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山東一家菏澤的蚯蚓加工商告訴記者,他們成噸批量向制藥廠供貨,1噸干蚯蚓(地龍),可以獲得30多萬人民幣。看到這個價格,很多老百姓都流口水,于是不少人養殖蚯蚓,但是養殖后發現,基本被培訓中心商家套路,蚯蚓經常出現壞死,沒銷路,于是不少老百姓在
山東一家菏澤的蚯蚓加工商告訴記者,他們成噸批量向制藥廠供貨,1噸干蚯蚓(地龍),可以獲得30多萬人民幣。
看到這個價格,很多老百姓都流口水,于是不少人養殖蚯蚓,但是養殖后發現,基本被培訓中心商家套路,蚯蚓經常出現壞死,沒銷路,于是不少老百姓在網上購買“地龍儀”,遇上好地方,每天一臺機器可以抓到100斤活蚯蚓,一天可以收入700。
“地龍儀”是什么東西,為何那么厲害
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電魚設備開始慢慢流行,有人看到電魚設備的電魚效果非常好,受到電魚設備的啟發,“研發”出第一代電蚯蚓機(地龍儀),但是設備太大,效率低下,基本沒有什么收獲,所以只有少部分地區有人使用。
到2001年后,一名安徽亳州的朱某看到干蚯蚓在中藥市場的需求,于是萌生捕抓蚯蚓的想法,他對第一代電蚯蚓機進行改良,讓電蚯蚓機更加小,方便攜帶,效率還高。
在電商行業發展起來后就在網上銷售,因為銷售非常火爆,引來很多模仿者,所以網上的電蚯蚓機款式都非常多。
“地龍儀”是一種以電壓脈沖輸出為主,多數以逆變器升壓對電容進行充電,電容蓄電后產生高電壓的設備。
工作原理:地把地針插進肥沃的土地后,打開“地龍儀”開關,瞬間釋放出電壓,從而刺激在地下蚯蚓的表皮,從而抑制蚯蚓呼吸,當蚯蚓呼吸困難時就快速蠕動,從而紛紛爬出地面,地面上的人,撿蚯蚓就像撿錢一樣高興。
這個和電魚是不是非常相似,一按下電魚設備開關,水下的魚直接跳起來,有的直接翻出水面。
網上出售的“地龍儀”價格非常便宜,價格從300-1500元不等,不少人知道這個門路之后,紛紛從網上購買,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就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比干農活、搬磚、進廠擰螺絲舒服、簡單。
之前不少電商平臺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地龍儀”,有的只帶電容不帶電瓶,有鋰電池一體機,可以續航5-6個小時。
還有雙核特大電容再加500安鋰電瓶,什么樣的價格都有,從商家的發貨地址來看,“地龍儀”的出售集中在廣東、廣西、浙江,說明這三個地方電蚯蚓最多。
用“地龍儀”電蚯蚓,如何日入700
村民采購一臺“地龍儀”之后,就開始尋找目標地,尋找目標地是個技術活,野釣的釣魚人就非常精通,知道哪個地方蚯蚓多。
蚯蚓是軟體動物,它們生活在土壤中,而且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是土壤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蚯蚓的存在可以加速分解地面和土壤中的有機物,增加土壤肥力和通透性,有利于農作物和其他食物更好的生產,因此蚯蚓常常被作為指為物種,用于評估土地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態。
所以在農村生活久的老百姓,只要看一下土壤的情況,基本可以判斷哪個地方的蚯蚓最多。
第一、尋找野生蚯蚓技巧
比如農村小排水溝,只要往下深挖,就會發現很多蚯蚓,有竹子的地方蚯蚓也多,因為竹子的葉子落下來,再加上有竹子的遮擋下,下面的土溫度比較低,如果旁邊正好有一條從家里引出來的排水溝,那么蚯蚓更加多。
還有菜地,菜地經常翻新土地,而且農村種菜喜歡淋尿、撒牛糞、雞糞、化糞池的水、草木灰等等,所以菜田的土非常肥,蚯蚓非常喜歡在這種地方生活。
只要在農村釣魚過,基本都知道這些地方蚯蚓多,因為以前在農村釣魚,基本用蚯蚓或者花生餅,簡單實用有效,都不用打窩,每次偷釣魚回家都不會空手,不像城里人還得買幾條魚才敢回家。
第二、使用“地龍儀”技巧
找好目標地之后,就可以開始工作,“地龍儀”設備工作原理就是通過逆變器把12V的低電壓變為高電壓。
雖然操作比較簡單,但調節電壓也需要經驗,如果調節的電壓太小,蚯蚓沒有反應,如果調節電壓過大,把蚯蚓電軟,或者把蚯蚓電死,它們就無法從土地爬出來,只有合適電壓,即能刺激蚯蚓,抑制蚯蚓呼吸,又不會導致蚯蚓變軟。
