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葛煜編輯/大風微視,或許會淡出社交短視頻江湖。據《晚點LatePost》的最新消息,騰訊在線視頻BU(OVBU)將進行新一輪整合。此前,被傳出裁員70%的微視,或將成為本輪整合的最大任務目標。這是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今年4月成
文/葛煜
編輯/大風
微視,或許會淡出社交短視頻江湖。
據《晚點 LatePost》的最新消息,騰訊在線視頻BU(OVBU)將進行新一輪整合。此前,被傳出裁員70%的微視,或將成為本輪整合的最大任務目標。這是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今年4月成立的新部門,旗下除了微視還有騰訊視頻等產品。
在一定程度上,微視結束了在騰訊體系內的歷史使命。
從2013年高調上線以來,微視的身上就一直伴隨著“冷宮”、“重啟”等不斷起起伏伏的字眼。去年視頻號正式上線,騰訊在短視頻領域失利后,終于有了“接棒人”。這也意味著,一直專攻短視頻的微視陷入到尷尬的處境。
此次新BU的整合,甚至可以看成是微視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不過,這么多年來都未能稱霸短視頻的微視,其命運也早已注定。在新的BU里,微視處在最弱勢的地位,短視頻的業務也有了更好的人選。迎接微視的,或許是去騰訊的中短視頻領域補位,至少那里還沒有內部競爭者,外部競爭也尚有一戰的機會。
今后,在社交短視頻領域爭奪戰的江湖里,或許再無“微”視,只剩“中短”視。
出道即巔峰
市面上大家認可的、最早出現的短視頻APP是新浪微博2013年推出的秒拍,隨后快手、微視、美拍和小咖秀等APP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當時,短視頻領域競爭激烈,微視被騰訊視為重點產品。時任騰訊微博產品總監高自光與時任微博事業部總經理的總負責人邢宏宇一起加入到團隊中,Pony(馬化騰)本人還親自下場,在微視里上傳短視頻,迅速累積起12萬粉絲。
那個時候,微視的定位是8秒短視頻分享社區,用戶可通過QQ、微信和QQ郵箱登陸,也支持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以及騰訊微博。除了賬號互通外,微信還將微視作為第一默認應用推薦,支持用戶直接在會話中將微視短視頻分享給好友。
在2014年春節時,騰訊斥巨資邀請眾多明星入駐微視。左手眾多明星錄制的拜年視頻,右手舉辦線上晚會邀請范冰冰、黃曉明、劉燁、楊冪等50余個明星參加,此外還請來李敏鎬和范冰冰做代言人。
坐擁最大的流量池QQ與微信,又有著最大筆的資金投入,微視出道即達到巔峰,一時風光無量。
幾個月后,騰訊又將騰訊微博的部分人員轉入微視,成為一個獨立部門。
但好景不長,降低用戶門檻的美拍將剪輯、濾鏡、水印、音樂、高清畫質5大要素打包,開始搶占微視的用戶,迅速超越微視成為用戶量過億的短視頻超級APP。
競爭的落隊,也讓微視迎來了首個至暗時刻。2015年,時任產品總經理的邢宏宇宣布離職并加入58同城,微視運營總監何釤轉崗加入騰訊內部一個新產品團隊,而微視產品多個工作組解散。最終,微視停止更新。
2018年,國家版權局聯合開展《劍網2018》專項行動,將短視頻版權專項整治作為專項行動的重點任務。美拍和秒拍分別收到下架30天和無限期整改的處罰。快手和頭條視頻開始通過收購來解決資質與積極配合整改來死中求生。
那時,還有人在夸騰訊的高瞻遠矚,早早就放棄這塊業務。
短視頻之爭
誰也無法預知到,看似將被監管打死的短視頻行業會隨即迎來真正的春天。《劍網2018》的風波漸漸平息后,短視頻賽道已經成為了雙雄爭霸的戰場,快手與抖音笑到了最后。
那時,也許是微視最后悔的時刻之一,它的復活被騰訊提上了日程。
那一年,微視再次不惜重金邀請了包括吳磊、白敬亭在內的流量明星,還拿出30億元的補貼邀請工會與達人入駐。微視也成為騰訊自制綜藝《創造101》投票通道之一,還是《吐槽大會》等熱門綜藝的贊助商。
