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伴隨著工業發展,很多工業時代才有的廢棄物也隨之出現,比方說從汽車上淘汰下來的廢舊輪胎,在我國,每年廢舊輪胎的數量都是以億為單位來計算的,因為回收率低,所以,這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不過,很多人沒想到的是,看起來利用率不高的廢舊輪胎,在非
伴隨著工業發展,很多工業時代才有的廢棄物也隨之出現,比方說從汽車上淘汰下來的廢舊輪胎,在我國,每年廢舊輪胎的數量都是以億為單位來計算的,因為回收率低,所以,這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不過,很多人沒想到的是,看起來利用率不高的廢舊輪胎,在非洲卻成了“寶貝”,每年,都有很多非洲人從中國大量進口廢舊輪胎,那么,他們到底是用來做什么呢?
為何非洲人從中國購買廢舊輪胎?
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非洲人竟然用中國淘汰下來的廢舊輪胎,來通過再次加工后,制作成輪胎鞋來對外銷售。
估計很多朋友都會好奇,輪胎也能做成鞋子穿?在非洲,這樣的情況的確存在。我們都知道,非洲大部分地區都是非常貧窮的,甚至很多地方的人,就連鞋子都穿不起,平時出門的時候也會打赤腳。
這樣一來,就會讓腳部很容易受傷,于是,有一位名叫馬爾科姆的非洲小伙,當他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后,就嘗試著用廢舊的輪胎制作鞋子,而且沒想到,等到正式對外售賣的時候,因為“物美價廉”,竟然很快就被搶購一空了。
因為本身從中國進口來的廢舊輪胎價格也很便宜,所以,即使經過了二次加工,輪胎鞋的價格也很便宜,一雙鞋的價格,也僅為2.5美元左右,這樣的價格在非洲,已經是非常低廉的了,于是,很多過去買不起鞋子,只能打赤腳的人,也都會搶著買。
此外,由于是用廢舊輪胎制作成的鞋子,這也導致這樣的鞋子非常耐磨,買上一雙是可以穿很久的,所以,這也讓貧窮的非洲人覺得劃算。
而發明了輪胎鞋的非洲小伙馬爾科姆,原本就出生于貧困之家的他,也是通過輪胎鞋這個發明,很快就變成了當地的“有錢人”,甚至經過幾年的積累下來,馬爾科姆還開了一家專門制作輪胎鞋的工廠,并且請了設計師,用來生產一些看起來更美觀、時尚的輪胎鞋,甚至還開了一家網店,將這種非洲獨有的輪胎鞋,賣去了世界各地。
那么,為何我國不直接將廢舊輪胎做成鞋之后再賣給非洲呢?
說起來,這是因為最早“輪胎鞋”的創意,就是由非洲小伙想到的,畢竟他本身就是非洲的窮人,所以他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非洲人的需求,才會有了這樣富有創意的發明。
而在我國,因為本身人們在鞋子方面的可選擇性是非常多的,自然,也就不會有人會想到,用廢舊輪胎來做鞋子,然后對外售賣了,即使真的有人做出來了,在我國也不會有市場,而且如果不是對非洲窮人的生活真的了解,事實上也想不到用廢舊輪胎做鞋子,然后賣給非洲人這樣的生意。
因此,我國才會直接就在非洲人有需求的時候,直接將廢舊輪胎賣給他們,而不是將二次加工后的成品賣給它們。
那么,廢舊輪胎在我國,真的一點用都沒有嗎?
答案并非如此。事實上看起來已經變成了“垃圾”的廢舊輪胎,背后卻有著很大的商機,而且在發達國家,事實上廢舊輪胎的回收利用率也是很高的,這也表明,廢舊輪胎也是存在著很大的利用價值。
那么,廢舊輪胎最好的利用方式是什么呢?答案或許很多朋友猜不到,就是將它們重新變成新輪胎。因為廢舊輪胎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天然橡膠,如果不對廢舊輪胎進行循環利用,那么,很可能未來人類就沒有足夠的天然橡膠來制作新輪胎了。
所以,通過先進技術來讓廢舊輪胎變成可以再次使用的新輪胎,才是最根本的。此外,廢舊輪胎通過二次加工之后,從中提取出來的橡膠、鋼絲、炭黑等材料,對于工業生產來說,也是可以再利用的,可以緩解工業生產過程中,此類原材料短缺的問題。
因此,伴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未來我國的廢舊輪胎循環利用率也會不斷增加,那個時候,廢舊輪胎對于環境的污染問題,也都會隨之減弱。
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如果我國可以將所有的廢舊輪胎都循環利用,就再也不會賣給非洲了呢?理論上來說的確是這樣,不過,事實上非洲用來制作“輪胎鞋”的廢舊輪胎,也并不全是來自于我國,而且事實上廢舊輪胎的利用率也很難達到100%,這只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態。
金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