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4連漲!豬價久跌之后,忽然走強,給養殖戶道喜了!據豬價行情顯示,截止至10日,國內生豬價格震蕩走強,行情沖高5.37元/斤,豬價止跌連漲,北方市場豬價普遍橫盤5元時代,南方地區豬價也陸續向6元/斤集結,而在此之前,國慶假期之中,北方大部地區
4連漲!豬價久跌之后,忽然走強,給養殖戶道喜了!
據豬價行情顯示,截止至10日,國內生豬價格震蕩走強,行情沖高5.37元/斤,豬價止跌連漲,北方市場豬價普遍橫盤5元時代,南方地區豬價也陸續向6元/斤集結,而在此之前,國慶假期之中,北方大部地區實則已經跌破了5元/斤,可是,此輪豬價反彈,低價區豬價逆轉表現突出!
豬價止跌連漲,背后有哪些推動因素呢?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國內生豬價格持續走跌,而豬價下行的根源,無外乎市場供強需弱程度的反饋,進入下半年后,國內消費市場遲遲難以改善,雖然豬肉價格回落,可是,基于市場夏秋季節豬肉需求情緒低迷,限制了行情的止跌,而生豬出欄卻呈現倍增的表現,這也是生豬價格能夠跌破成本線后,繼續大幅走低的原因。而現階段下,推動豬價反彈的因素,大致有3個方面的體現!
一、豬肉收儲是導火索!國慶假期前,華儲網發布了,10月10日,官方將開展二次豬肉收儲的消息,預計,豬肉收儲3萬噸,這在體量上有了明顯的增強,而這也加劇了養殖戶看漲情緒的表現,因此,豬肉收儲是本輪豬價連漲的導火索!
二、天氣變冷是助燃劑!國慶假期尾聲的天氣,可謂是來勢洶洶,受冷空氣的影響,自北向南,國內北方大部地區出現了明顯降溫的過程,而濕冷的天氣,也讓消費者加劇了“貼秋膘”的情緒,疊加,國內豬肉價格普遍不足10元一斤,消費者豬肉需求的積極性提高,支撐了行情的逆襲!
另外,降溫摻雜著頻繁的降雨,而降雨影響生豬出欄節奏,加劇屠企采購的難度,疊加,國慶假期屠企開工率不高,市場存量豬肉逐步消耗,屠企漲價收豬的積極性增強,支撐了國內市場行情的轉變!
三、物極必反,養殖戶抱團扛價的表現反撲!受生豬價格持續探底,養豬面臨深度虧損的行情,為了及時止損,養殖戶抵觸低價出欄的情緒反彈,在北方多地,生豬出欄節奏放緩,市場生豬供給不足,規模化豬企競價出欄增多,加劇了屠企采購的難度,在競價出欄的表現下,也支撐了行情的穩固反彈!
市場格局“變臉”,養殖戶警惕2大風險!
10月進入中旬,國內北方大部已經步入深秋,在氣溫的頻頻走低下,生豬市場格局已經“變臉”!受豬場疫病風險減弱,以往恐慌性出欄的情緒消退,市場壓欄情緒陡增,而豬肉消費端,伴隨著豬肉價格的低迷,消費積極性也逐步增強,尤其是,很多豬肉替代消費的回歸,市場餐飲以及旅游行業的回暖,也加劇了終端市場豬肉消費的能力!市場供強需弱,在此時已經“變臉”!但是,養殖戶仍要警惕2大風險!
風險一:生豬慣性出欄的格局不變,市場待出欄的生豬體量巨大!由于7月份國內生豬產能全面恢復,未來4~6個月是全國生豬出欄量全面恢復的周期,而受豬價持續走跌,養殖戶有一定的壓欄現象,疊加,豬價過度下行,養殖端面臨去產能的壓力,因此,市場適重生豬、壓力大豬以及更多低效產能的三元母豬,短期內仍將涌入市場,而這也會平添豬價上漲的壓力,因此,提醒養殖戶要警惕,最好不要盲目壓欄!
風險二:豬肉消費后勁不足,市場豬肉供給仍較寬松!近期,不少東北地區的居民提前腌制臘肉、臘腸的現象較多,這確實短暫提振了市場豬肉消費。但是,作為豬肉消費的重點,餐飲行業需求提振缺乏契機!一方面,2021年的法定假期已經全部走過,市場豬肉消費缺乏契機;
另一方面,雖然豬肉價格較低,但是,對于餐飲行業來說,受其他成本影響,并未有明顯的降價,比如說,以前豬肉10元/斤時,市場豬頭肉價格也不過15~16元/斤,但是,如今豬頭肉的價格仍高達近30元/斤,這也讓餐飲行情整體需求低迷!疊加,國內市場每月仍有二三十萬噸的進口豬肉,多達幾百萬噸的庫存冷凍豬肉需求集中出庫,這對于生鮮豬肉市場沖擊較大!
因此,雖然本輪豬價呈現止跌4連漲的行情,但是,市場豬價卻還遠未到底,也就是說豬價上漲不具備持續性,行情仍有沖高回落的風險,因此,提振養殖戶要謹慎選擇出欄的時機,另外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加快養殖場的現代化進程,在不斷探索成本降低的同時,合理調整生豬存欄的結構,為新一輪豬價反彈提前布局!
張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