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5年9月9日,云南省臨滄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名看起來老實巴交的男人被法警押上了法庭。在審判長宣讀完判決之后,法槌重重敲下,男人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背上也滲出了汗。這個男人名叫李云忠,曾任中共曲靖市委副書記,如今因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圖
2015年9月9日,云南省臨滄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名看起來老實巴交的男人被法警押上了法庭。
在審判長宣讀完判決之后,法槌重重敲下,男人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背上也滲出了汗。
這個男人名叫李云忠,曾任中共曲靖市委副書記,如今因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圖|李云忠出席會議并講話(舊照)
當昔日同僚得知他在曲靖任職期間一共受賄4000多萬,平均每天都要受賄1.7萬元的時候,紛紛都“驚掉了下巴”。
要知道,在別人面前,李云忠一直都是一個兩袖清風的清官形象。
每次見到李云忠,他抽的煙都是幾塊錢的便宜貨,有人給他遞煙,他都擺擺手拒絕。
他作為一位副廳級干部,卻連房都買不起,家人的生活水平還不如許多普通百姓。
這樣一個清廉的官員,怎么會是一個受賄4000多萬的大老虎呢?
很多人都想不通,覺得實在是難以把李云忠這個“老好人”同受賄犯畫上等號。
隨著不斷地調查,李云忠那虛偽的面具才緩緩被揭下。
“三面”人生
案發前,他有著三種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為了不被人們發現自己的斑斑劣跡,李云忠不得不戴上“面具”過日子。
人前一個樣,人后一個樣。
在第一種人生里,他扮演的角色是一位副廳級的領導干部,每天忙于公務,對所有同事笑臉相迎。
和李云忠接觸的人不少,但大家都覺得他是一個謙遜溫和、彬彬有禮的人,也是大家眼中“廉潔”二字的現實化身。
李云忠的同事說,他是一個把“廉潔”刻在骨子里的人。
大家都知道他平時工作繁忙的時候就愛抽煙解悶,但每次抽的都是幾塊錢的廉價煙。
有人在他面前開玩笑,讓他抽好一點的煙,他都是笑著搖搖頭。
有一次,李云忠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大家吃吃喝喝,聊得不亦樂乎。
看到李云忠打算抽煙了,一個知道他愛抽煙的朋友專門拿出了一條煙來送給他。
那煙也不算太名貴,但李云忠卻說什么也不肯收。
所有人都對李云忠豎起了大拇指,他不僅在工作上一絲不茍,在生活里也恪守清廉的準則,連條煙都不收,實在是令人佩服。
像李云忠這種級別的干部,照理來說是過上中等水平的生活的,但是他卻一直沒錢買房,過著極其清貧的日子。
如此兩袖清風的官員實在不多見,所以百姓們都對李云忠非常支持。
在曲靖市的好幾次民主測評里,李云忠的票數都名列前茅。
但在同事和民眾看不見的地方,李云忠有著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在他的第二種人生里,他被各個老板們親切地稱為“三哥”。
這是因為李云忠在家里排行老三的緣故。
這些老板面前的李云忠,囂張跋扈、不可一世,對著他們指手畫腳、發號施令,而這些老板們則對他言聽計從。
“三哥”喜歡抽煙,大老板們就把各種高檔香煙一箱一箱地往他家里送。
“三哥”想打牌,哪怕是通宵達旦,這些老板們也奉陪到底,就算要務纏身也要推掉工作,絲毫不敢怠慢了李云忠。
“三哥”沒錢了,大老板們更是趨之若鶩,一個接一個地找上門來給他送錢來“孝敬”他,其中最多的一筆甚至高達600萬。
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李云忠卻能切換自如。
戴上面具,他是大家眼里的“好干部”,摘下面具,他是眾人口里的“三哥”。
“廉潔奉公”的面具,卻成了李云忠肆意斂財的工具,并且還把所有人都蒙在鼓里。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當人們看到他貪婪腐敗的本相時,才驚呼被騙了。
平步青云的官路
李云忠又何嘗沒有經歷過一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呢?