地針平著斜插完以增大放電面積,兩針平行距離1.5左右,距離太短,蚯蚓已經變軟,爬不出來,如果距離超過1.5米,效果不大,蚯蚓也爬不出來。
正極最好不要直接插在蚯蚓身邊,避免蚯蚓被電軟出不來,有的時候蚯蚓不在表層,操作者會嘗試地針后半段絕緣一下。
如果找到好的目標地,一天可以電得100斤蚯蚓,一斤沒有加工的活蚯蚓,收購價在7塊左右,干的蚯蚓可以賣到150,甚至更高。
一天可以收入700元,這個收入對于很多在農村的人來說,誘惑力非常大,有的村莊,一天都不去干農村,就找地方電蚯蚓。
“地龍儀”不僅可以電蚯蚓,還會電死人
1、江蘇沛縣朱某聽朋友說,蚯蚓價格非常的高,而當時正好是農閑時期,朱某想通過抓蚯蚓補貼家用。
于是在網上購買一臺600塊的“地龍儀”,買回來之后,連說明書都還沒有看,迫不及待去嘗試效果,最后在沒有切斷電源的情況下,誤碰到用于導電的鋼針,當場觸電身亡。
最后該男子的家屬把售賣“地龍儀”的商家告上法庭,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電商公司的經營范圍不包含涉案“地龍儀”的生產和銷售,被告電商公司利用逆變器的工作原理,進行簡易組裝后制成的“地龍儀”,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合理缺陷,最后判決被告電商公司賠償57萬余元。
當年這個新聞出來時,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認為依法賠償并不合理,這樣會導致電蚯蚓的人更加肆無忌憚,會造成更大的損失,而且會有更加人加入這個隊伍中。
大家覺得應該獲得賠償嗎?
2、2017年海口一名為村民背著“地龍儀”,跑到一個偏僻的小河邊,當證明村民調好了電壓,準備大干一場,卻發生了意外。
這名村民拿著地針插入土壤時,突然全身抽搐,然后歪倒在地,沒過多久的時間就停止呼吸,經過調查確認,“地龍儀”漏電,導致村民觸電身亡。
網上的“地龍儀”設備制作太過于簡單,而且沒有一定標準,基本都是自己改裝就出售,所以非常容易出現觸電、漏電的情況。
蚯蚓的價格為什么那么高,有什么用處
第一、藥材
蚯蚓在中藥中被稱為“地龍”,所以很多商家才會把電蚯蚓機叫“地龍儀”,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它體內含有地龍素、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具有清熱、通絡等各種作用,還有內容養顏的功效,所以還是化妝品的原材料。
蚯蚓可以配置40多種中藥,其藥用市場需求從2010年的400噸,上漲至2020年的675噸。
所以野生蚯蚓市場需求量非常高,以前還有不少是走私來到國內,但是在我們國家嚴打的情況下,走私蚯蚓量小,國內對野生蚯蚓的需求量更加大。
第二、家禽的“美食”
如果在農村或者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大家肯定會發現,家禽非常吃蚯蚓,特別是雞,只要看到有蚯蚓就兩眼放光,馬上用尖嘴夾住蚯蚓,而同伴還會雞口吞食。
以前不少農村婦女去菜地干活,特別對菜地翻土過程中,看到蚯蚓多會收集起來,拿回來給雞吃。
有很多的養殖場對蚯蚓的需求很大,用蚯蚓代替糧食來飼養家禽,蚯蚓是一種高蛋白飼料,體內的蛋白質含量占到干重的50%,體內有接近20種氨基酸。
所以蚯蚓喂養家禽,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加快雞的成長速度,于是很多養殖戶就去市場購買蚯蚓。
第三、釣魚誘餌
現在的魚具店基本都有蚯蚓賣,有的地方一盒3-5塊錢,別看盒子滿滿當當,但是里面的蚯蚓數量非常少,里面基本都是土,只有可憐的幾只蚯蚓。
城里的釣魚人基本有自己調制魚料,但是有的地方羅非魚比較多,用蚯蚓釣羅飛魚效果更加好,而且不用經常換料,特別是去一些野塘或者小河,大家都喜歡用蚯蚓。
如果生意好,有的魚具店周末一天可以賣出1000盒,因為如果用蚯蚓釣魚,每一個釣魚人都會多買幾盒,就算用不完,也決不允許不夠用,如果遇上魚情好,而自己沒有了蚯蚓,感覺自己又錯過了幾千萬一樣,懊悔不已。
第四、飯桌上一道獨特美食
在我們國內,有的地方還會把蚯蚓當作一道美食,把它體內的泥土處理干凈之后,用來爆炒、油炸等等。
很多人聽到蚯蚓是一道菜,估計都覺得不可思議吧!但是食用它的人認為,蚯蚓是高蛋白物種,體內含有多種氨基酸,覺得非常補,所以覺得好吃吧!
