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陳心怡近照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我們家里有一張爸爸當年出國留學時隨身攜帶的CD,里面有許多改編自唐詩宋詞的歌曲,如《水調歌頭》《相見歡》《月滿西樓》等。
爸爸告訴我,這些詩詞的作者,都是中華民族詩詞創作的代表人物,有蘇東坡、南唐后主李煜等。這些歌曲當中,鄧麗君演唱的改編自宋詞的《思君》,則是我們全家這么多年來最喜歡的歌曲之一。它旋律悠揚,歌詞意境優美。每當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心里都會感受到那一份別樣的美好。受爸爸媽媽喜愛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影響,我從一開始不喜歡聽也聽不懂,到后來慢慢地愛聽并懂得欣賞這些歌曲。在我心里,唐詩宋詞是中華文化海洋里的璀璨瑰寶。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我的爸爸媽媽就是來自美麗富饒的江南地區。雖然我出生于德國漢堡的易北河畔,但為了能讓我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每年放暑假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回國,去感受中華大地那獨有的魅力。后來,每當我閉上眼睛去回味我的中華之旅時,浮現在我眼前的都是美麗的江南景象。
微風徐徐的傍晚,我們在美不勝收的外灘流連忘返;夏日午后,西子湖畔,我們沉浸在許仙與白娘子的凄美傳說里;清晨陽光下,我們在古典的周莊小鎮穿梭時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們欣賞著古老而又別致的蘇州園林……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各式各樣誘人的美食,伴隨著陣陣清風飄來的桂花香,回蕩于耳畔的潺潺流水聲,這些都不斷勾勒著我腦海里關于江南的印象。它們像一幅幅素雅的水墨畫,悠悠里弄,青青楊柳;又似那色彩明艷的油彩畫,花香鳥語,書聲瑯瑯。江南帶給我的,是深深刻在心里的烙印和永不磨滅的美好。
爸爸常常對我說,他是喝著長江水長大的。長江蜿蜒流過,澆灌和滋養著兩岸的土地,哺育了我們的祖祖輩輩。
很久以來,我的心里,就對長江和江南有著一份獨特的情感和依戀。每當我佇立在漢堡的易北河畔,凝望著河面上的波光粼粼,就會遙想起古老的東方,“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壯觀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秀美,我為自己能擁有這一份寶貴的文化財富而感到自豪。
《思君》原意是表達愛意之情的,但是每當我聽到它時,所想到的是我心中的長江和江南。所以,我想稍稍地改一下詞句:“我住易北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君在心,共飲長江水。”
(寄自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