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4年3月8日,堪薩斯州克萊縣法院(Clay County Courthous)的樓頂,一名男子正在檢查鐘面。攝影:CHARLIE RIEDEL,美聯社
撰文:Brian Handwerk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絕大多數地方不僅要經歷生物鐘混亂,還要面臨紛紛熱議。
當地時間3月第2個周日的凌晨2點,美國開始進入夏令時,很多美國人都要把時鐘往前調快一個小時。
這種每年一次改變計時方式的行動,在過去的百余年里,產生了一些有趣又可氣的狀況。
以下,本文將為您介紹一些奇異卻又真實發生過的事實。
曾經,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計時制
美國每一個州和每一塊領地都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采用夏令時,因此,本周,美國亞利桑那州、夏威夷州、波多黎各、美屬維爾京群島以及其它領地的居民不需要撥動鐘表。
眼下這種狀況就已經夠讓人迷惑了,而50年前的狀況則更甚。1966年,美國頒布了《美國統一時間法案(U.S. Uniform Time Act)》,在此之前,夏令時制度因地而異,因此,發生混亂也在所難免。
據《撥快時鐘:一年一度的夏令時瘋狂(Spring Forward: The Annual Madness of Daylight Saving Time)》一書的作者、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教授Michael Downing所說:“1965年,縱觀全美國,人口超過10萬人的城市有130個,其中有59個城市都未采納夏令時制。”
“在遵守夏令時的那71個城市中,至少有20種不同的開始日期。比如在明尼蘇達州,圣保羅市是一個時間,明尼阿波里斯市又是另外一個時間,而德盧斯市甚至采用的是威斯康辛州的時間。實際上,有人甚至發現明尼阿波里斯市有一座辦公樓里不同樓層采用的時區時間都不盡相同,因為這些辦公室分屬于不同的跨國公司。”
Downing指出,由于事態太過混亂,1965年,美國海軍天文臺(美國戰略計時中心)臺長聲稱,在夏令時上產生的分歧已經使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軍事超級大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差勁的“計時員”。
夏令時竟然是基于假想設立的
最初的時候,計時亂象是怎么產生的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夏令時首次大張旗鼓地實施了。夏令時始于德國,隨后吸引了許多國家,他們都想減少照明需求、節省煤炭,以備戰爭之用。二戰期間,美國也是基于這個原因采用了夏令時制。
但是,說到底,這種橫掃全球的計時制變化,主要目的雖然是為了節約能源,但其實毫無根據。
Downing說:“一百年來,我們都在遵守這個定律,但是,竟然沒人能解釋清楚到底是因為什么。”他還補充說,夏令時可以節約能源本已屬于假想,1966年,有人甚至還真的嘗試對夏令時節約的能源進行量化。
政府也同樣搞不懂
各地政府跟普通人一樣,在追趕時間的過程中也屢屢碰壁。
Downing稱,1963年,當時的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元帥訪問了美國,但是由于夏令時,他的歡迎儀式搞砸了。“鐵托乘坐的飛機降落在了弗吉尼亞州的一個市鎮,而這個市鎮并沒有與該州其它地方一樣將時間調快,因此,當時沒有一個人去迎接他。”
“同年,五角大樓的官員到阿拉斯加州參加重要軍事會議時竟然遲到了兩個小時,原因是沒人知道美俄邊境地區究竟是什么時間。”
跟許多其它國家一樣,俄羅斯也同樣面臨著夏令時的問題。
1930年春,斯大林發布公告之后,蘇聯首次采用了夏令時制。然而,由于某些原因,蘇聯并未在當年秋季將時鐘撥回去。
“因此,在二戰期間,以及接下來更為漫長的冷戰期間,沒有人確切知道俄羅斯到底是幾點鐘。”Downing說道。
不可告人的秘密:我們喜歡夏令時
去年,猶他州州長經濟發展辦公室就夏令時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征集到了14000份書面意見——總字數幾乎要跟《戰爭與和平》相提并論了。
