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新學期即將開始,假期的輕松愉悅使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緊張學習。
回歸學習狀態的第一步當然是提前預習課本,我們為大家梳理了新學期的知識點,將分年級陸續發布,趕緊為孩子們收藏起來吧!
三年級下冊
1. 有哪些表現“春意盎然”的詞語?
答:春chūn
(1) 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常比喻生命力旺盛的時期或充滿生機的景象:~季|~天|~光|青~|~色滿園|溫暖如~。
(2) 指一年:歷時十~。
(3) 指男女情欲:~心蕩漾。
(4) 指生機:妙手回~。
(5) (chūn) 姓。
【春分】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公歷每年3月20或21日。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南北兩半球晝夜時間相等。
【春風】(1)春天溫暖的風:~吹醒了大地。(2)比喻和悅的神色:滿面~。(3)比喻恩惠。
【春風化雨】化:化育;養育。有利于萬物生長的和風和適時雨。比喻良好的培養教育(多用于稱頌師長對學生或晚輩)。
【春風滿面】見459頁“滿面春風”。
【春耕】春季播種之前翻耕農田:~春種。
【春光】春天的景色、風光:~明媚|無限~。
【春紅】(1)春花:~遍野, 花開不敗。(2)落花:~滿地。
【春季】一年四季的第一季。中國習慣指立春到立夏的三個月;也指農歷正月至三月。
【春節】農歷的新年。在農歷正月初一或初一以后的幾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春雷】春天的雷聲;多比喻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或有好消息:第一聲~|平地~。
【春秋】(1)春天和秋天;借指一年的時間,也泛指光陰:度過了幾十個~。(2)指人的年歲:富于~(指年輕)|~已高(指年老)。(3)中國古代史書的通稱,如《吳越春秋》。(4)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時代,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魯國的史書《春秋》而得名。
【春日】(1)春天;春季:~賞花、夏日。消暑的好去處|~的細雨。(2)春天的日子:那是個陽光明媚的~。(3)春天的太陽:暖如~。
【春色】(1)春天的景色:~滿園關不住。(2)指臉上的喜氣或紅暈:臉上充滿了幸福的~。
【春色滿園】形容春色正濃,情趣盎然。
【春社】指春天進行的祭祀土地神以祈求豐年的活動,并有宴飲、賽會、吟唱、停針線等習俗。現有些鄉村還保留春社習俗,除祭祀土地神外,還有敲社鼓、吃社飯、飲社酒、觀社戲等集會活動。也指春社日,一般在農歷二月初二。
【春天】(1)春季:~來了|明媚的~ (2)比喻充滿活力和希望的環境氣氛:科學的~。
◇春風得意 春寒料峭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 春蘭秋菊 春秋鼎盛 春雨貴如油
◇立春 報春花 陽春白雪 寸草春暉 雨后春筍 枯木逢春 四季如春
2. 三年級下冊第2課詞語積累
答:【吹拂】【爛漫】【伶俐】【光彩奪目】【波光粼粼】【蕩漾】【閑散】【休憩】
3. “蓮”與“荷花”都有哪些別稱?
答:蓮lián:草本植物。葉子稱荷葉,大而圓,高出水面。夏季開花,花稱荷花或蓮花,花瓣大,淡紅、黃白或白色。地下莖稱藕。種子稱蓮子,白色,生長在蓮蓬內。藕和蓮子可食用。生長在淺水中。又稱荷、芙蓉或芙蕖(qú)。
【蓮花】(1)蓮的通稱。(2)蓮的花。又稱荷花。
【蓮蓬】蓮花開過后的倒圓錐形花托,里面有蓮子: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
【蓮子】蓮的種子,橢圓形,肉呈乳白色,可以吃。蓮子中的綠色胚芽叫蓮子心,可以做藥材。
芙fú:
【芙蕖】荷花的別稱。
【芙蓉】(1)即荷花。參看421頁“蓮”。(2)木芙蓉,落葉灌木。葉子掌形。秋季開花,花白色、紅色或淡紅色。
4. “江南”到底指哪里?
答:【江南】指長江以南地區;特指長江下游以南的蘇南、皖南、浙北地區:~水鄉。
【江東】古代指長江下游蕪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區。也指三國時期的吳國地區:~父老。
【江右】古代指長江下游以西的地區,即今江西省。
【江左】古代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今江蘇省南部地區。
5. 哪些是“走”哪些是“跑”?