一時間,高調復出的微視集齊了騰訊在多個維度的資源支持。那時,微視被騰訊給予多個核心的應用程序聯動,其中包括QQ空間、QQ看點、天天快報和QQ音樂等。為了給微視助跑,騰訊還在微信、QQ封禁抖音的分享鏈接。
可誰曾想到,傾注了騰訊如此多心血的微視依舊沒取得理想的成績。
2019年短視頻紅包大戰中,微視聯合百余位明星以及60多家企業和機構發出5億現金紅包,同一天,抖音也公布了自己的春節紅包玩法,快手隨后發布了“上快手,分6億現金”的春節紅包活動。
紅包為短視頻App帶來一波下載高峰,但同樣花掉巨資的微視表現卻非常一般。
流量及金錢攻勢作為微視的最大底牌,這次竟然一起失效。不僅如此,一直以來將明星打法視為殺手锏的微視還遭到了反噬。根據《財經天下》報道,微視因給達人的高回報允諾沒有兌現,導致大量的達人開始后悔獨家簽約這件事。
喪失了最后的底牌,被用來對標抖音、快手的微視再次到了懸崖的邊緣。
2020年,微信視頻號正式上線,被外界看成騰訊再次進軍短視頻領域的大動作。在今年年初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更是公開表示“視頻號會是微信的下一個十年”。
短視頻這塊肥肉,騰訊從七年前就想啃下,期間幾經波折,終于在視頻號的快速成長中,迎來了自己的機會。有媒體報道,視頻號的日活數量已達4.5億,真正成為了能與快抖一較高下的存在。
在快手、抖音、微信視頻號的夾擊之下,微視日前傳出了將要裁員70%的消息,雖被辟謠,但微視真的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微視終成“中視”
誰也不曾想到,微視再次回到大眾視野,竟然是因為“裁員”的傳言。
今年4月,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成立,旗下包括騰訊視頻與微視等產品。這是騰訊兩年前的大變革后的又一重要調整,也是騰訊第一次在BG(事業群)下設立BU。根據此前的相關報道,微視與騰訊視頻的組合曾有過多個方案。
在新一輪人事任命中,騰訊副總裁孫忠懷、林松濤分別出任該BU的CEO和總裁。他們都是騰訊的“老人”,孫忠懷曾運作過騰訊網和騰訊視頻,在影視領域有一定的資源。林松濤則主導過QQ空間、應用寶等明星產品,曾擔任天天快報的負責人。
實際上,微視在整個新BU里處于最弱勢的地位。
根據《晚點 LatePost》的報道,在新一輪的調整里,原騰訊視頻產品團隊所在的綜合視頻部與微視所在的短視頻產品部合并為在線視頻產品部。新部門將負責OVBU已有產品的整體規劃與落地,除了騰訊視頻與微視外,騰訊體育、片多多也由此部門負責。
新BU給微視唯一的好處是,沒有像視頻號這樣的競品,但這并不代表微視就有了價值體現的空間。
騰訊PCG,最新的動作是在今年5月上線了“片多多APP”,它擁有電影、電視劇和綜藝等版權,用戶可以通過觀看時長兌換金幣,以此來換錢,被看成是騰訊針對下沉市場推出的APP。
鋅財經梳理后發現,微視去到新的BU最大的可能是在中短視頻中進行補位,幫助騰訊在內容版權上實現長、中、短內容的全覆蓋。
此前,《晚點 LatePost》也曾報道2019年底騰訊視頻在內部醞釀了一個向 “Netflix + YouTube” 轉型的計劃,并希望通過改革最終成為一個兼具長、中、短內容的綜合性視頻平臺。
有意思的是,字節跳動在兩年前就在長、中、短視頻內容上有所嘗試,旗下有日月活躍用戶數穩定增長的抖音、給予重金支持打造的西瓜視頻和頭條視頻一起協同。
參照此前的“頭騰大戰”,這次的用戶時長爭奪戰,也可以看成是騰訊與字節跳動又一次的對標行為。
一位接近騰訊的人士向鋅財經獨家透露,新的騰訊PCG不僅將統籌閱文、新麗傳媒、騰訊視頻、微視、片多多等內部資源,還將協調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騰訊游戲等集團資源,深度挖掘、放大IP內容的價值,形成全新的一體化產業鏈。
在這樣的背景下,微視還存在著最后一次翻身的可能。但社交短視頻是否還是微視的主戰場,卻存在著和太多的不確定性。
或許,社交短視頻再無“微視”,才是終局。
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