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在的人們隨著已經奔小康的生活水平,對身體健康也逐漸注重,所以很多人會在每年做1~2次以上的體檢,其中的目前非常明顯,就是做早發現、早治療的健康檢查。但是體檢除了那些真正需要治療的疾病,還有許多疾病,讓人感覺非常恐慌,還被一些不良的醫生忽悠
現在的人們隨著已經奔小康的生活水平,對身體健康也逐漸注重,所以很多人會在每年做1~2次以上的體檢,其中的目前非常明顯,就是做早發現、早治療的健康檢查。但是體檢除了那些真正需要治療的疾病,還有許多疾病,讓人感覺非常恐慌,還被一些不良的醫生忽悠恐嚇而過度治療,由于很多人對疾病沒有專業性的認識而被白浪費治療,今天黎醫生來和大家盤點一下哪些不需要治療的“病”,讓大家不要再被騙浪費冤枉錢治療。
1 乳腺增生
女性朋友們體檢最常見的檢查提示,很多女性朋友們都被這樣的提示嚇蒙了,擔心乳腺增生不治療后會慢慢變成乳腺癌。所以一般都會聽從一些醫生的建議“治療”。其實,這種現象是不用治療的。它是女性常見的生理現象!
乳腺增生包括單純性乳腺組織增生、乳腺囊性增生和乳腺小葉增生,據臨床數據顯示,有80%的成年女性都會患有乳腺增生。但是檢查發現乳腺增生后用不用治療呢?這是很多女性朋友們非常糾結的事情。很多人都擔心會不會癌變呢?如果要治療該吃什么藥呢?這些都是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
乳腺增生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治療的!
乳腺增生常表現為經期或生悶氣時,乳房出現腫塊及脹痛感,可以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疼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腫塊處為主,亦可向患側腋窩,胸肋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則出現乳頭疼痛或癢,疼痛常于月經前數天出現或者加重,行經后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疼痛亦可隨情緒變化而波動。
如果乳房腫塊多發生于單側或者雙側,單個或多個,好發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見于其他象限,腫塊形狀有片塊狀,結節狀,條索狀,顆粒狀等,臨床上以片塊狀多見,腫塊邊界不明顯,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腫塊大小不一,腫塊一般隨著月經周期而變化,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后腫塊縮小變軟。也就是說生理期過后的癥狀一般都會逐漸消失。
為什么說乳腺增生不需要治療呢?
臨床上普通的乳腺增生并不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也不需要特別的糾結治療,只要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堅持適量的運動就能有效緩解乳腺增生。
2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體檢中常見的常客,很多人一旦發現體檢報告單上有甲狀腺結節的提示后就非常恐慌,擔心害怕結節長時間后會變成“甲狀腺癌”!
事實上,如果甲狀腺結節在1厘米以下而且是單個出現的結節,就不必太過于擔心,因為單個而且小徑的結節發生惡變的幾率極少,所以不要擔心它會惡變的可能。
體檢單上發現的甲狀腺結節大多數是不需要治療的,因為95%都是良性的結節,發現后做好隨訪定期檢查即可。
3 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率不齊多見于正常人,呈短陣發作,當竇房率加速時即轉為竇性心律。體檢時有這樣的提示,把很多人嚇出來害怕的心理,害怕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治療后會加重心臟病的發作,因此很多人都在四處就醫治療。其實,竇性心律不齊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特征,每個人都會偶爾出現,一般情況下不會對心臟造成嚴重的負擔、損害。
但是,如果心率低于每分鐘40次,而且還會有心絞痛、暈厥等癥狀,應該及時就醫!正常情況下心率不低于每分鐘50次,一般是沒有癥狀出現的。
因此,如果在體檢時出現心律不齊的提示,最好是咨詢醫生,并且結合看看自己的癥狀是否良好,判斷后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自己的飲食狀態,一般是不需要治療即可恢復的。
4 鈣化的肝臟
鈣化,很多人看到這個字眼后就非常緊張自身的健康問題。鈣化,是指日中的某種組織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發生壞死,繼而體內的鈣鹽沉積于壞死灶內,使病變局限而趨于穩定的過程,其實,這是機體對于病變的一種防御性的反應,有利于壞死灶的清除和炎癥的消退。
比如,體檢報告單中常常見到的動脈斑塊鈣化、骨骼鈣化等,鈣化是有機的組織因鈣鹽的沉著而變硬,例如兒童的骨骼要經過鈣化后才能變成成人的骨骼,又如肺結核的病灶經過鈣化而痊愈。
肝臟的鈣化并非都和鈣有關,鈣化的肝臟一般常見于肝病愈合后留下的傷疤,,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
但是,如果在檢查中顯示多個鈣化灶,而且集中位于肝內膽管之中,要小心膽管結石的可能。如果發現直徑超過2~3厘米的鈣化灶,不排除是轉移到肝區的癌組織,這個時候建議進行CT檢測進一步診斷。
5 慢性淺表性胃炎
臨床上檢查數據顯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檢出率為80~90%。接受胃鏡檢查者的檢查結果大多數都被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
事實上,這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潰瘍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粘膜真的有慢性炎癥,這樣的檢查結果是不需要治療的。
如果是飯后出現飽脹、消化不良時,可以服用一些幫助消化不良的藥物,比如消化酶片、益生菌等,可以緩解癥狀。同時要控制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6 子宮肌瘤
據臨床數據統計,30歲以上的女性約有20%有子宮肌瘤,即就是毎5個女性當中就有一個患子宮肌瘤的。但是,大多數的子宮肌瘤是良性的瘤。
子宮肌瘤在5厘米以下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治療的!
7 盆腔積液
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積液深度在2厘米以下是正常范圍,如果沒有其他不適的癥狀,是不需要治療的。
一般情況下,在排卵期、月經期或者月經結束的時候,積液可能會增多,但是如果沒有其他的不適,等下次月經結束3~5天復查即可。
8 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聽起來非常讓人感到可怕,宮頸發生了糜爛這樣嚴重的問題,如果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可能會發展成為宮頸癌!其實,這是醫學上的另外一個被誤稱的嚇人名詞,它的正確醫學名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這種癥狀大部分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要判斷是否病變,還需要結合宮頸細胞學結果來進一步判斷,如果細胞學和HPV檢查結果沒有異常,就不需要特殊處理。
9 囊腫
囊腫的發現大多數是良性的,可以長在人體表面,也可以長在內臟里,比較常見的有:
1,肝囊腫:肝囊腫大多數是在體檢時被發現的,因為患者本人大多數是沒有明顯癥狀,肝囊腫發現后是否需要治療是根據囊腫的大小、性質及有無并發癥而定。
如果囊腫小于5厘米,而且沒有特殊癥狀,是不需要治療的。
如果囊腫大于5厘米,還出現肝部不適、餐后飽脹、食欲減退、惡心和嘔吐等癥狀,或者影響肝功能時,就需要及時就醫和治療。
2,腎囊腫:如果囊腫小于5厘米,每年定期去檢查即可。如果囊腫較大,或者出現壓迫癥狀,或者有遺傳性多囊腎,影響了正常的腎功能,應該及時就醫。
3,卵巢囊腫:多發生于20~50歲的女性,大多數為良性囊腫,但也有部分人的囊腫會變成癌癥。如果女性出現持續性痛經、腹痛,或突發腹痛,特別是合并惡心、嘔吐或發熱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雖然說這些病不用治療,但是黎醫生還是提醒大家,如果自己的身體出現不適或者無法判斷的癥狀,黎醫生還是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規范的診斷排除,保障我們身體的健康!
李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