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讓家長在試卷上簽字,是不少學校目前都在采用的做法。這不僅可以讓家長直接地了解到孩子的分數,還能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分析這次考試的出彩或失誤之處。
學校和老師的本意是讓家長好好看看試卷,但是不少家長的關注點,還是在那醒目通紅的分數上。
有些父母只是隨便看一眼,隨手簽個字,隨口和孩子說一句“下次努力”,就把這次考試拋擲腦后。相比之下,能夠認真看試卷并總結的學生家長,就顯得難能珍貴。
家長在試卷上的留言,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對孩子學習的用心程度。有些家長只是草草簽個字走一下過場,可是有些家長卻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最大程度地支持老師的工作。
就比如這一位家長,他花時間瀏覽了孩子的錯題,總結出了正反義詞、詞語的掌握還不夠扎實的問題,并且提出了相對應的訓練方案:針對性加強。
雖然只是一張小小的單元測試卷,但是父母也絲毫不馬虎。
還有寶爸在試卷上寫下了對孩子的鼓勵,他先是幫孩子分析了錯題,再表示,自己信任孩子的能力,孩子只是因為學習態度不端,才有了這一處的失分。
這位爸爸的評語,既有作為家長的威嚴,也有作為爸爸的暖心。
這些家長的簽字,不僅配合了老師的工作,還讓孩子對自己曾經做過的錯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1.驗收孩子的階段學習成果
每學習到一個階段,老師們都會安排一場測驗、考試,來看看孩子們對這個階段學習的掌握度,以及是否還存在哪些尚未掌握的知識點。
家長們平時工作忙碌,可能一時之間想不起來要看孩子的試卷,“家長簽字”這個契機,就可以讓他們及時關注孩子的學習進度。
家長們通過孩子的分數、試卷,可以直觀地驗收孩子的學習成果;也可以通過檢查孩子的錯題,了解孩子目前尚存的不足。
不過現在很多家長都只看到了鮮紅的分數,沒有去看孩子在哪里丟分、為什么丟分。
2.跟進孩子的學習進程
孩子的學習過程不能只有老師的幫助,家長們也要適當參與。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毫不關心,那么后者的學習態度也難以端正起來,很難獲得成效。
給試卷簽字,不僅是為了讓家長看看孩子目前的知識掌握程度,更是為了讓家長跟進孩子的學習進程,以便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他們提供幫助。
尤其是,12歲開始的這個階段,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黃金期,所以更不能敷衍對待。
3.讓孩子加深對錯題的印象
每個孩子的錯題可能都不相同,很多時候,老師在課堂上只能重點給大家講解易錯題和難題,難以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特性進行查漏補缺。
而孩子自己整理錯題的時候,有可能只是草草了事,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如果家長能夠和孩子一起回顧錯題,一定能夠讓他們的印象更加深刻。
1.家長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總結自己的不足,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們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不能幫他們包辦一切。
哪怕已經幫孩子總結好了這一次的經驗與教訓,家長們還是要讓他們自己再思考、分析一次。
2.不能只批評,要有鼓勵
有些父母在拿到試卷的那一刻,會先去找孩子的錯題,并且立刻批評孩子。
可是一味的批評只會打擊他們的信心,家長在帶孩子總結試卷的時候,要適當給出一些鼓勵,比如說“有進步”“爸爸媽媽相信你下次一定會做得更好”等等。
3.提出改進方法
這一次的錯題雖然已經得到改正,但是如果孩子沒有“吃一塹長一智”,那么下一次還是會在同樣的地方犯錯誤。
因此,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幫孩子找出改進方法。
如果孩子是因為知識掌握不足而做錯,那么可以讓他做一些針對性強化訓練;如果孩子是因為馬虎而做錯題,那么父母可以著重訓練一下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父母拿到試卷的那一刻,只是看了一眼分數就簡單簽字了事,那么,老師讓孩子把試卷拿回家,就顯得意義不大了。
爸爸媽媽們需要對孩子的試卷做出反應,考好了需要給予鼓勵,考砸了需要幫孩子反思,給予他們一定的支持。
父母親身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去,能夠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及時看到他們的收獲與成長。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學校老師讓家長總結試卷這件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圖|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馬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