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8歲末,由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央視新聞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的“漢語盤點2018”評選結果揭曉:“奮”“改革開放四十年”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對于“奮”字的當選,主辦方詮釋,“奮”,是振奮人心,是奮發(fā)圖強,也是奮不顧身。在波瀾壯闊的新時代畫卷中,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奮字的本義:鳥展翅。“奮”字的金文和“奪”字一樣,外面是衣服的衣,里面有一只小鳥。不同的是,“奪”是衣服外面有一只手,表示從衣服里把小鳥搶走;而“奮”字衣服外面是廣闊的田野,合起來,表示小鳥掙脫了衣服的束縛,在田野上奮飛。想象一下,小鳥掙脫出來的一瞬間,一定是拼盡全力奮飛的。《淮南子·時則訓》中有“鳴鳩奮其羽”句,說的就是鳥展翅奮飛。由“鳥展翅”推及人手臂的類似動作,“奮”字便引申為“舉起”。例如《史記·張耳陳余列傳》:“陳王奮臂,為天下倡始。”著眼于“鳥展翅”、向上飛去的情狀,“奮”字還引申為“振作、發(fā)揚”。例如賈誼《過秦論》中的“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
“奮”,還有激奮的含義。據(jù)《史記·高祖本紀》載:“秦末,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愿與沛公西入關。”那時,秦的兵力很強大。項羽他們根本沒有先入關的有利條件,只有對秦軍的滿腔怨恨,因而激憤,有斗志。這個“奮”字,既有激憤的含義,也有斗志昂揚的激奮含義。
“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字。用“奮”組成的詞,有表達“為實現(xiàn)一定目標而努力”的“奮斗”;有表達“精神振作、情緒高漲”的“奮發(fā)”;有表示“振作努力、鼓起勁來”的“奮勉”;有表示“精神奮發(fā)、行動迅速”的“奮迅”;有表示“振作起來”的“發(fā)奮”等。帶“奮”字的成語也不少,除人們較熟悉的“奮發(fā)圖強”“奮勇當先”“浴血奮戰(zhàn)”外,還有些不太常用的,如“奮發(fā)蹈厲”“奮武揚威”“揚眉奮髯”等。
“奮”字當選為國內年度漢字,是因為它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折射,也是對新時代的精準描述。讀懂了“奮”字,就能夠讀懂當下中國人的精氣神,感受到新時代的強勁脈動。改革開放已經(jīng)走過千山萬水,接下來的跋山涉水,需要我們接力奮斗、奮勇拼搏、奮發(fā)有為、奮勇前行。
何陽林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