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果要說我國古老的養殖業,可能很多朋友會想到蠶,古語有云:”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這首詩當時描繪的景象,相信我們很多朋友都很熟悉,雖然說詩中體現的是蠶絲的昂貴,但是也體現了另一個事實,那就是當時我國的養蠶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而且還在實際生
如果要說我國古老的養殖業,可能很多朋友會想到蠶,古語有云:”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這首詩當時描繪的景象,相信我們很多朋友都很熟悉,雖然說詩中體現的是蠶絲的昂貴,但是也體現了另一個事實,那就是當時我國的養蠶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而且還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了廣泛使用。
可能很多朋友沒有去注意這首詩產生的時間,這首詩產生于北宋時期,而北宋的時間大致是公元960—1127年,也就是說,我國古代的養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少說也有近千年歷史。要說我國古代的養殖業,其實蠶還真算是一大古老的養殖業,畢竟與我們的穿聯系在一起。
其實除了蠶之外,還有一項我們今天常見的養殖業在古代也是比較重要,那就是蜜蜂的養殖,關于蜜蜂養殖的歷史,其實和蠶的養殖一樣,已經難以追溯其具體的時間,但是從現有的史料來看,其實人們開始養蠶的時間和開始養蜂的時間,具有一些交集,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一句話”蠶吐絲、蜂釀蜜“,很多朋友可能把這句話當成了一句現代的自然現象,實際上,這句話的來歷是比較擁有歷史的,可以說產生的時間和“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的時間相差僅僅百十來年。
“蠶吐絲,蜂釀蜜”其實只是一首詩的一部分,全部是“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從這首詩中我們已經看出,這兩項養殖業在古代的時候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整首詩的大致意思是蠶吐絲可以給我們做衣服,蜜蜂釀蜜可以給我們吃,如果人不學習,不實現自己的價值,就連小動物都不如了。而這首詩的作者名叫王應麟(1223—1296),是南宋官員、經史學者。從這個時間來看,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這首詩產生的時間和“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產生的時間雖然跨越了兩個朝代,但是實際上相差并不大,這都說明了這兩項養殖業在當時已經很發達,至少已經是人人皆知的養殖業。
現代蜜蜂養殖業的發展
從現代蜜蜂養殖業的發展來說,其實現代蜜蜂養殖業的發展變化最大的是近15年,蜂部落認為造成現代蜜蜂養殖業變化巨大的原因在于意蜂養殖技術在國內的成熟和網絡電商的發展,所以說現代的蜜蜂養殖業,可以劃分為意蜂養殖技術沒有在國內大范圍被運用的時間和網絡電商沒有發展起來的時間兩個部分。
①意蜂養殖技術沒有在國內被大量使用的時間:對于這個時間來說,蜂部落認為與網絡電商的發展有巨大關系,而在網絡電商沒有發展起來的這些時間,我們獲取信息的基本方式還是電視、報紙、購買方式還是以本地集市為主要方式,這就導致了不管是生產資料還是生產工具的產生都非常緩慢,導致了意蜂進入國內的時間雖然有著近百年歷史,但是實際上發展到今天這種家喻戶曉的地步,實際上僅僅是最近十幾年的時間。
對于很多八零后以后七零后之后的朋友都很清楚,可以說這一代的人,見證了蜂蜜市場的整個變化,小時候蜂蜜價格不高,通常只有病號或者孕婦吃一些,農村標準的土蜂蜜,價格在8元一斤到10元一斤之間(別說價格低,當時哥哥們還用分分錢,五分錢能買兩顆珠珠糖),這是很少有人能吃得起的,而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土蜂蜜的各種“營養價值”被挖掘出來了,完全是神乎其神,由于價格的升高,各種劣質、造假也不斷出現,但是畢竟市場有限,哪怕是造假的、劣質的,同樣隨著價格的升高而升高,可以說很多朋友想都不敢想,從幾元一斤漲到了幾百元一斤,但是同樣供不應求。
②意蜂養殖技術在國內被大量使用的時間: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意蜂的養殖技術在國內也得到了大量的推廣,出現了更多的意蜂養殖者,網絡電商也進入到了另一個高峰,生產資料的運輸和生產技術的傳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就連中蜂的養殖技術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導致了不但意蜂養殖技術在國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中蜂的養殖技術也大范圍的從過去的傳統養殖方式進入到現代化的活框養殖上。
要說意蜂養殖技術在國內被大量使用的時間,蜂部落認為嚴格的來說并沒有與網絡電商的發展同步,因為網絡電商的發展,如果要追溯,蜂部落小編認為可以追溯到2003年,也就是淘寶的出現,而淘寶的出現并不是馬上就讓國內進入電商時代,還經過了一個過程,從淘寶的創建到后期,大約在2008年的時候又出現了一次變化,可以說對于現代化電商的發展具有一定意義,但是對于蜜蜂養殖行業來說,蜂部落小編認為還是沒有真正的進入到網絡電商時代,實際上,在2010年以前,關于網絡電商,很多大學生對這個概念都還比較模糊。
對于我們的蜜蜂養殖業通過網絡來進行發展,蜂部落小編認為大范圍的來說,應該在2011年左右開始,而這個時候,也正是蜜蜂真正進入到魚龍混雜的一個時間,蜜蜂養殖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可以說是到了很多過去很喜歡蜂蜜的朋友,如今只能選擇不吃的地步。
為什么現在很多人寧愿不吃蜂蜜也不買蜂農的土蜂蜜?