經濟發展辦公室的Michael O&39;Malley稱:“這些意見中提到最多、呼聲最高的就是便利性。不管是往前調、往后調,還是往一邊調,很多人壓根兒不愿意調。他們只想選擇一個計時制,堅持下去。”
盡管人們對夏令時表示出明顯的反感,但是行動的聲音仍然大過話語。
Downing指出,盡管英美等國在二戰期間間或實施了幾次全年的夏令時,但是他們仍然未能成功消除時鐘的變化。
“春季,人們的手指頭發癢,為了獲得雙倍的夏令時,他們會把時鐘撥快兩個小時,或者,他們會沿用老辦法,只撥快一個小時。”
“在我看來,人們的觀念已經轉變了,或者說,他們逐漸開始認為在春季的時候傍晚會多出來一個小時。”
他這么說的證據就是,多年來,許多州和城市都在請愿改變時區,其中95%都是為了改到東邊的時區——本質上講,就是為了采用夏令時。
高爾夫課程贏了,電視網絡輸了
若談到美國人花費金錢和時間的方式,夏令時甚至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贏家和輸家。
研究發現,若傍晚的時間多出來一個小時,很多美國人會用這段時間走出家門做些事情,而不像他們通常那樣窩在家里看電視。
實行夏令時的第一周內,計時制變化導致尼爾森收視率(Nielsen ratings)出現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高達10到15個百分點,即使熱門節目也不例外。
《抓緊白天:關于夏令時的奇妙與爭議故事(Seize the Daylight: The Curious and Contentious Story of Daylight Saving Time)》一書的作者David Prerau說:“如果太陽7點落山,那么,更多的人會到7點鐘才進入室內。如果太陽8點落山,那么,更多的人會到8點鐘才進入室內。”
“他們還是會看電視,不過,他們開始看電視的時間會晚一點。”
Prerau補充說,影劇院也受到了影響,“如果天黑得早,人們就覺得可以去看場話劇或者電影,過上一個美好的夜晚。但是,如果到了8點才天黑,他們就只會去散散步或者在戶外做點別的什么事。”
這意味著,當夏令時開始的時候,高爾夫球場、園藝用品供應商等游憩性設施的生意會暴增。
“那一小時的傍晚時光或許就決定了某個人是走出去打網球、收拾菜園子,還是什么都不做。”
罪犯厭惡夏令時
竊賊一般都會趁著夜色作案。因此,傍晚多出一個小時來,人們就能趁天亮的時候到家,犯罪率顯然會大幅降低。
2012年的一項研究對比了實行夏令時之前三周與之后整個春季的犯罪率。
根據全美案件報告系統(National Incident-based Reporting System)的數據,在傍晚多出來的那一個小時中,盜竊案件減少了40%,兇殺案和強奸案的案發率也有所下降,不過,由于不知道這類犯罪發生的確切時間,因此也很難說到底犯罪率下降與夏令時之間的相關性有多高。
早晨多出來的那一個小時時間也并沒有引發犯罪率上升。Prerau說:“這類犯罪很少在上午發生,因此,早晨多出來那一個小時并不會助長犯罪率。”
研究發現,當夏令時結束時,夜晚的犯罪率又會再次上升。
農民可并不支持夏令時制
長期以來,人們都想當然地認為農民是夏令時的堅定支持者,或者認為是他們推動了夏令時的實行。無論是起源于農民早起的習慣或其它原因,這種觀點都不靠譜。
Prerau說:“從1908年夏令時第一次在英國議會上提出來,直到現在,農民向來都是第一個反對夏令時的。”
習慣上,農民會根據太陽來安排一天的日程,現在基本上還是如此。但是,當全社會其他人都在上午把時鐘撥快一個小時,農民上午做農活的時間就少了一個小時。那些飼養奶牛等牲畜的農民稱,很多動物都無法適應這種節奏。
Prerau稱,現在的美國農民并未像當年一樣組織起來反對夏令時,但是縱觀全世界,農民們依然是第一個樂意看到這一計時制終結的團體。
他說:“實際上,此時此刻,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就正在上演一場論戰,以前當地還真的存在過一個夏令時政黨。”
“居住在海濱的人們主要依賴度假旅游經濟,他們希望晚上多出一個小時來,但是,居住在內地的人則主要是農民,而他們則并不想遵守夏令時制。”
(譯者:mikegao)
何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