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丨劉旭剛
民間有一句諺語:聽人勸,吃飽飯。意思是說能聽人的良言相勸,就可以吃飽飯不餓肚子,泛指人能虛心接受意見,就能給自己帶來切實的好處。在日常生活中,年長者通常用這句話來告誡年輕人。
一 不聽人勸,真的會沒飯吃嗎?
用老百姓的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在軍事上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民以食為天,吃飽飯是多么重要。那么,如果不聽人勸,就真的會沒飯吃嗎?有一個典故,很能說明問題。
話說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戰爭連綿不斷。其中袁紹是兵強馬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兩軍對決打得不可開交。建安五年的時候,袁紹和曹操兩軍正于官渡,也就是今河南中牟東北的地方對峙。戰爭到了白熱化的狀態,兩軍已經處于決戰的關鍵時刻。正在這時,曹操的軍隊發現糧草快用完了。于是他馬上派人去許昌(今河南許昌東)運糧。結果派出去的使者還沒有到許昌,就被袁紹的謀士許攸所截獲,如此曹軍缺糧的事情就暴露了。
許攸給袁紹獻計說:“曹軍和我們對峙了這么長時間,許昌必定是空虛的。如果我們派軍晚上偷襲,許昌一定可以拿下,曹操沒了許昌也會被我們抓住。而此時曹軍缺少糧草,正好是一個好機會,只要我們兵分兩路襲擊。官渡、許昌都可以一起攻下,就算不能抓到曹操,也一定能將其擊敗。”結果卻引來了袁紹的質疑,覺得曹操詭計多端,這封密函是故意泄露出來的誘敵之計。許攸再三說服袁紹,不但沒有成功,還被懷疑是和曹操勾結故意害他。
許攸因為袁紹不采納他的意見,還懷疑他,一怒之下就離開了袁紹,投奔了曹操,并獻上一計:“袁軍的糧草都放在了烏巢,那里面防備不嚴。只要偷偷用火燒了他們的糧草,不出三天,他們的軍隊就會自行崩潰。”曹操覺得這簡直是個妙計,馬上采納了許攸的計謀。他親自帶領了一支小隊,夜晚偷偷突襲了烏巢,并把糧草燒的干干凈凈。這次突襲之后,袁紹的大軍果然因缺糧饑餓而崩潰,官渡戰勢急轉直下,曹操的軍隊卻士氣大振,最后取得了勝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兵強馬壯的袁紹就是因為不聽從謀士的勸說,導致大部隊沒有飯吃,而迅速落敗于曹軍的。
二 現實生活中的“不聽勸,吃不飽飯”
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社會中,人們也常常會看到聽到或遇到“不聽勸,吃不飽飯”的真人真事。
譬如,有的人在飯店聚餐,因為一件小事發生爭執,各不相讓,一方又喊又叫,另一方大吵大鬧,甚至臟話連篇,罵聲不斷。這時,一旁就餐的人上前勸說,讓他們冷靜,互相讓一下,好好吃飯,不要再吵了。可是,越勸越來勁,越勸越光火,罵著罵著就動起手來,傷了人,毀了物,最后雙雙進了班房,受到法律的制裁。
譬如,因為和單位同事發生口角,產生矛盾,有的人不能自我排解,心情郁悶,情緒低落,吃不好睡不著;或因家庭不順,感情不和,焦慮不安,神情恍惚,一天到晚打不起精神。單位的領導、身邊的同事、知心的朋友、自己的親人得知這種情況后,常常會做好思想工作,耐心勸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說其正確對待,想開一些,忘掉不愉快的事情,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然而,對這些苦口婆心勸說的話、善意安慰提醒的話,根本就聽不進去,一意孤行,“心結”越系越緊,整天郁郁寡歡,通宵睡不好覺,最終患上抑郁癥,不得不到醫院看醫生進行治療。
還譬如,有的人善于做學問,搞研究,當專家,不善于經商做買賣,不適合當商人。看到別人賺了錢,心里發癢,眼睛發紅,也想著到商海里打拼一番。當家人和朋友勸說時,不能冷靜對待,認為是對自己的不了解、不信任、不支持,心里產生逆反,全當耳旁風,執意投資經商辦企業。到頭來,錢沒有賺到,還落得個事業荒廢,傾家蕩產,真應了“不聽勸,吃不飽飯”的老話。有的人所從事的職業本來挺好,所學有所用,大有用武之地,發展潛力大,很快就會成為骨干力量。但其對薪酬“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想著找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干,也是聽不進親朋好友的勸說,工作換來換去,頻繁跳槽。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和技能的老化,高收入的工作越來越難找,高不成低不就,晃來晃去,跳來跳去,一事無成,追悔莫及。
三 聽不進他人勸說者該怎么辦?
