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你根本猜不到,每只外觀看起來都一模一樣的盲盒,打開里面到底是什么,是‘爆款’還是‘雷款’,這種永遠想知道下一個是什么、能不能‘中獎’的心理,不知不覺就把人帶入了坑,讓人迷之上癮?!?5后男生小瓊,一邊向記者曬著自己長期以來的“抽盒”成果,
“你根本猜不到,每只外觀看起來都一模一樣的盲盒,打開里面到底是什么,是‘爆款’還是‘雷款’,這種永遠想知道下一個是什么、能不能‘中獎’的心理,不知不覺就把人帶入了坑,讓人迷之上癮。”
85后男生小瓊,一邊向記者曬著自己長期以來的“抽盒”成果,一邊總結自己的“入坑”經驗。
他的家里,擺放了六七十只形態、造型各異的卡通玩偶,還買了專門的陳列柜,用于展示這些娃娃們。
而在“娃友圈”里,小瓊他們的成果還不算多,更有甚者,家里有成百上千只,甚至還有一年花費幾十萬購買盲盒的“骨灰級愛好者”案例。
一只只小小的盲盒,單價三五十元不等,正成為繼炒鞋之后的又一風靡。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某些款甚至可以達到幾十倍的溢價。
盲盒是怎么火起來的?溢價原因何在?風靡背后,又是什么樣的消費心理?
小瓊家里的部分“戰利品”,抱著抽獎的心理“入坑”,二手平臺上可交易、可“換娃”。
所謂盲盒,里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而之所以被稱之為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注里面的具體內容,只有買了后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是“中獎”還是“踩雷”。
小瓊就是這樣被妻子帶“入坑”的。
去年,妻子在杭州大廈里的盲盒自助售賣機里,抽到玩偶發了朋友圈,“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也蠻可愛的,一旦入坑后,對這些小東西就會越看越順眼?!?/p>
小瓊告訴記者,盲盒通常會不定期發行新系列,一個系列有八到十來個不同的造型,可以成套購買,圈內稱之為“端箱”,也可以以盲盒的方式單個隨機抽取,價格不算高,小瓊買的通常59元一個。
“但是一般一個系列里都有‘爆款’和‘雷款’,爆款就是看起來比較好看的,或者是放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會漲價的,雷款則正相反?!?/p>
如果真的喜歡,為什么不“端箱”,而選擇去盲抽?
“這就像買彩票的概念一樣,萬一直接能抽到很喜歡很好看的款豈不更好。即便抽到不喜歡或是重復的款,也可以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跟其他‘娃友’換娃,這個過程很有趣。而且慢慢置換成自己喜歡的一套擺在柜子里,看著也蠻有成就感的?!?/p>
小瓊說,比起在線下店的隨機盲選,自己現階段最偏愛的,則是在微信小程序里抽取盲盒的形式,尤其是推出新功能后。
“你在頁面上搖一搖,搖出某一只盲盒,它有三次排除機會,告訴你這里一定不是什么。比如這個系列里共有12個形象,有7個兔子造型和5個骷髏造型, 我想抽中兔子,要是在線下店,抽中兔子的概率就是十二分之七,可是在這個小程序里,如果能出現三次‘這里一定不是骷髏’,那么這只盲盒抽中兔子的概率就上升為六分之五了,更有‘勝算’,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結果,有時候需要搖很多次。”
小瓊的大部分戰利品,都是用于個人收藏,即便用于交易,也是用來交換。一年多的時間,小瓊兩口子花在抽盲盒上的錢,大約五千來塊,作為業余的小愛好,也是承受得起的開支。
“后續出了新品,如果有喜歡的,我們還是會去抽、去收集,就像做菜一樣,也許會花費不少時間,但可以享受這個過程和成果?!?/p>
限量款、隱藏款溢價空間大
近兩年盲盒經濟井噴式爆發
不少人應該都見過,一只只憨態可掬胖乎乎的貓造型玩偶,脖子上系個鈴鐺,或坐或站,引發了一眾朋友圈的“刷屏”,蘇打綠主唱吳青峰也曾在微博上發過這組貓的照片。
據了解,該IP的所有方,為專做盲盒、手辦的公司ACTOYS,旗下最火的IP之一,就是“貓鈴鐺”。