可他最終卻一步步丟失了本心,忘記了來時的路。
李云忠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他還有兩個哥哥,一家五口人都過著貧苦的生活。
李云忠能屢屢升官,沒有走任何的關系,全部都是靠的他自己。
由于自己的勤奮好學,李云忠一點點地成長了起來。
一開始,他是昆明市盤龍區的一名普通警察。
在組織的培養以及自己的不斷努力下,慢慢成長了起來。
李云忠工作起來,總是一絲不茍又十分賣力,深得上級的賞識。
他總是能出色地完成上級指派給他的任務,也因此屢屢獲得升職的機會。
就這樣,李云忠平步青云,仕途暢通無阻。
從曲靖市委組織部的組織員、調研員、干部四處處長,到曲靖市委組織部部長、曲靖市委副書記,李云忠不斷地拼搏,一次又一次地晉升。
這一路上,他得到了鮮花與掌聲,卻慢慢失掉了自己的本心,一步步誤入歧途,最終走向了一個最壞的結局。
李云忠本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社會做出貢獻,為人民帶來正義。
可是他沒有。
李云忠生病了,得了權利帶來的“貪病”,總是無時無刻都覺得不滿足,每時每刻都想要得更多。
在一路走上來的官路上,李云忠見到了太多太多,也改變了太多太多。
他曾經以“筆桿子”著稱,擅長起草文書,這項技能也在升官路上幫到自己不少。
但隨著職務的提升,李云忠寫作的時間變少了,和各個老板們打交道的時間變多了。
李云忠覺得,自己的眼界突然大開了,這些老板的富裕程度讓他驚訝不已,他也看到了金錢能給人帶來的快樂。
那一瞬間,李云忠覺得很不公平——自己辛辛苦苦奮斗多年,爬到現在的位置,但過得遠遠不如這些老板們有錢。
看著這些人腫脹的腰包,李云忠在心里問自己:“為什么別人可以,我不能?”
尤其是看到那些學歷、資歷以及能力都不如自己,卻賺得缽滿盆滿的大老板的時候,這種不平衡感更加嚴重。
羨慕、嫉妒、失望……各種各樣的情緒積壓在李云忠的心頭,貪婪的欲望也在心間不斷發酵。
此時,李云忠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發財,而不是“為人民服務”的信條。
貪婪無度,任人唯“錢”
很快,李云忠就迅速扎進了這群老板堆里,和他們同流合污、沆瀣一氣。
李云忠覺得,只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職權,憑借這些老板的實力,只要能和他們進行交易,勢必能牟取暴利。
從此,李云忠就將黨性丟在一邊,自甘墮落起來,并且開始了他的雙面人生。
李云忠第一次大膽地“嘗試”,是在省委組織部工作的時候。
當時,他找到了一個搞工程的老板楊某,和他稱兄道弟的同時請他幫自己一個忙。
李云忠告訴楊某,自己最近打算買房,可是手頭有點緊。
說完,他搓了搓手指,故作深沉地嘆息道。
楊某瞬間懂了李云忠的意圖:“三哥,需要多少錢,我先幫你墊著!”
就這樣,李云忠從楊某手上“借”到了70萬,但在那之后就再也沒給楊某提過還錢的事情,楊某自然也從來沒有主動找他要錢。
這筆錢就這么理所應當地流進了李云忠的腰包。
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李云忠變得愈發大膽起來,在他看來,這不算違反紀律,畢竟自己是借的錢,不算貪污受賄。
在2008年2月,將近50歲的李云忠當上了曲靖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也擁有了更加寬闊的“舞臺”。
官職大了,來找李云忠幫忙的老板們幾乎把門檻都快踩破了,他從中撈到的錢也越來越多了。
面對各種各樣老板的“委托”和“招呼”,只要錢給到位了,那李云忠自然是親力親為地幫忙。
這時候的李云忠,不可能不知道這是受賄行為,但當時的他已經被金錢沖昏了頭腦,再也不顧其他。
在李云忠的“幫助”下,只需要花錢,就可以“買”到官位。
雖說李云忠作為組織部長,誰來擔任縣委書記、誰來當縣長,這種事情他都是沒有決定權的,但位高權重的他說的話還是具有足夠的影響力。
況且,那些縣領導班子中的副職,李云忠說的話更是舉足輕重。
他把官位當作商品,向人兜售著“烏紗帽”,任人唯“錢”,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只需要給李云忠足夠的錢,就能在當地謀個一官半職——這成為了一些干部彼此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在曲靖任職期間,僅僅是幫人謀求官位這一項上,李云忠就收了10多人的賄賂,共計1600余萬人民幣。
“我感覺自己不是廉政意識、紀律意識淡化的問題,而是根本沒有的問題。”
在李云忠落網后,他曾懺悔說:
“也許在我眼里,廉政是警示別人的,紀律是約束別人的,所以我從未把廉潔自律、作風建設、遵紀守法這些東西放在心上。”
