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草唐李白詩一首: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欣賞狂草就是看草書圓弧筆畫的力度、組合變化以及整體氣象。
第一筆畫的圓形和力感非常重要,是狂草的根本。唐孫過庭《書譜》中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就是說不圓、無力而沒有連續性筆鋒的筆畫不是草書,只是涂鴉。
什么是狂草的筆鋒?筆畫按下去后提得起來,仍然能寫出連續的尖利細線,就是筆鋒。不是畫出爛草繩一樣的瘋狂線條就算狂草了,大狂草與鬼畫符的區別就看是否有筆鋒。本幅狂草中字字相連的筆鋒極多,尤其是一個一米多長的“聲”字長線條收筆時筆毫已經鋪開,但連接寫“啼”字的左旁“口”后還能收攏拉出細如頭發的勁利筆鋒繼續寫完啼字。(圖2)
其次看狂草整體氣勢,是否有寬可走馬、宻不通風的草書筆畫強烈對比,以及狂草的“草眼”——即一個特大字或一筆特長線條。(圖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