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高考的日漸臨近,高三的小伙伴們也都開始了最后沖刺復習,尤其是某些分數段的邊緣考生,都想著再沖一沖,爭取再上個臺階,沖到上一個批次。
說到高考批次,對于沒經歷過高考的同學來說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尤其是這幾年不少地區進行了高考改革,錄取批次也各種合并,對于不同的考生來說應該是利弊參半。
因為每年高考考生和錄取的高校眾多,為了能順利地完成錄取工作,在教育部的統一領導下,由各地招生部門進行實地配合,按照多方面的綜合考量,進行分批錄取,這就是錄取批次。
劃分批次線的參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批次線也不是錄取的唯一標準,各高校還會有自己的錄取分數線以及各個專業的分數線。
一般來說,錄取批次分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專科一批、專科二批以及高職高專等等。還有些學校因為性質特殊,會在本科一批前錄取稱為提前批也叫零批次。
提前批的高校分數基本屬于本科一批,也有些學校屬于本科二批。只是性質比較特殊,因此才走得提前批,比如軍校、國防生等等。
前面我們提到了,錄取批次的劃分是參考了多方面的因素,高考分批次錄取除了方便錄取工作的進行之外,同時也兼顧了考生的切身利益。
首先是本科提前批,這是一些具有特殊招生需求的院校,比如軍校、警校、公安院校以及體育院校、藝術院校等等。
此外,還包含一些特殊的學院,比如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等等。除了這些,還有很多高校的一些專業也會走提前批,比如各類小語種專業。
接著是本科一批,本科一批以前還分為A段和B段,A段指的985、211等頭部高校,B段指的是一些末流211以及雙非的一本院校。
然后是本科二批,基本都是各種省屬的非重點本科院校。后面還有本科三批,這里指的大都是一些獨立院校(重點大學分離出來各種獨立學院)以及各種民辦本科高校。
這里需要注意一下,獨立院校和民辦本科基本都是三本批次,極少數高校可能屬于二本批次,但也是不一定被全國認可。
最后就是專科批次了。專科批次分為專科提前批以及專科普通批,前者指的是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專科專業,后者就是我們熟悉的各種大專院校招生了。有的地方專科也分為一批二批。
另外,有些地區的省委還會設置一些特殊類型的招生志愿,比如一些農村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等等。
近些年隨著高考改革的逐步推進,很多地區都在錄取批次上進行了顯著的改革,很多地區都把本科三本批次和二本批次合并了統一為二批,專科的一批和二批也合并了,統一為專科批。
還有些地區更是直接,把所有本科都合并了,專科合并了,只分為本科批和專科批。比如北京、上海、遼寧、廣東等地。
這意味著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不用將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分開了,而是將三個批次的志愿統一填報。投檔錄取時也是按照本科批次直接來了,不用細分了。
合并本科批次的主要意義在于消除不同批次劃分可能帶來的政策歧視,可以進一步促進高校之間的平等競爭。學校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辦學質量上,而非靠批次吸引生源。
同時,對于一些民辦的高校來說,也提供了更公平的競爭機會,而且學生畢業后在求職過程中也能減少學歷歧視的情況。
其實合并本科批次這件事出發點確實是好的,但真的執行之后利弊參半,而且弊端和優點一樣的突出明顯。
對于考生來說,在填報志愿時顯然有了更多的機會,各個高校也因此更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人才。因為沒有了批次線,大家基本只能參考分數線了。學生和高校相互的選擇面都會更廣。
但同樣的,弊端也非常明顯,因為只有分數線,學校的大致情況考生并不熟悉,沒有個靠譜的定位,在填報志愿時心理更沒底了。
有的學校分數線只要稍微調整一下,在不同考生心理的檔次可能都會發生變化。對于這種問題,只能寄希望于學校提升信息透明度,以及各招生辦給考生提供更靠譜的志愿填報指導。
另外,本科批次的合并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歷歧視的問題,求職時大家可能只會關注本科批。
但也正因如此,企業如果不容易分清普通一本、二本以及三本的區別,那么在招聘時肯定會更傾向于985、211以及各種雙一流的高校。其余的同學機會可能更少了。
李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