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種種想象,出人意表,大作手也”。
由此可見,《西游記》在人們眼中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今天呢,我們就來深度剖析一下《西游記》中師徒四人的性格特征。
第一,唐僧
唐僧是金蟬子轉世,每次去取經經過流沙河都被沙僧吃掉,總共被沙僧吃掉九次,第十次才把沙僧收為徒弟。所以說都說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吃上他的一塊肉可以長生不老,妖怪們都爭先恐后地要吃唐僧肉,這也就成就了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難。
唐僧這個人,在五指山收了孫悟空,在高老莊收了八戒,在流沙河點化了沙僧,在團隊里面絕對是領導者。他之所以去取經,那是得到菩薩點化,然后唐王李世民收為御弟,可以說唐僧取經之路的起點還是很順利的。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后來的取經之路讓我們看到唐僧這個人的特點。
唐僧是出家人,處處想的是積德行善,因此在取經之路上處處想著他的積德行善,以至于有時候不問事情的來龍去脈,沒少冤枉孫悟空。最明顯的一章就是三打白骨精,自己分不清楚黑白,還冤枉孫悟空,以至于最后悟空回到花果山,才有后來的真假美猴王。所以說,唐僧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如果唐僧做為領導,在這樣的領導手底下做事,他做的錯,你也不要說,他做的對,你更不要說,只有這樣,才會混得長久。大家想一想,唐僧身邊有這樣的人嗎?有,那就是沙僧。
第二,沙和尚
沙和尚本來是玉皇大帝身邊的卷簾大將,至于他為什么被貶下界,去流沙河忍受針刺之苦,原因是不得而知的。開個玩笑,有可能發現玉帝什么秘密之事了吧。他自從被唐僧收了以后,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毫無怨言。大家一提起沙和尚都會說:沙僧是個老實人。確實,他是個老實人,也是個聰明人。團隊里面最想取經成功的除了唐僧,應該就是他了。因為他本來就是天庭卷簾大將,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事業編。如何才能重回事業編,只能無條件地支持唐僧取經成功,才有重新獲得事業編的機會。因為唐三藏是一個自以為是的領導,沙僧應該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一路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第三,孫悟空
孫悟空本來是一石猴,生于天地之間,無牽無掛。大鬧天宮,和牛魔王拜過把子,自封齊天大圣。在菩提老祖那里學的七十二般變化,一身本事。大家都知道,有本事的人都是放蕩不羈的。沒錯,孫悟空也是放蕩不羈的。正因為這個,菩薩才會給唐僧一個緊箍用來控制孫悟空。看了《西游記》我們不難發現孫悟空是一個善惡分明,雷厲風行,而且還是一個挺聰明的人。就像通天河那一段,孫悟空想的主意變成了小孩,差一點就直接捉住了妖怪。可以說孫悟空絕對是團隊里面的智囊。除了有點放蕩不羈之外,但是,放蕩不羈遇到一個自以為是的領導,難免被冤枉,被誤會,才有了三打白骨精最后被趕走的下場。
第四,豬八戒
豬八戒和沙和尚一樣,也是事業編,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下界,至于為什么被貶?大家有沒有想過?嫦娥和玉帝之間,是不是有點小九九呢?當然,這是話外。豬八戒這個人可以說是一根墻頭草,而且意志力特別不堅定,總想著他的高老莊,總想著高翠蘭。取經團隊遇到一點挫折就想著分行李,各回各家。但是豬八戒除了意志力不堅定,好色,貪吃之外,有一個非常適合社會生存的性格,那就是投其所好,溜須拍馬。唐僧說的對,他要附和,鼓掌。唐僧說的不對,他也是附和,跟著唐僧一起錯,而且還特別能哄唐僧開心。對于一個自以為是的領導遇到一個投其所好的員工,他能不喜歡嗎?我感覺唐僧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八戒了吧。
最后我再做一個總結,唐僧對于孫悟空是仰仗他的本事,但是還想把他攥在手里控制住。對于豬八戒,是喜歡。對于沙僧是沒有太多交集,說喜歡也沒有,說仰仗,也不是,可能是利用吧。但是,話又說回來,是沙僧利用唐僧,還是唐僧利用沙僧,各位看官,不知作何評論?
這就是我從《西游記》里所悟到的一些道理,如果你有不一樣,或者更深入的看法,可以留言探討。謝謝!
張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