答:走zǒu:
(1) 步行:~路|行~。
(2) 跑:奔~|逃~|~馬觀花|阪上~丸。
(3) 移動:~棋|鐘不~了。
(4) 離開:出~|班車剛~。
(5) 改變或失去原樣:~樣|唱歌~調|從未唱~一個音。
(6) 漏出:~漏消息|說~了嘴|皮球~氣。
(7) 親友間來往:~親戚|~娘家。
(8) 通過:~側門進去。
(9) 人死的委婉說法:他年過百歲才~。
(10) 朝著某個方向發展:~紅(受歡迎)|~俏。
【走動】(1)行走;活動:手術后已能下床~。(2)(親朋間)互相來往:老同學要常~。
【走訪】前往訪問:~用戶。
【走鋼絲】(1)一種雜技表演,演員在懸空的鋼絲上來回走動,并表演各種動作。(2)比喻借各種力量之間的矛盾來保持平衡,保護自己。
【走狗】本指獵狗,比喻受人豢養并幫主人做壞事的人:敵人的~。
【走過場】過場:指戲曲中龍套角色出場后不停留,穿過舞臺從另一側下場;也指戲劇中用來貫串前后情節的簡短表演。比喻做做樣子,敷衍了事。
【走后門】比喻通過托人情、行賄等手段,打通內部關系,給自己提供某種便利條件。
【走廊】(1)屋檐下高出地面的過道;房屋之間的有頂的過道:玻璃~|~上傳來腳步聲。(2)比喻連接兩個較大地區的狹長地帶:河西~(在甘肅西北部)。
【走馬燈】一種供觀賞的燈籠,燈里有紙輪。用紙片剪成人馬形狀,粘在紙輪上,點上蠟燭,由火焰產生的熱力推動氣流使紙輪轉動,燭光把剪紙的形象投影在燈上,好像人馬在奔跑,故稱。
【走馬觀花】走:奔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比喻對事物只作粗略大致的觀察。也說走馬看花。
【走私】非法運輸、攜帶金錢、貨物等進出國境:~物品|~犯。
【走投無路】投:投奔。無路可走,也無處可以投奔。形容處境非常困難。
【走下坡路】比喻向衰敗方向發展,境況一天不如一天。
【走向】(1)(山川、礦脈、巖層、道路等)延伸的方向;泛指發展趨向:山脈的~
關注高考改革~。(2)動向某個方向前進或發展:~勝利|~人生巔峰。
【走心】(1)走神;分心:他那會兒~了,沒聽清老師的話。(2)用心;對要辦的事情留心:學習不~,就不會有好成績。(3)指(文章、表演等)有真情實感:這段話寫得很~。
【走卒】舊指差役;現比喻受壞人蒙養而幫兇作惡的人:他是黑惡勢力的~。
6. 跟“鹿”有關的詞語有哪些?
答:鹿 lù :
(1)哺乳動物。通常雄鹿頭上有角,有的雌鹿也有角。善跑,性情溫馴,以樹葉、種子、果實、水草等為食。能反芻。種類很多。梅花鹿、白唇鹿等均為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Lù)姓。
【鹿茸】雄鹿的嫩角,帶茸毛,含血液,有滋補、強身作用,是貴重的中藥材。
【鹿死誰手】古時用追捕野鹿來比喻爭奪天下。“不知鹿死誰手”表示不知誰能奪取政權,現常用來比喻在競爭中不知誰能最終取勝。
【鹿砦】一種軍用障礙物。把樹干、樹枝交叉成鹿角似的形狀做成的柵欄,放在要道上,以阻止敵軍通過。也作鹿寨。
7. 課文中有哪些來自寓言的成語?
答:P30‘日積月累’中的成語
8. 我國有哪些重要傳統節日?
答:【春節】【上元】【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七夕】【乞巧】【臘八】【寒食】……
9. “發明”和“創造”有什么區別?
答:“創造”側重指提出新理論、新方法,做出、想出或建立原先沒有的東西,屬于創新性的實踐活動,對象可以是具體勞動成果(如奇跡、歷史紀錄、成績、作品、財富),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理論、方法、條件、幸福、未來、文化、價值)等。
“發明”強調首先發現、揭開秘密,研究出或制造出世上沒有的東西,對象多是具體的(如機器、工具、技術、用途),但也可以是抽象的理論。
10. “功夫”和“工夫”有什么區別?
