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也著實讓林女士一家心情沉重,這不由也讓林女士想到了父親臨終之際寫下的手機備忘錄、收藏品等幾個大字。
料理完父親的后事之后,林女士就根據父親留下的紙條,打開了父親的手機備忘錄,眼前的一幕讓林女士震驚了。入眼一看,全是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收藏品的名稱和價格,這讓林女士也感到非常的疑惑,父親為什么會記這些東西呢?
隨后不久,林女士就和母親在家中按照手機里記錄的位置找到了這些收藏品,它們有的放在了床底下,有的放到了床箱里。
在床箱里面是一堆美元紀念幣,有5元的連體鈔,有10元的連體鈔等等四種面值,前后花了42萬元多才買了下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包裝精美沒G20峰會的玉璽,根據老人的記錄,這個玉璽買的時候價值5萬元,當然還有一些人民幣紀念冊,郵品等等收藏品。而這滿屋子的收藏品應該就是讓林德清老人死不瞑目的罪魁禍首。
價值百萬收藏品,網上一查價格很感人
林老伯所購買價值百萬的收藏品,在網上的價格是多少?真實價格讓人驚呆了
根據林女士的回憶,他的父親一點都沒有什么收藏的愛好,家人不明白,沒有任何收藏習慣和愛好的林老伯為何會斥巨資,買下這些價值不菲的收藏品呢?隨后經過仔細的清點之后,林女士驚訝地發現,父親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兩年的時間里,在8家公司購買了上百件收藏品,總共花費180多萬元。
后來根據林老伯的信息聊天記錄發現,老人從7月22日開始,就向一個叫做“李娟”的業務員發消息,詢問這些收藏品能不能快速的賣出去,就算不賺錢也可以。但是業務員一直都沒有回信,花費一百多萬購買的大量的收藏品賣不出去,林女士說這也許就是父親一直死不瞑目的原因。
根據父親留下的記錄,林女士按照地址挨家挨戶地尋找這8家公司,想問問這些收藏品現在值多少錢,能不能兌現。但是接下來的結果卻是讓驚訝不已,其中有5家公司已經找不到人了,根據同屬樓層的公司所說,他們早就被公安局給弄走了,好像是因為詐騙。
此話一出,林女士直接驚出了一身的冷汗。還有兩家早就改頭換面了,現在也已經找不到了。最后,在北京東四環的一家寫字樓里,林女士找到了一家還在營業的公司,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茶康源。恰巧的是,林女士的父親在這家公司購買的收藏品數量也是最多的,價值一百多萬。
得到消息之后,林女士趕緊拿著林老伯的這些收藏品趕去了這家公司,一位客服經理接待了他們,林女士就將這些收藏品拿了出來,并且詢問客服經理:“這些東西能退了嗎?”。接待他們的客服經理就說:公司有明確規定,賣出去的藏品概不回收,也不負責代賣,退貨更是不可能。
當林女士說他父親第一次來這里購買的茶餅當時就回收了,還賺了錢的時候,客服經理卻推辭說道:我不知道。茶康源的客服經理還告訴林女士,當初林老伯來購買的東西的時候就表示公司概不回收,也不負責代賣,這里還有他自己簽的字。
一百多萬的收藏品不僅不能退還,也不負責拍賣、回購,林女士覺得有些不合理,便向工商部門舉報這些收藏品價價格有問題,涉及違法銷售。而工商部門的回復是:林老伯購買的這東西不屬于消費,屬于投資,因此不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
然而接下來,當記者進去調查時,又發生了這樣的一幕,當時記者跟隨老人又去了這家公司,業務員就開始積極的向他們介紹起了各種紀念幣,什么郵票、整版連體鈔等收藏品應有盡有,并且承諾公司還可以幫忙代賣他們購買的收藏品,這和林女士來的時候,接待她的業務經理說法并不一樣,由此看來,林老伯就是因為這樣的套路,才一步步進入了陷阱中,花了一百多萬購買收藏品。
那么林老伯這些收藏品在買的時候究竟花費了多少錢呢?于是林女士從網上進行了查詢,結果又讓林女士震驚了,根據林老伯買的10張10美元的連體美鈔,價值19.8萬元,而這款連體鈔在網上售賣的擔架,僅僅是2280元。
還有巴西奧運三連體鈔,林老伯買了三張,價值5.98萬元,一共有4套,總價值23.92萬元,而林女士在晚上查詢的價格,竟然只有12元,就很離譜,價格差距如此之大,讓林女士也覺得茶康源公司涉嫌詐騙,于是就向北京公安局報了案。
一夜暴富美夢變噩夢
一老人抵押房子貸款280萬買收藏品,夢想著一夜暴富,最后結局如何?
