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果你要問,最近對全球股市、債市影響最大的人是誰,我恐怕會告訴你,非美聯儲主席或美國財長莫屬。
近日,珍妮特·耶倫以美國財長的身份公開進行了表態,講話顯示了“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她認為:由于受到大規模財政支出的影響,未來某個時候可能需要提高利率水平用于防止經濟過熱。話音未落,美國三大股指“先跌為敬”,納斯達克指數一度跌幅達到3%,創出了近期最大跌幅。
而4月25日,俄羅斯央行才剛剛宣布加息,將其國家關鍵利率提高50個基點,從目前的4.5%提升至5%,以抑制通貨膨脹預期的快速上行,以及經濟的快速過熱。
雖然在看到自己的“加息講話”對市場的影響后,耶倫本人也開始打圓場,連忙滅火,解釋自己并不是在預測美聯儲的加息,通脹也只是暫時的,我們還是能從這次事件中見識到 “美聯儲加息”的威力。
本期節目,我們來一起分析分析,美聯儲今年加息的可能性,以及加息對全球市場的影響,這個話題聽上去跟大家關系不大,但其實深刻影響了我們國家的市場,跟每個普通人也息息相關。
01美聯儲加息如何影響世界經濟?
雖然在中國崛起后,美國在全球市場中占的份額逐漸縮小,但目前,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對全球經濟有指向標的作用。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爆發后,為了對抗疫情帶來的經濟波動和社會動蕩,美國開啟了“無底線”放水的模式:2020年3月3日,美聯儲緊急宣布降息50個基點,3月15日,美聯儲再次召開會議,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100個基點至0%-0.25%之間, 6月11日,美聯儲宣布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0%-0.25%不變,以繼續利用財政政策工具支持國家從新冠疫情的沖擊中恢復。不僅僅是美國,幾乎所有受到疫情沖擊的國家都在使用寬松的貨幣政策來對抗疫情沖擊。
在疫情后經濟尚未實現恢復之前,美聯儲任何關于加息的論調都可能引發市場的波動。那么,為什么大家這么在意“加息”呢,我們來看看加息的影響。
首先,加息對美國本土的經濟影響是最直接的。目前美聯儲接近0%的基準利率,讓美國人民可以享有幾乎零成本的借款,用于生活支出與消費。總統拜登的經濟刺激計劃也得以順利推行,加息將直接推高借款成本,進而對目前的經濟刺激計劃起到抑制作用,居民的借貸、消費都會受到抑制。5月1日,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也對消費過熱、物價上漲、通脹等問題作出了表態,他認為,目前美國居民的消費熱情是超出預期的。而美聯儲一旦加息,居民的消費也將收緊,扭轉物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同一個道理,借貸利率上升,利好債券市場,流入股市的資金也將減少,對美國三大股指也會造成不小的沖擊。
同時,在全球范圍內看,由于加息最直接地導致資本的回報率上升,將引導全球資本向美國流入,而那些需要資金用于發展的新興市場國家,則將陷入資金不足的境地,甚至可能導致這些國家的貨幣出現一定程度的貶值。
具體對我們國家而言,加息將導致資金的流出,所幸的是作為世界上疫情防控做得最為出色的國家,中國用自己的國家實力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且我國金融體系運行相對平穩,外債占GDP比例不高,預計加息對資金流出壓力是相對可控的。同時,美聯儲加息會對人民幣造成貶值壓力,所幸的是我們國家的各項政策尚未用足,仍有較大政策的空間,預計影響也不會太大。
02美聯儲加息可能性
今年4月底,美聯儲宣布維持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0%-0.25%的政策不變,給市場打了一針鎮靜劑。但市場關于美聯儲加不加息的討論從沒有停止,那么,加息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
中金公司對美聯儲官員對加息的態度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在給出加息預期的18位聯儲官員中,認為在2022年之前至少加息一次的聯儲官員人數從2020年底的1人增加至4人,認為在2023年之前至少加息一次的聯儲官員人數從2020年底的5人增加至7人,雖然官員對加息的預期有所增加,但總體來說,整個美聯儲對于加息仍然保持一個謹慎冷靜的態度。
同時,參考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后美聯儲加息政策的情況,似乎加息預期也不必打得太滿。次貸危機爆發后,美聯儲也迅速反應,將基準利率調降到了0%,并且花了7、8年的時間才逐漸進入新一輪加息的周期,而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影響比次貸危機更大、更深遠,按照美國08年經驗,加息不會這么快到來。
隨著疫情后經濟逐漸恢復,美聯儲加息周期遲早要到來,這就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終究要爆。只是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加息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們國家仍然有較長的時間可以進行準備,有信心、有能力最終平穩度過起伏的世界經濟周期。
丁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