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香油也就是芝麻油,廚房必備,誰家都需要,可是,現在市場上的香油卻參差不齊。貴的有四五十一斤,便宜的有十幾塊錢一斤,弄得很多人都迷惑,同是香油,差距咋這么大呢?呵呵,這里面道道多著呢!這幾天去衛輝,拜訪了一家百年的香油作坊,跟作坊主人聊起香油
香油也就是芝麻油,廚房必備,誰家都需要,可是,現在市場上的香油卻參差不齊。貴的有四五十一斤,便宜的有十幾塊錢一斤,弄得很多人都迷惑,同是香油,差距咋這么大呢?呵呵,這里面道道多著呢!
這幾天去衛輝,拜訪了一家百年的香油作坊,跟作坊主人聊起香油的加工,作坊老人直搖頭:“現在生意難干啊”!
歸根結底,就是假貨太多,假貨已經做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讓規規矩矩生產的人沒法生活了。
01 祖傳石磨香油工藝 至今傳承四代101年
崔家在衛輝市李源屯鎮東李源屯村做香油有一百多年了,1989年出生的崔新祥是崔記香油的第四代傳承人,他的曾祖父崔龍章自1910年開始磨香油,至今已經有101年的歷史。
傳統制作香油,不像花生油一樣用榨油機,而是用石磨。先把芝麻炒熟,然后驢拉石磨,把芝麻磨成漿,然后再加入熱水,讓油水分離。
這種技術的原理很簡單,因為水和油是不相容的,在芝麻醬中加入熱水,經過沉淀后,芝麻油就漂浮在表面,而芝麻將和水就沉到了鍋底,如此以來,純正的芝麻油就出來了。
這就是傳統的水帶法!崔家一直使用到現在,除了不再用驢拉磨之外,所有的方法跟以前一模一樣。
02 行業限制工藝繁瑣 百年作坊無法做大
誰家做生意都想做大,日進斗金,可是崔家做石磨香油做到今天,還是個小作坊。百年間沒有進步,在外人看來是件不應該的事情,可是在崔家來看,這件事很正常。
崔記香油第三代傳承人崔進印直言,我們也不想發財,再說這個行當也發不了財。磨香油是件苦差事,很繁瑣。從選芝麻、炒芝麻開始,五六道工序,費時費力,根本無法實現工業化生產。
再說炒芝麻也是件技術活,工人不好培養,如果不是兒子從事這個職業,估計他連個工人都難招。火大了,芝麻糊了,就扔了,火小了,炒不熟,影響出油量,一個好手至少需要培養兩年以上,作坊根本就承擔不了培養的學費。
加上農村的生活節奏慢習慣了,大家也就不想進步了,所以很多百年傳承的老店一直都是老樣子,撐不死餓不著,就這樣過吧。
03好香油的秘訣在于選料 好貨絕對不便宜
問起什么是好香油?崔進印說行業也沒有什么秘訣,主要在選料吧。咱們國內河南、湖北的芝麻質量比較好,用這兩個地方的芝麻出來的芝麻油比較香,應該是跟土質有關,河南、湖北的土壤性質比較適合種芝麻!
像國外進口的芝麻,雖然比較便宜,但是口感跟本地芝麻還是有差距的,所以,他們這么多年來一直都用河南和湖北的芝麻。一斤芝麻的平均價格大概是七八塊錢,三斤芝麻才能出一斤油,一斤芝麻油的成本就要二十好幾塊錢。
這樣一算,你說市場上十幾塊錢一斤的芝麻油能是純的嗎?好貨不便宜,南京到北京,買家沒有賣家精,你說做生意的賠錢做買賣,他有病吧!
可是,就有人因為愛占小便宜,就是買十幾塊錢一斤的芝麻油,你也沒有辦法。現在人聰明的過分一度讓崔家人很迷茫,感覺自己這個產業要不要堅持下去,好在迷茫之后,大家還是決心堅守,隨著市民對他們的了解,崔記香油又一天一天的好了起來。
我是深度看時間,每天分享見聞,關注我,生活更精彩!
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