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馬后炮
在中國象棋中,馬后炮是一種絕殺戰(zhàn)術,往往令對方措手不及,俯首稱臣。
馬后炮為何如此厲害?我想這大概是馬(騎兵)和炮(炮兵)兩個兵種密切配合,取長補短的緣故。馬的長處在于它能左右盤旋,機動性良好,在一個據(jù)點上能同時向八個位置開火,故曰:馬有八面威風。其短處在于兩點,一是怕正前方有棋子“絆馬腿”,使其殺傷力銳減;二是對于它位于一條直線的目標毫無威脅。而炮兵部隊呢,其長處在于能夠沿直線遠程射擊,進退自如,轉(zhuǎn)移陣地迅速;其致命弱點是進攻時必須有棋子給它當炮架,否則它會因為不能瞄準目標而成為一堆廢鐵,喪失全部的殺傷力。馬后炮中,馬為先鋒,炮為后盾;馬來當炮架,如虎添翼。這時,無論馬的正前方是昔日令它膽戰(zhàn)心寒的對方的車——機械化部隊,還是那不可一世的敵軍統(tǒng)帥,它都會在自己炮兵的掩護下,毫不畏懼地揮刀斬敵軍于馬下。用馬后炮來將軍,對方會因為來不及應招而被將死。因此,在象棋術語中,馬后炮屬于一種絕殺——令對方立即輸棋。當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種絕殺也只是相對的,并非絕對的。對方對付這一招的最好辦法就是在你的馬和炮之間墊上一個棋子,尤其是墊上他的一個車,直接威脅你的炮,來個以攻為守,變被動為主動。這時你不要驚慌,還可以通過靈活的戰(zhàn)術變化來繼續(xù)控制局勢。常用的戰(zhàn)術有:一是通過跳馬雙將,把對方的老將逼到一個不利的位置,而且自己的人馬已從對方虎口里逃脫,保存了實力;二是躍馬將軍抽子,先下手吃掉對方的一個棋子,削弱其有生力量,為后來的勝利打下物質(zhì)基礎。總之,無論用哪一種方法,都必須立足于二者的默契配合,任何個人英雄主義的行為均會貽誤戰(zhàn)機,陷自己于被動的局面。論實力,一個馬和一個炮大致上是勢均力敵的;但馬后炮的威力則遠遠大于兩馬或兩炮的。這是因為騎兵和炮兵的協(xié)同作戰(zhàn),充分做到了兩個兵種間的揚長避短,有機結(jié)合,而不是二者力量的簡單相加。
最可貴的是,當馬后炮取得了戰(zhàn)爭的徹底勝利后,馬和炮與自己的所有戰(zhàn)友們共同分享勝利的喜悅,而不居功自傲,爭名奪利。馬后炮是諸兵種合成作戰(zhàn)的一個成功的典范。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說的“馬后炮”卻帶有一定的貶義色彩,常用于諷刺那些事后諸葛亮的人。這實際上是對它的一種片面的、形而上學的理解,并沒有理解其深刻內(nèi)涵與精髓。我贊揚馬后炮,就是贊揚它的同心協(xié)力的團隊精神與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高尚品德。我們在自己的工作、學習中,以至在國家的革命與建設中,只要發(fā)揚這種馬后炮精神,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陳陽遠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