在北京,這樣的詐騙公司還有不少,家住北京五環外的王再興,也遭遇了這樣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最后導致傾家蕩產。
有一天,他接到一個自稱是“燕文堂”公司客服的電話,說公司專門從事收藏品業務,并熱情的向王再興介紹各種錢幣,說如果他買了,過一年半左右,公司會負責拿到拍賣會上拍賣,能幫他大賺一筆。
殊不知天上根本就不會掉餡兒餅,但是王再興沒有能忍受住業務員的誘惑,最后拿出了280多萬,盲目的收藏這所謂價值連天,還能翻倍的收藏品,甚至其中的一些錢幣他自己都不認識,但是仍然購進。
王再興又是如何一步一步進入這場騙局的呢?當初業務員向王再興推出這些收藏品之時,滿口承諾過個一年半載,公司就會負責幫忙拍賣,如今買了200多萬,一年后直接翻倍到1000多萬,面對這樣的誘惑,王再興一開始也猶豫了,但是這個時候,業務員放出了他們的“糖衣炮彈”。
業務員就給王再興介紹以前成功的客戶賣了800多萬,在銷售人員的一番解惑之后,王再興有點心動了,便尋思著先買點試試,銷售人員也趕緊趁熱打鐵的向他推薦了2018年5月1日剛剛停止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幣,并建議他購買10套連號的,這樣升值就會很快。
看見王再興猶豫不決,銷售人員緊接著就說道:在一次拍賣會上,面對這樣的連體鈔,有人舉牌,標底直接30萬叫買,隨后更是有人一直叫買,就這樣一下一下往上叫。
王再興一聽,這可就心動,但是要買10套這樣的人民幣就要48900元,這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一想到一年后就可以拍賣到30多萬,王再興還是覺得很劃算,甚至回到家后,他也并沒有把花錢買收藏品的事情告訴妻子,原來,王再興當時就想:等這事做成功之后,就給她一個驚喜。
王再興堅信這些錢幣會升值變現的,殊不知,他已經一步步踏入了銷售人員的詐騙陷阱中,隨后,沒過兩天,燕文堂的銷售人員又打來了電話,問道:你感覺怎么樣呢?王再興回答:挺好的。銷售人員就向王再興說道:再買點吧!
這次,銷售人員向王再興推薦的是中烏建交20周年的整版紀念連體鈔,據說每版發行數量有限,每版售價43800元,而王再興卻說沒錢了,這個時候,銷售人員就開始給他支招了,告訴王再興:可以小額貸款。
王再興一開始還有點猶豫,但是想著自己的工資每個月可以還利息,只要堅持一段時間,手里的藏品就能賣一個好價錢,他便用自己的個人信用作抵押,分兩次貸了75萬元,全部都購買了各種錢幣收藏品,其中就中午建交紀念連體鈔就花了52萬元。
但是很顯然,這群“吸血鬼”并沒有就這樣打算放過王再興這個“土大款。”這次銷售人員向王再興說道,你可以再買50根一整版的錢幣,這樣你就能成為公司的優質客戶,就有優先拍賣權,王再興看在眼里,覺得是很不錯,但是價格卻也不是很便宜。王再興和妻子都是公司的普通職工,而且貸款的錢也都花光了,手里實在是沒錢了。
但是這銷售人員明顯是有備而來的,于是,就又給王再興出了個主意,那就是用房子做抵押,王再興一開始也是不同意,但是架不住銷售人員的牙尖利嘴,說之前就有客戶就是用房子做抵押的,于是王再興又忍不住心動了,就瞞著妻子用房子抵押了200萬貸款,扣除3%的手續費之后,王再興手里拿到了194萬元的貸款。
結果,這194萬元前前后后還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幾乎花沒了,就剩20萬左右。王再興的老婆受到,一夜之間就花光了120萬,那么多一堆錢,眼睛都不帶眨一下,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花的是多少錢。
把房子抵押出去后的王再興也一直都不敢跟家里說這件事,就一直省吃儉用這還著利息,而心中也在期盼著拍賣時間早點到來,能把手中的收藏品變成巨額財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夢也就變成了噩夢,給妻子的驚喜,也變成了驚嚇。
原來,在把房子做了抵押之后,王再興就一直踹踹不安的,于是就去燕文堂公司打探消息,但是到了公司之后,眼前的一幕讓他當場驚出了冷汗。原來,恰巧那天遇到了北京市公安局的辦案民警,將燕文堂給查封了,把所有的銷售人員也都帶走了,理由是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北京警方立案偵查。
公司被查封,又身背200多萬貸款,2018年3月12日,王再興賣掉了他居住了22年之久的房子,還請了所有的貸款,然后離開了這個傷心地。
經過了解,這些詐騙公司都是從北京馬甸郵幣市場購買的低價郵幣,像王再興那樣的整版中烏建交連體紀念鈔在這里只要260元一張,一套下來也就2600元。然后這些公司在進行加工包裝,以高價的方式賣給老年人。現在的老年人在老了之后,就總想著用積蓄投資點什么,或者給子女留下點什么,父母之心,人之常情,這我們都能理解。
但是投資這件事是一門大學問,從來沒有輕易賺大錢的事,那些詐騙犯們也就是利用老人的這種心理實施的詐騙行為。所以在很多時候,作為子女的我們也要時刻關注老人的動向,不要讓其盲目的去投資或者收藏一些所謂的收藏品,不然他人的悲劇就有可能降臨在自己的身上。
馬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