被老板“圍獵”后的第三副面孔
在一堆老板中,李云忠向來都是頤指氣使、呼風喚雨的存在。
但他在一位煤礦老板面前,卻始終唯唯諾諾,對方說的話,李云忠更是不敢不聽。
能讓李云忠這么害怕的人,是在曲靖號稱“黑白通吃”的煤礦老板徐天福。
徐天福正是找準了李云忠嗜財如命的弱點,不斷地賄賂著李云忠,等李云忠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早已陷入了徐天福的圈套。
在先后的10多次行賄中,李云忠一共從徐天福那里受賄1370余萬,也因此將把柄落在了徐天福手中,成了他的“提線傀儡”。
在徐天福面前,李云忠是沒有一點兒尊嚴的,徐天福說的話就是“圣旨”,他只能像一只小狗一樣聽候發落。
這種窩囊的樣子,其實是李云忠的第三副面孔。
徐天福要求李云忠“提拔”的干部,他想盡千方百計都要讓對方升職,徐天福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地下組織部長”。
李云忠也試圖反抗,有次徐天福要求要把自己人給李云忠配去當秘書和副秘書長,但是李云忠卻不愿意,拒絕了徐天福。
見李云忠竟然敢忤逆自己,徐天福當即說要把賄賂給他的600萬給收回去,二人也鬧得很僵。
最后,李云忠還是服軟了,主要是怕徐天福把事情鬧大了。
在李云忠接受調查后,徐天福還找上李云忠,說二人什么關系都沒有,讓李云忠不要牽扯上自己。
大肆斂財的“金蘭茶室”
為了能更好地斂財,李云忠想到了一個又安全又快捷的方式——開一家茶室。
于是,昆明的“金蘭茶室”在李云忠的投資下憑空出現,也成了他斂財的窩點。
沒過多久,李云忠覺得“茶室”這二字不夠上檔次,就將其改名為“金蘭會所”。
他自己并不會出面去到茶室,只是利用它不斷撈錢。
打著修建“金蘭會所”的旗號,李云忠找那些平時和自己來往密切的老板要錢,美其名曰說是“投資”。
不過李云忠索賄得來的1000多萬,并沒有拿來投資“金蘭會所”,而是被他拿去買房產以及放高利貸去了。
李云忠放的高利貸,一年的利息高達48%。
不過,李云忠還遠遠沒有滿足,他稱“金蘭會所”經營不善,沒有錢給員工開工資了,又開始找那些老板要錢。
通過這個“金蘭會所”,李云忠索賄無數,它面向的顧客都是和李云忠有交道的老板們。
一壺普普通通的茶,賣到成百上千,但那些老板們仍然趨之若鶩,還紛紛給李云忠掏錢。
有了這么一個斂財“窩點”,李云忠可謂是賺得缽滿盆滿。
那時候被金錢迷惑雙眼的李云忠,怎么都沒有想到,這個他拿來索賄的茶室,正是證明他違法亂紀的鐵證。
多行不義必自斃
李云忠這樣的行為,勢必是玩火自焚,最終將自己葬送。
他的落馬,源于群眾的舉報以及云南省委巡視組發現的問題。
2014年4月的時候,云南省紀委就發現了李云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并在同年8月18日開始了對李云忠存在的問題進行立案調查。
那天,會澤縣大雨滂沱,李云忠就在這里出席會議,省紀委的辦案人員冒著大雨,來到了李云忠所住的賓館將他帶走。
李云忠還試圖通過串供的方式來脫罪。
在得知自己被調查后,李云忠還讓這些老板們統一口徑、訂立攻守同盟,宣稱自己是無辜的。
但李云忠的這些花樣,不到兩天的時間里就全被紀委工作人員識破,他的心理防線最終在確鑿的證據下被攻破。
連紀委工作人員都沒想到,李云忠在曲靖任職期間,日均受賄達1.7萬余元,這樣的數額比當地很多家庭的一個月工資加起來還高。
從接受調查到移送司法機關,李云忠的案子僅僅用了28天,接下來等著他的就是法律的制裁。
2015年9月9日,云南省臨滄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李云忠受賄案,并宣布判處其無期徒刑。
李云忠對此不服,提起上訴。
2016年5月,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做出裁定,維持原判。
在鐵窗之中,想起自己一生清貧、謹言慎行的父親,李云忠流下了眼淚。
直到現在,李云忠才明白,自己的父親不是不善言辭,也并非不擅交際,而是怕別人來求他,讓他兒子幫忙辦事。
“為什么父母的品格,我一點兒都沒有學到?”
眼淚滴落,滲透到李云忠親筆寫下的懺悔書上,模糊了上面的墨跡,卻模糊不掉他斑駁的罪行。
往后余生,伴隨著李云忠的,就只有那四面鐵壁了。
但愿李云忠的教訓和懺悔,能夠警醒世人!
-完-
文/晗靈
參考資料
1.環球網:《日均受賄1.7萬的貪官被判無期 兒子揭其三面人生》
2.中國新聞網:《云南一市委副書記涉賄 罵行賄人:打發叫花子》
3.湄潭檢察:《黨性在老板“圍獵”中迷失 ——云南省曲靖市委原副書記李云忠違紀違法案件剖析》
何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