“聽人勸,吃飽飯”這一道理通俗易懂,有些人為什么會理解不透,不能虛心接受不同意見,聽不進他人善意的勸說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個人的脾氣秉性各異,家庭環境不同,學識經驗相差,所導致的因素很難分析透徹,一一說清楚。在這里只能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供廣大讀者討論,對于聽不進他人勸說者,也算是個提醒吧。
不鉆牛角尖。“鉆牛角尖”這句成語比喻費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比喻固執地堅持某種意見或觀點,不知道變通。
心理學家認為,愛鉆牛角尖的人,其特征是愛抬杠,你跟他說東,他就說西;你認為對,他就認為錯,而且是認死理的抬杠,根本就聽不進善意的勸說。超固執,堅守自己的理由,不靈活、不通融,倔強脾氣犯起來幾頭牛也拉不回,這種人難以被他人說服。選擇性遺忘,對于有利的事情常常記得很清楚,把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或者自己做過的錯事,常常忘得一干二凈,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聽不進反對聲音,對他人的批評意見更是無法接受。容易走極端,熱如火,冷如冰,對你好的時候就溫暖如春,對你不好的時候就冷若冰霜,很難聽得進良言善語。
愛鉆牛角尖的人不僅僅自己痛苦,和他相處的人也會感覺很難受。人們應該按照心理學家提出的這些特征,對號入座,有則改之,無則防范,千萬不要當愛鉆牛角尖的人。否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就不會做到“聽人勸,吃飽飯”。
不必非要撞南墻。一個人走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遭遇這樣或那樣的挫折,面臨許許多多的艱難選擇。應開闊胸懷,廣納賢言,多聽不同意見,以虛心、冷靜、自覺的態度,善待他人的勸說,誠懇接受他人的規勸。不能“不撞南墻不回頭,不到黃河心不死”“一條道走到黑”“不見棺材不落淚”,避免走錯路,誤入歧途;做錯事,害人又害己。開弓沒有回頭箭,不能盲目行事,有些事你做了,造成的損失不可挽回。人們應把善于聽取他人的勸說作為一種修養,多一些冷靜的思考,對有道理的意見該采納的要采納,對善意的提醒該接受的要接受,不必非要去撞南墻,少走彎路,少遭挫折,少受損失,這樣做有益于身心健康、家庭和諧、事業有成。
切不可剛愎自用。“剛愎自用”的意思是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其佐先谷,剛愎不仁,未肯用命。”春秋時期,晉楚因鄭國發生戰爭,楚軍打得鄭國要投降了就撤軍。晉軍將領先縠不聽統帥荀林父的命令擅自進攻楚軍。楚國大夫伍參對楚莊王說:晉軍將領先縠剛愎自用,內部不團結,可以消滅晉軍而出兵。結果,楚國大獲全勝。這個典故啟示我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是有限的,千萬不能過分自信,就好像銅墻鐵壁鑄成的大腦,油鹽不進,水潑不進,任何人的話都聽不進,我行我素,為我獨尊,而應虛懷若谷、博采眾議、從諫如流,少一些任性,多一些隨和,通過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給自己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人之所以犯錯誤,不是因為他們不懂,而是因為他們自以為什么都懂”“人的各種習氣中再沒有一種像克服驕傲那么難的了,雖極力藏匿它,克服它,消滅它,但無論如何,它在不知不覺之間,仍舊顯露”“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他一味對鏡自賞,自吹自擂,遇事只顧浮夸失實,到頭來只是事事落空而已”……這些名言警句,是對“聽人勸,吃飽飯”的不同詮釋。“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編輯丨徐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