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知不覺,娃已經一歲多了,回想之前生娃經歷,竟然依舊歷歷在目,我很幸運,在美國生娃,體驗了一番和國內不一樣的感受。我在美國的明尼蘇達大學的附屬醫院生的孩子,有著很優秀的團體,在mayo工作的很多住院醫都在那里實習過。即便這樣,也并不是所有事
不知不覺,娃已經一歲多了,回想之前生娃經歷,竟然依舊歷歷在目,我很幸運,在美國生娃,體驗了一番和國內不一樣的感受。我在美國的明尼蘇達大學的附屬醫院生的孩子,有著很優秀的團體,在mayo工作的很多住院醫都在那里實習過。即便這樣,也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順心如意。
生產前對于無痛的不確定
在無痛還沒有那么普及的時候,會覺得在美國生娃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然而到了美國才發現,那里的助產士都會推薦純自然生產,也就是不推薦無痛。因為無痛會影響最后體驗宮縮的感受從而導致生娃使勁兒不對。
在生產前,還碰到過一個朋友在美國排行第一的mayo診所生娃,上了無痛以后完全不管用,又上了一次結果出現了可怕的硬膜穿破后的腦脊液外漏,頭痛了好久。也就是“該享受的啥也沒享受”,“遭的罪卻全部遭了一遍”。
因此,對于生產時上無痛,我是猶豫的。
但是我的老板直接和我說,別聽她們的,上!無痛!畢竟我朋友的那種事件實在是小概率事件。
解決方案:參加產前課,提前了解
我本身是一個醫生,正好在美國排行第一的醫院進修,在那里有非常多對產婦有益的產前課。即便是醫生,和老公一起在生之前充分了解復習一遍生產過程,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好處在于在生產時很清楚發生了什么,不再恐懼,相對淡定。
我老公也順便在產前課體驗了一下當孕婦的感覺,體會一下孕婦的不容易!
一定要提前和老公一起做產前課,在美國生孩子是可以讓老公陪伴的,他其實存在更多是精神上的支持,但是也是最佳拍檔。如何讓老公加入進來,每對夫妻策略不同,但是我一直覺得一定要讓他陪伴是真的。即便自己可以一個人做,我也一定要他的加入。生活的這種儀式感和被需要感很重要。
了解之后,我暫時覺得先試試體驗一下自然生產,真的受不了再要求無痛。
生產體驗
因為懷孕期間一直運動,所以我37周檢查宮口就開了兩指,但是因為一直沒有規律宮縮,所以醫生也并沒有覺得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讓我一直過正常人的生活。
等到40+1周的時候,我還正陪父母逛奧特萊斯,忽然感覺有一點點水破了。我打電話給醫院護士,建議我到醫院來檢查一下,但因為逛街的地方離醫院要有50分鐘的車程,所以我也就準備吃完午飯以后看情況而定。
吃午飯的時候就很明顯感覺到胎動非常的頻繁,當下也覺得比較緊張,沒有和父母說,就和老公一起開車回到了住處,洗了個澡,然后發現肚子開始慢慢有規律宮縮了,給醫院打電話,助產士說,你就過來吧。
這樣到了醫院,先是在等待室,檢查了一下破的的確是羊水。宮口開了三指,助產士看我的情況,覺得我可以試試自己生。
上圖就是等待室,我在里面接受了一些檢查,就被安排去了產房。很可惜餐廳下班了,我吃的就是這么簡單的晚餐。
肚子上纏了一個測宮縮的腹帶,背著胎心檢測盒子,在一開始還可以隨處轉轉,醫生建議多喝水,醫院這個杯子相當管用,一杯就是3L水,等到生完帶著回去也很方便,即便孩子趴在我身上睡著了,我依舊能夠順利喝水。
等到宮縮開始變成三分鐘一次,能疼快一分鐘的時候,我開始受不了了。那時候什么呼吸法、什么瑜伽球,什么一系列的方法完全不管用。實在是受不了了,便要求申請了無痛。
美國的醫生來的非常慢悠悠,大約我又疼了有將近一個小時,才打上無痛。
無痛是在腰那里打入麻藥,我是坐著背對麻醉師,麻醉師拿針筒打入脊髓腔內,大約10到15分鐘,疼痛明顯減少,我便開始有了一種“升天”的感覺。
一般而言,打了無痛以后,慢慢的腿腳會開始不自主抽搐,有點冷,之后會開始變麻,整個下半身都沒有辦法動彈了。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所以打之前一定要上廁所。我不知道國內是不是直接插導尿管,美國這邊是過一段時間插一個臨時導尿管,我就聽著自己儲存的尿排出來,實在是畫面感太強。
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休息!因為雖然現在不疼了,但是后面生產其實是非常耗體力的事情,而且打了無痛以后會有嘴巴干,稍稍喝喝水,閉上眼睛休息。
在美國的無痛因為之前太不痛了,所以很多人不會用力,造成產程過長,胎兒娩出困難后期出現各種并發癥。所以現在的無痛技術并不是全程無痛,會在臨產前慢慢減量。
我的宮口擴到了九指的時候,助產士進來一看,我羊水還沒破,之前只是前面一小丟丟破了,大量的還在。所以她就手套進去一用力,嘩啦感覺水就破了。
之后很快就擴到十指,開始有陣痛感。
等到真的要生的時候,無痛已經沒有作用了。每到一個宮縮的時候,助產士一邊看胎兒心跳,一邊看我的宮縮線,囑咐我開始用力。以前上課了解,一定要用核心力量,我的力量使得很對,所以第一個宮縮就已經開始孩子的頭發就能看到了。所以整體生的很快,12分鐘就生出來了。
無痛的體驗
基本上無痛上上過后,就很舒服了。宮縮完全感受不到,但是等到開到十指之后開始發動的時候,麻藥基本也就沒有那么強了。這應該和麻醉師的經驗有關。在發動的時候能夠體會到宮縮并適當用力,真的還是很有用的。
后期的話,腿腳的麻木大概需要有幾個小時才能夠完全恢復。我并沒有覺得上無痛會延長產程,相反,無痛真的讓我在前期的宮縮加劇期間省去了很多體力來應對真正生產時需要用的力氣。
后期偶爾會有穿刺的地方的疼痛,但是都屬于可以忍受的范圍之內。畢竟,生完之后,還有更多疼痛的事情需要經歷。
美國并不是絕對的醫療天堂
我在生完之后有一個小插曲,就是生完以后血壓可能量的有點位置不對,有點偏高。醫生建議測尿防止出現子癇,我也尊重醫生建議,但是之后就完全沒有給我插尿管(美國這邊上了無痛之后并沒有插尿管,而是隔段時間插一次一次性尿管排尿),硬生生等到后來給我放出了1500ml的尿液。這還是和護士在忙亂期間忘記我有關,那晚生了九個娃。
所以,不是美國醫院就全部高質量服務,每個國家,一旦忙亂起來,都一樣。和這比,我卻會覺得中國醫院處理各種事情方面要果斷快捷的多。
現在國內開始普及無痛,我真心希望每一位姐妹都能夠有機會在生孩子的時候有機會能夠選擇。并不是一定要選,但是有這個選擇,會讓內心篤定很多。加油吧,各位孕媽,希望我的好運能夠傳給你們。?
張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