蚯蚓的價值那么高,為什么很少人大量的養殖
第一、養殖條件高
上面我們已經說了蚯蚓喜歡潮濕的環境,而且溫度要適中,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過低的溫度影響它蠕動,從而影響它進食,如果溫度太高,容易死亡。
想要養殖蚯蚓,養殖蚯蚓的方法模式有很多,比如生態養殖、立體養殖、蚯蛇混秧,最常見是大棚養殖。
養殖蚯蚓的土不僅要潮濕,而且對土壤酸堿度也有一定要求,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對土壤進行檢測。
第二、商家套路多
廣東養殖戶小紅在網上看到蚯蚓價值高,于是跟一個商家購買蚯蚓種苗,300塊一斤,一斤有1000條左右,她以為要發財了,但出現了意外。
小紅養殖一段時間后,她的蚯蚓種死了很多,一個月之后全部死亡,這時候她聯系商家,技術員說她的養殖有問題。
于是又套路讓小紅再進另一個品種的蚯蚓種苗,這會商家對她承諾,只需要再投入8000元,他們幫銷售蚯蚓。
商家列出了各種銷售渠道,比如賣到漁具店、曬干賣給中藥店等等。
等小紅的蚯蚓到成熟期,小紅聯系商家,商家卻說他們很忙,讓小紅自己先試著銷售,不行的話,再外派團隊過來幫她銷售。
小紅帶著幾十盒蚯蚓拿到漁具店,老板卻直接說不要,因為她的蚯蚓不適合釣魚,最后小紅再聯系商家,商家卻一拖再拖。
個人養殖一定要找好銷路,不然會虧得非常慘,很多蚯蚓養殖基地培訓中心,他們自己不養殖,卻教別人養殖,就像很多賣課的主播,自己沒做過什么實業,卻教你如何做實業發財,可信嗎?蚯蚓養殖中心都做起培訓,說明養殖的蚯蚓沒有那么容易賺到大錢。
第三、養殖價值沒有野生蚯蚓高
養殖蚯蚓用于藥材比較少,中藥店更加青睞野生蚯蚓,因為它的效果更加好,因為大自然中的土壤成分更加全面,那么它的營養價值和功效更加好,所以價格更加高,所以想通過養殖蚯蚓賣給中藥店難度不小,除非有很強的渠道網。
如果養殖蚯蚓那么賺錢,那么輪不到我們小養殖戶吃肉了,因為上面的那些大資本的嗅覺比我們普通人還好,他們都沒有碰,我們普通人想靠這個發財非常難。
使用“地龍儀”過度捕抓蚯蚓,帶來哪些問題
第一、土壤肥力下降
蚯蚓不僅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礦物質,使其轉化為植物生長的原料,而蚯蚓排出的糞也含有不少的氮、磷、鉀等物質,根據資料顯示,果園、林地每年因蚯蚓在土壤耕耘、吞食而形成的土壤團粒結構,每公頃最高達到170t,氮素最高可以增加120kg。
蚯蚓可以提高土壤的肥沃力,而且蚯蚓糞便還可以殺死土壤中的有害菌和病毒,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
以前農村分地的時候,有的人比較精明,跑到地里比較濕潤的地方,然后用鏟翻一些土出來,如果蚯蚓比較多,說明這塊地比較好,然后他就先選這塊地。
當過度捕抓蚯蚓之后,那么土壤的肥力下降,種植的農作物收成差。
第二、污染增多
可能不少專家會說,當土壤的肥力下降時,那么可以通過增加施肥量就可以順利解決,但是化肥是一些化學元素,植物生長所需的物質是恒定的,如果農民過度的施肥,會容易出現剩余的化學物質殘留在土壤中,不僅容易導致植物死亡,同時還容易污染。
比如沒有經驗的農民,在雨天去給甘蔗施肥是最危險的,因為甘蔗還沒有完全吸收,就已經被雨水沖走,很多化學物質被雨水帶走,最后進入河流,最后遭殃還是我們人類,而甘蔗也非常容易死。
