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引言眾所周知,中國在很早之前是十分貧窮落后的,但是落后就挨打,若是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以及其他各個領域的實力都很弱小,那么我們肯定就會受到其他國家的欺負。不過慶幸的是,中國并沒有一直處于貧窮落后的階段,而是憑借自己的不斷努力、不斷創新,才有了
引言
眾所周知,中國在很早之前是十分貧窮落后的,但是落后就挨打,若是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以及其他各個領域的實力都很弱小,那么我們肯定就會受到其他國家的欺負。不過慶幸的是,中國并沒有一直處于貧窮落后的階段,而是憑借自己的不斷努力、不斷創新,才有了現如今的一切。現如今,中國的各個領域不僅得到了巨大發展、取得了眾多輝煌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同時國際上很多國家都見識到了我國的實力,中國如今在國際上可謂是占據著重要位置。
只是一個國家不管再怎么強大,在財富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除了中國之外,很多國家都有這樣的情況存在,畢竟一個國家分很多地區,說到臟亂差、貧窮的國家相信大家首先會想到印度。不過今天我所說的這個國家比印度還要差,人口超過了1.6億,只是為何這個國家會這么窮呢?這個國家又是誰?為何他們卻成為了臟亂差的代名詞?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很大一部分國家和地區仍處在貧困線上
一個國家的建立往往是通過戰爭手段,也能從戰爭中才能看清一個國家整體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因此,每個國家的實力也得到了劃分。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都會普遍存在一個現象那就是貧富差距。新中國建立后,我國一直都處在科技落后經濟低迷的階段,直到,改革開放后才得以改善。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是社會制度的改革,極大地刺激了國內的經濟,二是對于人才的培養和選用,第三就是大力發展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國的貧困人口已基本完成脫貧,即便是偏遠山區公路網絡也實現了全方位覆蓋,高鐵線路總里程也是世界第一。但是,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國家和地區處在貧困線上,就比如孟加拉,同為亞洲地區國家,孟加拉的環境可以說糟糕透頂。
比印度還臟亂差的孟加拉國
這些年隨著國內自媒體和新聞對于孟加拉的報道,也能看到孟加拉國民的生活,真的是在水深火熱之中。和印度一樣,孟加拉百姓乘坐火車時,也是人滿為患,很多人都毫無保護地坐在火車頂部,即便這是嚴重的超載可并不會被制止,這種無奈也是因為孟加拉國民貧窮和公共出行環境惡劣。孟加拉是全世界最落后的國家之一,經濟模式單一基礎極其薄弱,政府官員貪腐嚴重,國內存在著很多大大小小的貧民窟。整體也沒有什么軍事能力,所以這個國家在國際事務上也沒有什么存在感,要是沒有聯合國的保障,孟加拉可能早都被其他大國吞并了。
由于身處東南亞地區,孟加拉大部分地區都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濕熱多雨,一年分為冬季、夏季、冬季,河道密布因此河運也比較發達,到了雨季河水泛濫常出現颶風,自然災害頻發,大災小災都得百姓自己承擔,征服無力提供幫助,這對于孟加拉百姓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孟加拉位于印度東部,國土三面被印度所包圍,最早英軍在此殖民,印巴分治后歸入到了巴基斯坦。
人口超1.6億
1971年,脫離巴基斯坦獨立。全國總面積147570平方公里,和我國山西省面積差不多大,但是孟加拉的人口卻足有1.64億。龐大的人口就需要有足夠的土地和糧食去供養,孟加拉的耕地面積不小,基本都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以南,這里平原較多河流也密集,年降雨量充沛,這樣的自然條件,只要說大力發展糧食種植可以說就是個糧倉。但情況恰恰相反,孟加拉國一直都極端貧困,國內一大部分人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解決。孟加拉雖然是一個農業國家,也一直發展農業只是發展的方向錯了,產業鏈非常單一。
這么好的糧食種植區,按理來說只要種上糧食,就能養活國民,多余的還可以出口創匯。但是他們非但不種糧食,反而將大部分好的土地種上了黃麻,這是一種藥材,有清熱解暑、拔毒消腫的功效。由于這里的地區非常適合種植黃麻,很多人便開始種植,這些黃麻為孟加拉提供了大量的出口外匯,全世界接近百分之七十的黃麻由孟加拉出口。雖然這些藥材為國家帶來了收益,但是大部分都種黃麻,就沒有多少土地可以種糧食了,這么多的人口對于國土面積而言已經是飽和狀態了,龐大的糧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加上貧富差距巨大資源分配不均,這才讓很多人連飯都吃不上。
糧食產量和農產品產量的低迷,也影響到了養殖業和畜牧業,家禽牲畜的養殖依賴于農作物,但是人都沒有吃的更何況動物。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雖然,孟加拉的糧食種植、養殖業和畜牧業不發達,但是經濟模式不局限在單一市場,一旦黃麻價格出現波動,也極大影響孟加拉的經濟發展。養殖業和畜牧業無法發展就無法提供國內肉產品的需求,孟加拉人想要吃到肉也是難上加難。黃麻產業的發達雖然衍生了其他加工領域,給孟加拉百姓提供了工作機會,但是這些工資和昂貴的糧食、蛋、肉產品相比,是杯水車薪。
教育的落后和不重視,都說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產品的不斷發展既可以解放人力,也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對于一個國家的工業和農業效率有著極大的提高。孟加拉卻絲毫不在意這一點,又或者說無力改變,吃飽和教育相比,教育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人都快餓死了又怎會想著讀書認字,即便是學有所成相信也不會有人愿意留在孟加拉,畢竟國外有著比孟加拉更多的機會。孟加拉極快的人口增長,也沒有被限制,國家并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所以一對夫妻都生育多個孩子,就像是形成了一種怪圈,越窮越生,越生越窮。
大人想著的是孩子生得多了,家里賺錢的人就多了,雖然為國家創造了更多的生產力,可由于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只能從事體力勞動,經濟模式單一又無法消化這些勞動力,多余的參與不了社會勞動的人就成了社會的拖累,消耗了有限的社會資源。從建國到現在,孟加拉才成立了五十年,不想別的國家并沒有一個長時間的社會財富積累,從建國開始就處在貧困階段,也沒有發達國家對其進行支持,雖有援助可不能解決社會的根本問題。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國際環境中,一步慢步步慢,孟加拉很難追趕上大國的步伐,無法和國際接軌。
結語
國內的自然災害頻發,國家又沒有救災的能力,無數人在災害中遇難。國內的環境也非常的臟亂差,污染嚴重,城市農村的所有生活垃圾,都隨手拋棄,國家對于環境的治理也絲毫不在意。可以說印度和孟加拉作為鄰居,兩國的國情也比較相似,只是印度情況比孟加拉好得多。
這兩年我國和孟加拉的關系也穩步發展,作為一個地區大國我國有責任帶領他們脫離貧困,相信,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以及對孟加拉多年以的全方位援助,孟加拉應該會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不過,也希望孟加拉政府能夠根據國際局勢和發展,適時改變治國方針,帶領孟加拉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何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