在公司CMO王蕊看來,公司成立十多年,做手辦、盲盒三年,但盲盒的風靡潮,是從這兩年開始“井噴”的。
“貓鈴鐺”的盲盒,單買一只是65元,成套夠買價格也一樣。普通盲盒基本上隨買隨有,但公司會不定期發售“限量款”,這就成為了玩家們搶購的對象。
王蕊告訴記者,8月中旬在北京舉辦的潮流玩具展上,公司發售了一批限量品“貓鈴鐺”,把涂裝成實體貓的花色,改涂成了食品的顏色,一共發售不到200只,單價一百多到兩百多元不等。
“當天展會一開門,就涌進來好多人到我們展位前排隊購買限量款,不到半小時就被搶購完了?!蓖跞镎f,自己也曾在閑魚平臺上看到,有些限量款被炒到上千元,翻了十幾倍,也達成了成交。
“通常來說,會在二手平臺上加價交易的,以限量版居多,有的時候我們也會在普通盲盒里,發售一些隱藏款,也會被炒高價進行二手交易?!?/p>
王蕊告訴記者,盲盒以前屬于潮流玩具,市場會比較小眾一點,真正爆發是從這兩年開始。
2018年比2017年,盲盒銷售額增長了40%左右,今年上半年,單“貓鈴鐺”系列的盲盒,賣出去了幾萬套,拆分開,就是近百萬只“貓”,銷售額達六七百萬。
“會有一些圈里比較知名的二次元coser、B站的up主或者像吳青峰這樣的明星,看到產品很可愛,會在社交平臺發一些照片,會促進產品銷量,提高曝光率。但大部分還是因為消費者手里閑錢多了,盲盒單價并不高,大部分人也都能承受得起,愿意為可愛的事物冒一點風險來買單。”
王蕊告訴記者,自己作為消費者,也會有“收集癖”,這個花色有了,還想添另一個花色,想集齊。“而且你想,一個正版周邊的小手辦少說也得要一百多塊,盲盒只要幾十塊,做工也很精細,是不是感覺還挺劃算的?!?/p>
從盲抽到寄托情感
再到參與市場炒作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復決策。因此,盲盒成了讓人上癮的存在。
從今年上半年的天貓數據看,潮流盲盒品類銷售額達到近2.7億元;根據閑魚公布的官方數據,過去一年閑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閑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而單目前國內人氣最高的盲盒玩偶之一Molly娃娃交易超23萬單,均價270元。
Molly娃娃背后的公司——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數據顯示,單個售價59元的Molly,一年能賣400萬個,實現2億多元的銷售額。
而尤為夸張的是,以原價59元的Molly小畫家為例,其在閑魚上的價格已經達到2300元;而原價59元的潘神圣誕隱藏款,在閑魚已經賣到2350元的高價,狂漲39倍。
業內人士表示,收集盲盒的單價不高,但種類繁多激發用戶收藏欲望,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入門毫無門檻,而一旦踏入,則很容易陷入不斷購買的陷阱,并在過程中獲得滿足感,而且其中的隱藏款、限量款等未知誘惑,勾起玩家賭徒心理。
阿貍IP的所有者——圓夢筑成動漫科技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王俊杰告訴記者,盲盒本質上是精神層面消費的產品。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一小部分人群(一線居多)開始不再滿足于傳統的物質消費;而盲盒娛樂化的購買體驗,以及豐富有趣的設計和主題設定,給人們帶來了很強的精神滿足感。這種始于小眾圈子的玩家文化,伴隨著經濟發展規律從一線城市往下蔓延,逐漸成為了消費的潮流。”
在王俊杰看來,玩家消費盲盒的心理追求,從盲抽的樂趣開始,逐漸升級到收集和收藏,甚至會寄托情感?!案呒壨婕疫€看中升值并參與市場交易與炒作,并伴隨有某種炫耀的成分在其中?!?/p>
有專家表示,面對不斷崛起的盲盒經濟,顯然有必要提醒年輕人節制消費、避免成癮。當然,這也有賴于監管部門進一步規范市場,對交易不透明以及各類違規炒作,及時清理打擊,保證這一新興行業能夠良性運轉。
來源/錢江晚報
李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