在2006年,有一份水質檢測報告,長江和黃河中,分別有90%和85%的氮素來是農業。
當農民過度施肥,地里的蚯蚓比較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它會把污染的土壤吞進身體里,再通過身體的物質,把土壤中含有的多余化學成分吸收掉,最后在排除體外,這樣就可以凈化土壤,如果蚯蚓沒有了,污染增多。
第三、影響農作物生長
蚯蚓在土壤中活動還可以使土壤更具有蓬松感,這樣就可以讓肥料和土壤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和土壤的通透性。
有些比較濕潤的土地,因為受到外力的擠壓容易板結,這種土壤對農作物非常的不利,通透氣非常的差。
土壤中的種子所需的空氣不能及時土壤內部,種子就非常容易發霉,或者因干燥而失去生命力。
但是如果有比較多的蚯蚓,因為它們的蠕動,使土壤更有蓬松,通透性更加好,但是過度捕抓后,潮濕的土地容易板結,種東西效果也不好。
蚯蚓的挖穴、蠕動、取食、消化、排泄生命活動對植物和土壤影響非常大,以前我大伯有一塊地有板結或者肥力差,就購買一些蚯蚓苗投放到地里,然后在地里投放雞糞、牛糞,秸稈等廢物作為飼料,蚯蚓繁殖能力強,過不了多久就可以改變土壤惡化問題,后面種植水果,使用化肥都少了,收成還高。
其實蚯蚓的作用遠不止土壤生態,蚯蚓也可以用于有機性固體廢物處理,比如2000年的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期間,澳大利亞就利用4000條蚯蚓處理奧運村生活垃圾,針對有機物分解,蚯蚓也是監測土壤和水體環境污染狀況的良好指示生物。
如何解決電蚯蚓的現象
第一、打擊生產公司、銷售平臺
2021年,有一個關于電蚯蚓的案件引起社會關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收到珠海中院關于電蚯蚓公益訴訟的三份判決書
三個被告在電商平臺售賣獵捕蚯蚓電子裝置,購買者使用該工具,對蚯蚓進行滅絕獵捕,給生態環境尤其土壤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針對該案件,一審法院判決出售賣電擊裝置的商家賠禮道歉、賠償200萬的生態環境損失,以及負責訴訟費用。
第二、對“電蚯蚓”者罰款
估計很多人都有一個疑惑“電蚯蚓”是違法行為嗎?
目前雖然還沒有法律、行政法對“電蚯蚓”進行規范,但有的地方政府已經制定了地方法規。
比如廣東2020年3月31日修訂的《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的第二十二條提到,禁止使用電擊、電子誘捕裝置等工具獵捕野生動物,所以在廣東,“電蚯蚓”屬于違法。
2018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布《海口市濕地保護若干規定》里面明確,禁止電魚、電蚯蚓等破壞濕地以及生態功能的行為,沒收捕獲物和違法所得,處2000以上20000一下罰款。
寫到最后:想處理電蚯蚓這個問題,只要對生產廠家、銷售平臺、電蚯蚓操作者嚴罰就可以解決,就像打擊電魚現象一樣。
蚯蚓的確是一個好的生物,它的挖穴、蠕動、吞食、排泄,都直接影響植物成長和土壤,我們應該積極保護,看到“電蚯蚓”現象,及時舉報。
高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