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看到一則媒體資料,俄羅斯一位叫瓦列里·齊甘科夫專家稱:俄羅斯的創新發展根本沒有突破,甚至是失敗了,俄羅斯在創新發展中投資1萬億盧布,15年里打了水漂。很多俄羅斯科學家外流,一些俄羅斯頂尖科學家不僅去了西方,還去了美國。還對中俄兩國創新發展進行了對比。
俄羅斯專家對俄羅斯創新發展落后,指出了4個原因:
一是俄羅斯體制的原因。俄羅斯把創新資金投入到國家部門,或者投入私營企業,都沒有收到好的效果。
這位專家認為,蘇聯計劃經濟雖然有弊端,但蘇聯計劃經濟也有優勢,國家資金在很嚴格的條件下實施,因此蘇聯取得了巨大創新成果,第一個太空人加加林誕生,而且與美國進行登月競爭。
二是俄羅斯執行速度太慢。俄專家認為,中國執行速度比美國都要快。而俄羅斯則太慢。中國在很多創新領域與世界發達國家合作,很多國際創新企業在中國設立實驗室,而且中國還有60多所聯合大學,積極吸收世界先進國家的創新成果。
三是中國建立科技園區,給予創新企業免稅政策。但俄羅斯則沒有。俄羅斯賣原油等資源,換來的則是西方將要淘汰的產品。
四是優厚待遇吸引人才。俄專家認為,中國給予來訪的科學技術人員工資是俄羅斯工資的10倍,這樣優厚待遇吸引大量人才來中國發展。中國還為他們提供了住宅和車費,更多年輕科技人才到中國發展,這是中國創新發展條件。一些俄羅斯科學家更愿到中國發展。
俄羅斯專家還認為,中國創新發展基礎設施好,而俄羅斯都是過時的,如果俄羅斯再不認真對待,加以解決,俄羅斯將失去更多的人才。
俄羅斯專家對中國創新發展羨慕,其實也透視著危機感。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遺產,俄羅斯總體并不弱,也有發展基礎。但俄羅斯期間也經歷了磨難。俄羅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時,經歷了經濟問題,而且還有兩次車臣戰爭,這些都讓俄羅斯受到損失,想發展也很難。
普京上臺后,俄羅斯經歷了平穩發展,俄羅斯各項建設已經進入了正軌,而且各項建設并不落后于西方。特別是航天和軍事領域,美國也服俄羅斯。
但西方國家不希望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崛起,因此,西方一直打壓俄羅斯,希望再次肢解俄羅斯。特別是從2008年俄格戰爭發生后,俄羅斯與西方開始對抗,此后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西方對俄羅斯進行全面制裁,讓俄羅斯很難受。
2014年,俄羅斯又高調介入敘利亞戰爭,而且還在利比亞保持存在。這幾年,俄羅斯為了威懾西方,俄羅斯不斷在軍事上用力,俄羅斯軍工產業還依然保持先進水平。但在科技交流方面,西方國家基本不與俄羅斯來往,這也是俄羅斯創新發展慢的原因。
其實俄羅斯創新發展并不差,不是像這位專家所說的。俄羅斯有很多頂尖的科學家依然為俄羅斯效力。只是這幾年,西方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對俄羅斯進行滲透,一些科學家被西方偷偷買走了。但對于涉及國家核心項目的頂尖技術人才,西方挖不走,俄羅斯也不會讓他們走。
俄羅斯發展基礎比中國好,如果要發展,后勁很足。俄羅斯專家之所以這樣說,更多還是有危機感。一個有危機感的民族,證明這個民族是有希望的。
現在網上很多唱衰俄羅斯,認為俄羅斯會被西方打垮,但俄羅斯與西方斗了快20年了,俄羅斯依然存在。
俄羅斯戰爭潛力很大,有著豐富的能源儲備,足以支撐一切戰爭儲備。而且俄羅斯有很長的戰略縱深,俄羅斯很多高精尖的部門都在中東部,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比如疫情下,俄羅斯最先研制出疫苗,外界認為不可靠,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俄羅斯疫苗不行。
俄羅斯這位專家危機意識強,可能也是俄羅斯智庫里的人選。但俄羅斯也的確在一些創新領域有所落后,不過這些領域對俄羅斯來說并不重要,俄羅斯現在需要全面應對西方打壓,在軍工產業上保持領先,這一點除了美國有優勢,其他國家很難追趕。
面對中國創新發展,俄羅斯人看法不同,有人羨慕,有人嫉妒。這位專家表現出羨慕之情。他眼中的科學技術人才,是指年輕人,這些人只是為了掙錢出來,但并不是某個領域的高精尖的專家。
從俄專家表述看,也代表了一批俄羅斯人的看法。但中國與俄羅斯不一樣。俄羅斯有龐大的能源,而中國沒有。比如在新能源汽車上,已經實現彎道超車,而俄羅斯并不太需要,俄羅斯儲量豐富的能源,也是強大戰爭儲備。
即使未來新能源能用于戰爭,但與真正用油氣的武器裝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人工智能上,俄羅斯并不落后,當年蘇聯第一個把人送到太空,誰能說俄羅斯落后。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基礎比我們好,他們現在唯一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不被西方打垮。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高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