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什么是魚竿的腰力?簡而言之就是魚竿受力之后的回彈力,我舉個例子:在自己腰部綁一根粗橡皮筋,另外一端綁在大樹上,隨后開始向外奔跑,你會發現跑出去越遠越費力,而且來來回回幾下就吃不消了。因為你的每一步都在被橡皮筋的彈性消耗力量,而且你總有一個錯
什么是魚竿的腰力?
簡而言之就是魚竿受力之后的回彈力,我舉個例子:在自己腰部綁一根粗橡皮筋,另外一端綁在大樹上,隨后開始向外奔跑,你會發現跑出去越遠越費力,而且來來回回幾下就吃不消了。因為你的每一步都在被橡皮筋的彈性消耗力量,而且你總有一個錯覺是“再努力一點,橡皮筋就斷了”。如果你在腰部綁一根塑料繩子,除非特別粗,否則只要你發出足夠大的“寸勁”,繩子是非常有可能被“拉斷”的,這就是“有腰力”和“沒有腰力”的區別。
這是一種健身方式,消耗力量多大可想而知
溜魚的核心是消耗魚類的體力,有腰力的魚竿在魚發力逃竄的過程中,通過強大的回彈力一直牽引著魚,它越是拼命逃竄,體力消耗得越快,而且可以通過柔中帶剛的腰力來緩解“寸勁”,這就是為什么并繼桿強度不高,但是只要有耐心,0.4子線可以釣10斤以內鯉魚的原因。
腰力和什么因素有關?
三個關鍵因素:材料、工藝、設計。使用高模量的碳布能讓魚竿彈性更好,但是這個就夠了嗎?顯然不是。一個理想化的設計是讓所有的碳纖維材料都發揮其彈性,也就是我們直觀上的“滿弓”,而一個失敗的設計就是僅僅讓某幾節產生回彈力。比如某些魚竿在受到較大力量后,其1-3節直接變成一條直線,完全靠著第四、第五節來受力,這種魚竿在同樣重量情況下,看似釣重不錯,實則腰力很差,釣魚很不好用。
硬一點,腰力就強?
有一種分調性的方法(多見于并繼):本調、先調、胴調(具體的我不展開說,有機會下次再寫一篇),其中胴調是理論上最軟的,但是卻是腰力最強的,因為其主受力位置在桿身中端。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曾經玩過的伽瑪卡茲·凪音(凌波升級版),這是一個防波提的魚竿,并非正經臺釣竿,空抖會覺得調性偏軟,而且竿稍異常軟(實心玻纖)。釣位高低差少于1米的情況下,6.2米迎風拋投異常困難(不是6.3米的),我最開始覺得伽馬卡茲也出這種垃圾竿?不過實際受力之后發現腰力非常好,真的能做到軟而有腰。各位別去買,應用場景非常少,我拿它舉例子就是因為有腰力,但是在現在的釣魚環境下不好用。
優良設計、優秀工藝、合適的碳布,三位一體展現出的強勁腰力才是一根好魚竿的靈魂,否則還真不如一些百元魚竿,好歹實惠。
我是科學釣魚,專業漁具測評,喜歡可以關注我,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更多的釣友。
劉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