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生意肯定要比去年好,我們大家還是有信心的。”今天上午一開門,在義烏做了24年玩具生意的莊愛萍就收到墨西哥客商打來的5萬美金定貨款,這已經是她最近5天的第六筆單子。
莊愛萍是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經營戶,這個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年初九就開市迎客,和往年相比提早了3天,據統計,開市首日市場開門率達80.3%,客流量超18.9萬人次。
今天上午八點半,離開門還有半個小時,記者在市場里看到,很多商戶忙著打掃衛生、整理貨品、張掛春聯,一些商戶已經在手機上給客商報價格了。
“去年上半年生意很差,但從8月份開始貨就供不應求了,火爆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今年。”做了8年鉆石畫的楊偉珍介紹,為了趕單子,提早開工,他們今年動員工廠員工留下過年,只要就地過年就給2000元獎金,初六工廠開工時又給工人們發了500到1000元的紅包。
楊偉珍說,雖然不少外商知道中國農歷年會放假,就盡量少打擾他們,但整個假期她還是接到10多個客戶來詢價、看樣品,為此也特別期待市場開業,盡早進入工作狀態。
和楊偉珍一樣期待早開業的還有伊朗客商大山,26歲的他已經在中國呆了7年多,此前在武漢上學,畢業后就來到義烏,如今已經3年沒回國了。
“去年因為疫情生意確實受到很大影響,如今開始恢復了,國內鉆石畫商品消耗比較快,所以一開業我就來補貨了,要訂購一些充滿我們當地文化以及中國文化的鉆石畫。”大山說,這幾天他會在市場里多看看,另外再采購些電子屏、家具等產品,到時會利用義新歐專線運回伊朗。
采訪中,記者得知市場非義烏籍從業人員達到41978人,春節期間留義過年的有26644人,占比63.47%,不少人雖然市場里店鋪關門了,可實際上工廠還在運轉,做了12年飾品的袁寶貞就是其中之一。
袁寶貞是江西人,去年因為疫情沒回家,今年則是響應政府號召留在義烏,這期間工廠的直播間一直沒有停過,大年三十、初一都還在配貨。
“去年剛開始影響確實大,但我們抓住了電商直播的風口,銷售量不僅沒減少還增加了大概60%,總銷售量達到了4000萬元,今年我們的目標至少要1000萬元。”
袁寶貞說,雖然現在他們線上銷售占比達到了九成,但市場里的實體店她們絕不會放棄,這里既是訂單的進口,也是出口,是展示整個公司形象的平臺,以后只會更加重視。
而為讓眾多商戶能迎來開門紅,義烏商城集團正月初五就組織15支招商小分隊,前往五省十五地,招引專業采購商來義,開業當天,江蘇、安徽、福建、江西及浙江周邊地區近4000名國內專業采購商組團而來。
小商品城相關負責人表示,義烏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小商品市場的風向標, 在“待機”休整后,海內外市場需求逐漸高漲,他們會加快復市興市,有效補齊全球小商品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