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fā)……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chuàng)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之前看過的一些數據顯示,我們國家的成年男性、女性的平均身高被鄰國日韓超越,很多人表示很遺憾,要知道幾十年前,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不到160公分,幾十年間他們的平均身高增長超過15公分,超過170公分。
而在日本,女性的身高始終是矮小者受歡迎,之前看過一個案例,某縣城女生因為身高一米七,因為身高遭遇校園暴力,到目前為止,日本最受歡迎的身高也是160公分以下。我們國家的審美就不一樣了,大家普遍希望自己身高高一點。
近些年,我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孩子們的身高明顯增加,一項發(fā)布在柳葉刀雜志上的研究表明,過去的三十年里,中國的男性增長在世界上是最快的群體,目前中國19歲男孩的平均身高已經達到了175.7cm,位于東亞第一,女性的平均身高為163.5cm,同樣位于東亞第一。
孩子的身高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父母的身高肯定會影響孩子的身高,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父母的遺傳身高的影響比例越來越小。
很多家庭中,父母身高偏矮,或者是中等,但是孩子卻能長個大高個。
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很多,遺傳基因給孩子提供了基礎身高,接下來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其他外界因素了。
包括飲食、運動、光照、睡眠等等因素。
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上述提到的四種因素了。
孩子骨骼生長的原材料是鈣元素,鈣元素供應充足,孩子的骨骼才可能充分生長。
再有就是人們都知道的運動對身體長高的影響,運動會促進軟骨細胞的分裂,進而促進長高。
還有就是光照的因素,光照會促進體內的維生素D的生成,而維生素D又可以促進體內鈣元素的吸收,鈣元素進入體內之后不能被直接吸收,只有在維生素D充分的情況下,才會被身體充分吸收。
睡眠對身體發(fā)育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深度睡眠的時候,體內會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生長激素促進骨骼發(fā)育,進而促進身體長高,如果睡眠質量差,深度睡眠的時長不夠,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受到影響,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就會受到影響。
我們家寶寶一周歲體檢的時候,身高中等,只有78cm,去年5月份帶她到姥姥家玩了兩個月,兩個月中,姥姥幾乎每天都帶她在室外玩耍,身體明顯長高了一大截,到了一周半體檢的時候,身高是84公分,到了兩周歲體檢的時候身高90.5公分,評分都是上等。
孩子長高最快的月份就是5月份,這個月份雨水少,光照充足,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要擔心孩子被曬黑,曬黑之后還能變白。
不過也要注意躲避正午的暴曬,戶外活動利于孩子的長高,但是暴曬會傷害到寶寶的皮膚和眼睛。
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的時候,應該選擇光照比較緩和的時候,選在上午或者是下午,躲過正午,建議給寶寶戴個遮陽帽子,來保護孩子的眼睛。
孩子身體發(fā)育最快的階段,就是出生以后的前三年,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可以增長25公分左右,第二年增長10公分左右,第三年增長10公分左右,孩子增長的速度會有一些細微的差異。
孩子3歲之前身體發(fā)育,跟每天攝入的奶量、營養(yǎng)成分以及睡眠、活動有關系。
這里給媽媽們的建議是,最好讓孩子喝配方奶粉到3歲,如果孩子不喜歡配方奶粉,就讓孩子喝純牛奶,至少要喝一種。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要害怕寶寶摔跤,讓寶寶白天多活動,尤其是進行室外活動,這樣晚上可以睡得香,白天還能進行充足的光照。
孩子3歲之后進入平和的生長階段,每年大約增長5公分左右,當然因為個體差異,不同的孩子增長的速度不同。
孩子快速增長的另一個階段,是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女孩子大約在10~12歲,男孩子在12~14歲,這個階段孩子進入最后的發(fā)育高峰期。
這個階段一定要注重孩子的飲食,讓孩子每天攝入至少500ml牛奶,日常飲食注重營養(yǎng)搭配,增加動植物蛋白質的量。
女孩過了12歲以后,如果出現第二性征發(fā)育的跡象,說明孩子的身體長高進入尾期,可以做最后沖刺,增加運動的量,保證牛奶的攝入,注重飲食均衡。
男孩青春期發(fā)育高峰期往往在14歲前后,16歲之后骨頭就逐漸沒有了生長的空間,身體就停止發(fā)育了。
家長多關注不同時期孩子的身高,調整孩子的飲食,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讓孩子輕松超過趕超同齡人身高平均線。
劉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