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案例一實習護士小瑞輪轉到神經內科的第一天,帶教老師小張帶領她為支氣管哮喘患者張大爺做霧化,此時患者剛剛吃完早飯,為了配合護士完成治療,患者趕緊坐于床上,核對、加藥、霧化,一氣呵成,操作完成了。這時,實習護士小瑞悄悄問老師;“我在呼吸內科實習
案例一
實習護士小瑞輪轉到神經內科的第一天,帶教老師小張帶領她為支氣管哮喘患者張大爺做霧化,此時患者剛剛吃完早飯,為了配合護士完成治療,患者趕緊坐于床上,核對、加藥、霧化,一氣呵成,操作完成了。
這時,實習護士小瑞悄悄問老師;“我在呼吸內科實習時老師說霧化要在飯后1小時才能做,張大爺剛剛吃完飯我們就做上了霧化,這樣沒事吧?”
帶教老師小張:“工作那么忙,咱啥時候來了他就啥時候做唄,一般情況下沒事的。” 那么,霧化到底可不可以在飯后立馬進行呢?飯后立刻霧化有哪些風險呢?
案例二
醫院質控小組的檢查過程中,呼吸科護士長小H發現兒科的操作治療單上生理鹽水2毫升加重組人干擾素a-2b20微克霧化吸入,2次/日。小H自言自語的說:“干擾素不是霧化制劑,怎么霧化吸入呢?”
兒科護士小Y把呼吸科護士長說的話記在了心里,事后她把信息反饋給了自己護士長。
那么,干擾素到底能不能霧化吸入內?
1、成人霧化的時機如何選擇?
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編寫的《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中要求霧化吸入治療前1小時不應進食,清潔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殘渣,以防霧化過程中氣流剌激引起嘔吐。
2、小兒霧化的時機如何選擇?
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編寫的《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中要求嬰幼兒和兒童,為保持平靜呼吸宜在安靜或睡眠狀態下進行霧化治療,治療前 30 min 內不應進食或喂奶。
3、重組人干擾素重組人干擾素a-2b可以霧化吸入嗎?
不推薦!
因為《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中提出靜脈制劑中含有防腐劑,如酚、亞硝酸鹽等吸入后可誘發哮喘發作。另外,非霧化制劑的藥物無法達到霧化顆粒要求,無法通過呼吸道清除,可能在肺部沉積,從而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共識》中不推薦霧化使用的靜脈藥物有抗病毒藥物、干擾素、低分子肝素、氟尿嘧啶、順鉑、羥喜樹堿、生物反應調節劑(如白細胞介素-2 、貝伐單抗) 等。
4、霧化吸入治療后注意事項有哪些?
使用面罩者囑其及時洗臉, 或用濕毛巾抹干凈口鼻部以下的霧珠,以防殘留霧滴剌激口鼻皮膚引起皮膚過敏或受損;
嬰幼兒面部皮膚薄, 血管豐富,殘留藥液更易被吸收,需及時洗漱;
年幼兒童可用棉球蘸水擦拭口腔后,再適量喂水,特別是使用激素類藥物后,以減少口咽部的激素沉積,減少真菌感染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及時翻身拍背有助于使粘附于氣管、支氣管壁上的痰液脫落,保持呼吸道通暢。
5、霧化吸入裝置如何處理?
霧化吸入裝置霧化吸入裝置應該專人專用, 避免交叉污染。每次使用后需進行清潔并干燥存放,以防受到污染后成為感染源,影響治療。
一次性霧化吸入裝置根據說明書的要求確定使用期限。筆者單位一次性霧化吸入裝置使用期限為7天。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編寫的《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19年版)》,《醫藥導報》 2019年38卷2期。
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