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但能穩賺不賠的少之又少,過去房地產行業催生了一大批的富人,基本上只要投資房地產就賺了不少,但近幾年樓市調控嚴格了很多,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的賺錢方式通常都是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就拿股票、基金、債權、比特幣來說,有的人靠它發家,有的人卻賠得傾家蕩產,所以對于那些新手小白而言,還是不要碰了。
如果手里有點存款,想賺點錢又怕虧,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存進銀行了,不僅安全性高,而且每個月還能獲得一筆利息。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居安思危的觀念,畢竟“手有余糧,心中不慌”。而在銀行出現后,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把錢存進銀行,攢點錢買房買車,還要留點錢防大病。正因如此,多年來我國的儲蓄率都位居世界前列。
隨著存款越來越多,銀行業發展得越來越快。據統計,我國銀行類的金融機構超過了4000家,存款余額也突破了200萬億元。
說到銀行存款,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活期和定期兩種方式了,不過大多數人都選擇的是定期存款,因為存款利率要高一些。
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10萬存一年只有350元,不得不說利息還是太少了,但它也有優點,隨存隨取非常靈活,如果你要經常用錢,可以選擇活期。定期的話就稍微好一點,1年期平均利率在2%左右,3年期平均利率在3.3%左右,10萬存一年利息有兩三千,雖說比活期高了不少,但就目前的生活水平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都知道,銀行是非常賺錢的,那它靠什么賺錢呢?就是儲戶的存款,所以在各大銀行的競爭下,為了攬儲,銀行紛紛推出新產品來吸引儲戶。像大額存單、靠檔計息產品和互聯網平臺存款產品等,都受到了不少儲戶的青睞。
不過此前銀行迎來了大調整,靠檔計息產品被叫停了,而且多個互聯網平臺存款也被強制下架了,加上大額存單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儲戶的選擇機會少了很多。
上面所說,我國銀行類的金融機構超過了4000家,但其實90%以上都是中小銀行,它們和四大行相比自然是沒什么優勢,為了攬儲,它們現在只能出“絕招”了,這對于儲戶來說是個好消息。
一些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比較高,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達到了4.5%,也就是說,存10萬元的話,平均每年利息就能達到4500元。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想靠利息,每個月從銀行領到一筆“工資”,存款金額要達到多少呢?銀行員工給出了答案。
據銀行員工透露,如果有存款50萬,找一家年利率4.5%的銀行,那么平均每月不到2000元,這和多數人的工資還是有出入的。那如果想有4000元的“工資”,要存夠多少錢?
還是按4.5%來計算,算下來存款金額要達到106萬,如果你能找到年利率為5%的存款類產品,想要有4000元“工資”,存款也要達到96萬。也就是說,想在三四線城市靠吃利息過日子,得要有百萬存款。
很顯然,在除去買房買車外,在銀行有百萬存款的人是非常少的,占比不到一成。就算是有100萬存款,很多人也不會把錢放到銀行吃利息,他們更愿意“用錢生錢”,通常有100萬存款的也不會在乎幾千元的利息了,除非他們真的對其他的投資不感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有100萬存款也盡量不要存到一個銀行,畢竟現在我國已經有4家銀行倒閉了,根據存款保險條例規定,銀行破產后最高只賠付50萬,所以儲戶還是得小心了。
如果你有100萬,你會放到銀行、買房還是投資呢?
高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