對于過去來說,說到土蜂蜜,可能很多朋友想到的都是好東西,可以說是有啥好聽的都會拿來形容,因為土蜂蜜在很多朋友心中已經留下了太美的印象,但是對于今天來說,提起土蜂蜜的時候哪怕是過去非常喜歡蜂蜜的朋友,如今也沒有了感覺,甚至提起土蜂蜜的時候,感覺還有一種貶義詞的意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現在很多人寧愿不吃也不夠賣蜂農的土蜂蜜呢?蜂部落小編認為原因有下面幾個:
①傷不起了:不得不說,蜂蜜市場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是進過了無數次的“革命”,雖然說到了今天蜂蜜市場已經傾向于平靜,至少劣質的就是劣質的,成熟的就是成熟的,檢驗方式公開了,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如今蜂蜜市場的這些穩定行情,來源于過去的各種“革命”,而在過去的各種關于蜂蜜的“革命”中,不得不說,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消費者,不管在過去是相關的監督部門勝利了還是中蜂養殖的朋友勝利了,最終其實買單的都是消費者。
那么在過去蜂蜜市場經過了哪些變革呢?以蜂部落小編的觀察,首先是在最初的年代,這時候只有中蜂,最常見的就是高溫取蜜,衛生沒有保障、沒有成熟概念,甚至還有使用棗糖以及南瓜糖替代蜂蜜的養蜂人,這一波,消費者忍了。
在人們經濟收入逐漸升高以后,蜂蜜價格也水漲船高,從過去的幾元、十幾元、百元、幾百元慢慢漲價,消費者也認了。
在蜂蜜價格漲價以后,假蜜開始泛濫,從曾經最簡單的白糖、明礬到后期的麥芽糖、煉糖甚至化學制劑,吃蜂蜜越來越沒有保障,這已經危及到消費者的健康,誰還能忍?在不明白的情況下,只有選擇不吃,于是出現了很多人管你怎么說,反正不吃蜂蜜不會死。
②有了更好的替代物:近年來,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發展可以說都是突飛猛進的,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各行各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尤其是現在醫療水平的發展,人們很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農村人看病基本上不要錢,人們可以選擇的營養品已經非常多,蜂蜜已經不再是人們的唯一選擇,導致大量過去只能選擇蜂蜜的人選擇了其他產品。
③分不清誰真誰假:由于現在的銷售不但有網絡銷售,還有大量的線下銷售,而蜂蜜總體上來說我們可以分為原蜜、商品蜜,其中原蜜還能分為中蜂蜜和意蜂蜜,如果要再細分,還能根據不同蜜蜂在不同花期采集的蜂蜜分為不同的花蜜蜂蜜,比如油菜花蜜,枇杷蜜,洋槐蜜等等,而從成熟度來說還能分為成熟蜜和水蜜,從不同的蜂種來說,還可以分為中蜂的成熟蜜與水蜜和意蜂的成熟蜜與水蜜等等。
這些看起來像繞口令一樣的不同分類,就是蜜蜂養殖行業中的日常,別說是消費者,蜜蜂養殖經驗少一點的人都說不全這些東西,而在網絡時代的今天,線下養蜂人說自己的蜂蜜純天然無污染,是全世界最好的蜂蜜,如果你要讓他證明,沒辦法證明,反正他說什么就是什么。而對于現代人來說,接受的教育越來越高,辨別能力也越來越強,自然很多人對這樣的說法就算嘴上不說心里也會進行一個評估,未必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
對于我們網絡上銷售蜂蜜的朋友來說,可能蜂蜜是經過了各種衛生檢測的,至于說質量好不好,業內人士才會去管,但是至少有不違法的宣傳手段啊,比如經過了某某的檢驗、衛生達標了,看起來消費者就要上鉤了。嘿!突然一老頭說蜂蜜經過了高溫營養就沒啦,商品蜜都是經過高溫的,沒有營養,然后消費者一查,呵,還真有這說法,于是放棄了購買;然后人家網絡銷售的人自然不服啦,然后又說線下蜂場銷售的蜂蜜取蜜的時候里面什么蜂屎、蜂尸全弄在里面,農藥殘渣超標、而且取蜜的時候還一邊擦鼻子一邊取蜜,最主要的是不洗手,這還了得?于是消費者干脆管你們怎么吵,反正不吃死不了,咱不吃行了吧,然后就銷售中蜂蜜的和銷售意蜂蜜的互懟、銷售商品蜜的和銷售原蜜的互懟,出現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消費者干脆不吃了。
其實我們回過頭來不難發現,蜂蜜市場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假蜜是一個問題,但是不得不說蜂蜜的價格在初期的時候長得太快,商家虛假宣傳和夸大宣傳導致消費者真假難辨,尤其是在意蜂進入國內以后,中蜂養殖者與意蜂養殖者之間的相互攻擊,雖然說這中間有一些商家賺到了,但是從長期的來看,這不是一種兩敗俱傷的結果嗎?關于這個問題,你咋看呢?
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