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你好,我是zen視界,一個熱愛分享的自媒體人。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和我一起交流吧!最近在公司的地下車庫看到不少“移動電源”出沒,這種新奇的充電模式讓人耳目一新。出于好奇,我也注冊體驗了一把,下面分享下體驗的一些經驗過程以及對這個商業模式的
你好,我是zen視界,一個熱愛分享的自媒體人。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和我一起交流吧!
最近在公司的地下車庫看到不少“移動電源”出沒,這種新奇的充電模式讓人耳目一新。出于好奇,我也注冊體驗了一把,下面分享下體驗的一些經驗過程以及對這個商業模式的思考。
汽車移動電源
01 | 如何使用
就我所在地的這家公司,我們只要掃碼進入微信小程序,或者在應用商城下載軟件,綁定你的車子、地址管理即可。
然后在你要用電的時候,在應用上點擊下單,會有“外賣員”開面包車載著電池過來給你的車子充電,這個時候人可以不用在現場,外賣員打電話讓你遠程解鎖充電即可。
這些設備都是Iot設備,有聯網功能,送電公司會自己監控設備是否還有電以及充滿后召回,當然召回的時候一般也要打電話讓你遠程解鎖。
02 | 充電體驗
我使用使用了有接近十次了,這幾次使用下來,體驗參差不齊。
03 | 收費模式
收費標準
電費:1.6元/度
配送費:每次起步20元,每多充1度多收1元,可包月199元
目前還在推廣階段,所以送了很多,我使用的這個App第一次電費、配送費完全免費一次;
用完后,客服馬上送了一個月的會員,免配送費,只收電費,用著還是挺劃算的;
再過幾天,客服又說他們和大眾合作,配合做了下簡單的問卷送了一個月的完全免費體驗;
這一波羊毛薅的真的不虧 !!!
04 | 商業模式
近年來,電動汽車在國內飛速發展,一方面是國家大力補貼,不僅免購置稅,還有購買津貼,另外一方面電動汽車的駕駛體驗及智能化吸引了不少車主的青睞。
就我所在的城市市區來看,約莫著有至少 1/3 的綠牌車了,充電焦慮一直是我們這些廣大的電動車車主的痛點,這個模式似乎正如手機充電寶于手機一樣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汽車的充電問題。
手機沒電關機了,這個時候有人拿出充電寶需要讓你多付一點錢,大部分人是會欣然接受的,相同的,在救援情況,你的車子沒電拋錨了,這個時候移動電源就起到了神仙作用。
可是,真正救援的需求并不多,并且救援還有拖車這一措施呀。所以,救援使用,有需求但并不是真正的強需求。
那么在日常充電手段使用呢? 這家公司的 Slogan 是:“讓充電像外賣一樣簡單” 在我看來有點牽強附會,因為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汽車移動電源造價成本高
單次存儲容量有限,如果公司只賺電費,利潤低,盈利難;
第二,運營成本高
很難做成共享模式,這意味著需要有專業的“外賣員”來運營,如此龐大的電池的配送必然需要動用到重型的運輸設備,相比于外賣配送成本高出幾個數量級;
第三,用戶消費意愿低
目前城市里充電站越來越多,并且各種超充技術降低的充電等待時間,只要價格稍微高點,很多用戶看著不劃算就寧愿自己開車去充,價格太低吧,又盈利困難;
綜上所述,我并不看好這家公司的這個商業模式,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如果是單純的自己尋找用戶,由于高昂的獲客成本,運營成本,相對的不樂觀的利潤,想要長期維持很困難。
05 | 破局之道:增值服務
按照我個人的分析,如果是自己做,并沒有破局之道。
但是,今天轉念一想,這不正在和大眾合作了么,和大企業合作,作為大企業的增值服務實現商業的雙贏是否是一個破局之道呢?
我們知道現在電動汽車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小鵬、嵐圖汽車紛紛宣布永久免費充電,蔚來推出換電服務,特斯拉布局自己的超級充電站,這一切都是用來增加企業的競爭力。
如果,有大型企業推出免費送電的增值服務,這不看起來更有競爭力嗎?
對于辦公室上班的白領用戶來說,相當于買了一輛車,幾乎永遠不用去充電站、加油站,享受到免費(低價)的充電服務。
這似乎是一個三贏的策略: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從常識上的簡單推想,可能存在考慮不周的地方,爭議也比較大,期待后續這家公司的表現。
想想16年美團和餓了么的外賣大戰,誰也不看好外賣行業,認為這一切只是資本臨時的燒錢買賣,怎知用戶習慣被養成后,我們都成了高空中吃著外賣的人。我還是希望它能成功的,畢竟這是一群思考努力解決人們痛點的人啊!
張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