答:【工夫】(1)花費的時間:不到半天~他就修好了汽車。(2)空閑的時間:他忙得沒~看電視。
【功夫】(1)本領;技能:他的字很見~。(2)指中國武術:少林~|~片。(3)為獲得本領、技能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下苦~。
11.有哪些可作花鐘的花?
答:根據課文,可以作為花鐘的花至少有九種。這些花,《新編學生詞典》均有收錄,而且絕大多數都有精美插圖。如:
【睡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直立或匍匐。葉浮生于水面,圓形、橢圓形或卵形。花單生,浮在水上或挺出水面開放,花瓣多,有白、藍、紅、黃等顏色,可供觀賞。也指這種植物的花。
【曇花】常綠灌木。花白色,多在夏天晚上開放,數小時就凋謝。
12. 央求、哀求、懇求有什么區別?
答:懇求、央求、哀求都有提出某種請求、希望得到應允的意思。“懇求”強調態度真誠、懇切。“央求”強調一再懇求,說話人內心極為迫切。“哀求”語氣最重,指苦苦地請求,如“敵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饒命”。
13. “脆薄”的薄讀 báo還是bó?
答:báo
(1) 扁平物兩面之間的距離小(跟“厚”相對):~板|~餅|紙很~。
(2) 味道不濃;淡:酒味很~。
(3) 感情冷淡:情分不~。
(4) 土地不肥沃:~沙地。
(5) 家產少,不富有:家底兒~。
bó(多用于復合詞或成語)
(1) 義同“薄”:~酒|~地|淡~|如履~冰。
(2) 小;少:~利|微~|廣種~收。
(3) 不厚實;不結實:單~。
(4) 不厚道;不莊重:刻~|輕~。
(5) 看不起;不重視:厚此~彼。
(6) 接近:~暮|日~西山。
(7) (Bó)姓。
14. 烏賊和章魚的區別是什么?
答:【烏賊】軟體動物。身體盾形而扁平,邊緣有狹窄的肉鰭,頭兩側有一對大眼,口周圍有10條腕(其中兩條較長),腕內側有吸盤。內殼厚,體內有墨囊,能放射墨汁躲避敵人。吃蝦、幼魚等。生活在海中。俗稱墨魚、墨斗魚。
【章魚】軟體動物。身體卵圓形。頭兩側有一對眼,口周圍有8條腕,腕內有吸盤。有的體內有墨囊。吃蝦、魚等。生活在海中。又稱八帶魚。
15. “紅彤彤”與“紅通通”的區別是什么?
答:【紅通通】hóng tōng tōng形容紅得通透:~的爐火|~的太陽。
【紅彤彤】hóng tóng tóng形容很紅:~的晚霞照紅了半邊天。
注意:“紅彤彤”口語中也讀hóng tōng tōng。
16.“輕聲字”怎么標調和讀音?
答:【輕聲】在一個詞或一句話里,失去了原有的聲調、念得又短又弱的字音。如“媽媽”“回來”“好嗎”“木頭”中的后一個字音。又稱輕音。
注意:輕聲是一種特殊的連讀變調。輕聲沒有固定的音高,在陰平、陽平和去聲后面讀一個很短促的、較低的降調,而在上聲后面則讀一個很短促的、較高的平調。從源頭來講,任何一個輕聲字都有本字調。如“刺猬”的“猬”讀輕聲,但單字“猬”讀本字調wèi。
17.“引以為恨”還是“引以為憾”?
答:
恨hèn:
(1) 有怨氣:仇~|怨~|~之入骨|你別~他。
(2) 遺憾;不滿意:悔~|遺~|~事|抱~終生。
(3) 仇;冤仇:報仇雪~|深仇大~。
【恨不得】急切強烈地希望做成某事:各式面包都有著誘人的色澤和香味,讓人~全部買回家|她~馬上飛回武漢,陪在女兒身邊。
憾hàn:不夠完美;令人失望;感到不滿足:缺~|遺~|死而無~。
《新編學生詞典》
以上內容均選自人教社與北京大學中文系編寫的《新編學生詞典》。
其他年級的知識點整理,敬請期待接下來幾天的推送!
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果將事半功倍;一本好的工具書就是一個無言的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所學知識點,消化、掌握需要學習的內容。
《新編學生詞典》就是這樣一本好的學習詞典,新學期,每個學生都值得擁有。
設計:吳 昀(實習)
編輯:周 丹
主編:吳海濤
發現“分享”和“贊”了嗎,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