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摘要:最令人關注的還是東方財富的強勢表現,不僅股價穩步走高,其總市值已經高達2721億元,超過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位居行業第二,直逼中信證券老大的位置3025億元總市值。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兆寰 北京報道
4月底,臨近年報、一季報披露收官,券商們在各自擅長的賽道上可謂使出渾身解數。中信建投發力公募賽道25億設立一家全資附屬的資產管理子公司,中金公司豪橫的薪酬繼續吸引各路精英打造強大的研究團隊,而以方正證券為代表的中小券商,并購的消息如影隨形,無疑使他們的未來充滿了想象,股價表現也隨之耀眼起來。
不過,最令人關注的還是東方財富的強勢表現,不僅股價穩步走高,截至4月23日收盤,其總市值已經高達2721億元,超過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位居行業第二,直逼中信證券老大的位置3025億元總市值。
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在本周的股價走勢排名中,東方財富上漲10.57%,位居第一;中金公司、方正證券分別上漲9.29%和8.41%,位居第二和第三。
跌幅榜上,國信證券下跌2.52%,山西證券和天風證券分別下跌超過1.8%,位居第二和第三。
崛起的東方財富
可以看到,隨著東方財富發布可轉債方案以來,其股價穩步回升,行業表現突出。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以來,有十多家機構對其發布了30多篇深度和年報點評報告,買入與增持的建議居多,東方財富市值更是一路飆升,直逼行業首位的中信證券。
國盛證券分析師劉高暢分析指出,歷史上東方財富流量基礎極為穩固,且形成錯位競爭優勢。相比傳統券商,公司用戶群體偏年輕化,若對流量進行充分開發,將擁有巨大金融業務空間。
據艾瑞數據顯示,2021年2月東方財富網在金融資訊類網站月度覆蓋數達到5805萬人、排名第一;2021年2月東方財富APP月活為1414萬人、排名第二。海量、高粘性金融屬性流量鑄就公司核心價值。
同時,與螞蟻、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相比,公司旗下互聯網基金平臺——天天基金的主要客群更成熟、資產規模更大,并且天天基金的服務更精細和全面,包括資訊、交易額度、交易體驗、數據及時性、投研能力等,尤其是產品豐富度和交易體驗方面。
劉高暢認為,公司線下服務和資本金兩個主要能力短板正迅速補齊。公司兩大營業部2020年上半年雄踞券商龍虎榜前二,成為最大的游資席位,印證了公司大客戶服務體系的逐漸完善。
隨著公司陸續發行公司債與可轉債將迅速補充資金短板,帶動兩融業務發力。根據中登數據,兩融業務至少還有一倍滲透空間。
目前,公司股價對應PE估值處于底部區間。根據近五年歷史估值分析,公司在高增階段的PE區間40-70倍,按照盈利預測,公司對應2021年的PE估值處于底部區間。
發力大資管
券商的同質化競爭走到2021年已經面臨著破局的關鍵時刻。頭部券商們已經開始動作,且有加速之勢。
近日,有消息顯示,參與第二輪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申報的多家券商、基金即將進行現場答辯,第二批基金投顧業務資格有望盡快公布。
在分析人士看來,隨著首批基金投顧試點的開啟,意味著“買方投顧”時代到來,圍繞客戶的利益,券商財富管理服務的長期發展空間被打開。
2020年初,獲得首批七家基金投顧試點資格的券商中,包括國泰君安、申萬宏源、中金公司、中信建投、銀河證券、華泰證券、國聯證券。
然而,長期來看,基金投顧試點對券商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包括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架構,更多、更專業的投顧人員,更加豐富的產品體系,還有更充分的投資者教育。
事實上,不僅是基金投顧試點,成立資管子公司發力公募基金也成為券商們重要的戰略布局。
3月底,與中金公司2020年年報一同披露的還有,擬設立全資子公司中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同時申請公募牌照。數據顯示,2020年中金公司營業收入達236.60億元,同比增長50.17%;其中,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達11.76億元,同比增長106.06%。
日前,原安信證券首席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齊丁正式轉會中金公司,擔任首席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這位在安信證券任職近十年的分析師的加盟,再次令市場對于中金公司的強大投研團隊與資管實力予以期待。
4月22日晚間,中信建投發布公告稱,為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做大做強資產管理業務,公司擬出資不超過人民幣25億元設立一家全資附屬的資產管理子公司,從事證券資產管理相關業務,從而推動本集團資產管理業務取得更好發展。其中初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
據了解,該資管子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從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以及監管機構允許開展的其他業務(具體經營范圍以監管機構和登記機關核準內容為準)。其中,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待相關法規出臺后予以申請。
“大資管時代下,券商們無不在爭搶屬于自己的地盤,頭部券商們已經在積極申領公募牌照,充分挖掘數量龐大、投資經驗豐富、風險容忍度較高的經紀業務客戶的變現能力。”一位上市券商首席行業分析師如是說。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券商資管子公司的隊伍已擴展至近20家,包括國泰君安資管、廣發資管、華泰資管、中泰資管、招商資管、海通資管、財通資管、浙商資管等。
并購的期待
一周以來,市場出現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擬將合并的消息,令方正證券一度漲停,券商股集體異動。
對于合并傳聞,平安證券相關負責人對外表示,沒有這方面信息,不評論市場傳言。
在專業人士看來,從此前平安集團發布公告稱,已確定成為方正集團重整投資者之一,平安證券與方正證券合并的故事正式開啟,隨著方正集團重整的推進,該故事只會定期更新出現,至于結果怎樣,還得以方正證券最終的公告為準。
有意思的是,在近期網絡平臺和券商們召開的線上2020年業績說明會上,投資者對于可能出現的并購予以高度關注并提問,券商們則更是積極主動回應。
對于天風證券和長江證券的合并傳聞,是否屬實?天風證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該傳聞不屬實。
在國元證券2020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國元證券董事會秘書胡甲在回應國元證券與華安證券并購“緋聞”一事時表示,國元證券與華安證券都屬于安徽省國資委下屬企業,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兄弟單位、合作伙伴,在債券承銷等諸多領域保持著良好合作。目前未收到上級主管部門關于合并兩家公司的相關信息。
胡甲稱,去年10月,兩家券商的控股股東國元金控集團與安徽國控集團戰略合作協議,主要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產業升級和科學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系統性合作,并未涉及國元證券與華安證券合并相關事宜。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