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日立夏。
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從今天開始,將會開啟漫長的酷暑之旅。
從天文學上來講,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告別春天而走進夏天,不過,由于我國的疆土面積非常大,對于部分地區的人們來講,春天仍然還會拖一個長長的尾巴。
依據自然界的規律,從今天開始,黃河以南大部分地區的溫度將會明顯升高,同時,雷雨也將逐漸增多,農作物將開始旺盛生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稱:
“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一般來說,在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一旦到了今天,青蛙就會開始鳴叫;螻蛄也將鉆出地面;早春種植的藤蔓作物也將快速攀爬生長,用欣欣向榮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了。
據歷史記載,在周朝的時候,一旦到了今天,帝王將會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舉辦“迎夏”活動,同時,帝王也將指令司徒等官員去全國各地去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一旦過了今天,南方地區的水稻將開始栽插,一些早春播種的春播作物也將進入到管理期;而北方地區的油菜也已經接近成熟,冬小麥將會揚花灌漿。總之,大忙季節已經來了。
我們都知道農作物的生長是需要水分的。從今天開始,各種農作物在高溫的“挾持”下將會進入快速生長期,而農作物一旦進入到快速的生長期,就會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給。在古代的時候,農民種地是沒有什么水利設施的,農民種地全靠老天供給雨水。倘若在立夏這一天下了雨,那么,夏秋莊稼的收成就能夠有所保證;反之,倘若在立夏這一天沒有下雨,那么,夏秋莊稼的收成就很難有所保證了。如果夏秋莊稼的收成不能夠保證,那么,農民朋友就會愁上眉頭。
在我們這里的農村,就廣泛流傳著這么一句話:“立夏天不下,寡婦早改嫁”。那么,寡婦是否改嫁與老天是否下雨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呢?
在過去的時候,糧食的單產非常低,大部分家庭每年所打的糧食僅僅夠當年食用,是很難存下余糧的。倘若一年當中有一季糧食收成不好,那么,大部分家庭的家庭成員就會餓肚子。為了能夠活命,甚至會出現許多人出門逃荒要飯的現象。
寡婦一詞出自《詩·小雅·大田》中,在該篇文章中有這么一句話:“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從此以后,便有了寡婦一詞。
所謂的“寡婦”,也稱遺孀或未亡人,是指死了丈夫的女人。我們都知道一個健全的家庭是由女人和男人組成的,而一旦家庭中少了女人或男人,那么,這個家庭就不再健全。而家庭一旦不再健全,其基本生活就會遇到諸多困難。如果是一個家庭中少了女人還比較好說,畢竟,男人挑起生活重擔的能力要強于女人;而一個家庭中一旦少了男人,剩下了一個寡婦,那么,寡婦的日子就會十分不好過,畢竟,女人挑起生活重擔的能力要弱于男人。如果在立夏時節沒有下雨,夏秋莊稼收成無望,寡婦就會對未來的生活產生恐懼,而在恐懼心態的支配下,許多寡婦都會選擇盡快改嫁,以便能有男人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其實,“立夏天不下,寡婦早改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王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