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星野Levy提車時間與價格2021年12月4日,價格27.6萬元,海鮮市場原價買的訂單,匹配等了1周,直接上戶我去農行咨詢貸款的事,農行直接給我批了30W消費貸,逼得我只能盡快提車(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星野Levy
提車時間與價格
2021年12月4日,價格27.6萬元,海鮮市場原價買的訂單,匹配等了1周,直接上戶
我去農行咨詢貸款的事,農行直接給我批了30W消費貸,逼得我只能盡快提車(也是幸好,再晚點車價就飛漲了)。30W分5年60期,每期還款5000本金+900利息,基本不管用途,不壓綠本,我打算還2年后直接一次性還清,提前還清多付一期利息。上海銀行的新能源分期提前還款是按未還款的百分之幾來收手續費的,興業和寧波銀行都有新能源專項的分期活動。反正都比特斯拉官方金融便宜。
保險是官網購買的,費改前,平安三者200W,商業險4809.42+交強險950=5759.42
028費改后聽說大概是6500,分地區,不同地區價格差異大
Tsl官網平安三者200w
交強險950
平安好車主每月送代駕一次,我APP里綁了3輛車,每個月3次代駕,還是不錯滴
截止2022年5月16日,駕駛10354KM
2.使用成本
*在我前面的文章里,我記錄了我在成都郫縣安裝充電樁的流程,值友們討論的還是滿熱烈的。但是由于我沒有入住郫縣的房子,所以充電樁極少使用,沒沖過幾次,現在成都系能源專用電表也納入峰谷電價了,11PM-7AM,每度電不到3毛,按充50度一次計算,充電費用不足15元。我的充電樁有共享給鄰居使用,按1元1度收取(注意我提供了設備和車位)。2月的時候打算在父母小區安充電樁,物業強制我從物業電表取電,按9毛一度電收取,我不接受,在投訴12345后,街道、社區、電網、住建局的協調后,物業依舊不同意蓋章,我現在已提起訴訟,后面再單獨開個貼講這個事。
這輛MY我基本都在外面快充站充電,偶爾家充,TSL還送了1500充電里程還沒用完,學校里有免費充電樁(可能有接近3000km是學校免費充的),目前為止一共用于充電的費用大概500元。外面快充的話,我一般選擇晚上11點之后去充電,我也沒結婚沒孩子加上睡的晚,所以晚上外出充電并沒有給我帶來太多煩惱,看看劇打打游戲就過去了,但是現在快充站網約車越來越多,要想11點開始充電,就要早點去,免得晚上扎堆排隊,所以有家充最好,沒有的話相對要多操點心。白天的充電價格一般是1.5元左右,晚上的充電價格在5毛-7毛之間。平安銀行、星星充電、特來電APP也經常搞活動,算下來價格更低,如果懶得搞,可以上海鮮市場,一般特來電充值到賬戶的價格是8.5折,掃碼代充可以低到8折,開邁斯可以做到5折。我在特來電一般充電功率是50-90KW每小時,一般車的電量低于20%去充電,1個小時左右基本都能充到100%,如果要趕路,充到80%就更快了,30多分鐘基本沒啥問題。
3.續航及駕駛感受
提車時,表顯續航434,現在充滿430-433之間,基本沒啥損耗,這點損耗還不知自己控制下電門帶來的影響大。我開車相對比較暴躁,在道路允許的情況下,基本都會頂著限速跑?,F在表顯電耗14.7度/百公里,我的實際使用續航情況為320KM-380KM之間,電車續航受駕駛風格影響較大,我也有車友,能開到表顯,甚至高于表顯。
駕駛感受非常棒,我的MY是2021款,百公里加速5.6s,動力隨叫隨到,毫無延遲,轉向精準,音響效果不錯。缺點就是減震非常的硬,路況不好的時候,乘坐感不佳,加之本人駕駛相對暴力,乘客表示乘坐舒適感不太好,但是這車基本都是我一個人開,所以乘客滿不滿意我不太care,我開著爽就完了。
AP在高速及環線時使用還是很穩的,開長途輕松了不了,并且比自己駕駛更省電,不太舒適的就是Ap會頻繁提示輕轉方向盤,頻率稍微高了點。
跑長途的話,2月我從成都出發回老家遂寧,基本全程高速210公里,滿電出發,設置限速130,到家還有40%電,折合滿電續航350,其實和我市區用車差不多。夏天限速110-120,我覺得跑個400km問題不大。
4.其他消費
輪轂及卡鉗改色1000元(找的輪轂廠),后來又覺得輪轂太容易臟了,因為我多數是自己洗車,確實是懶得洗輪轂,就又把輪轂罩安回去了。
本來不打算貼膜的,但是前排確實太透了沒有隱私感,海鮮市場找了個打野的師傅,200元貼了前排2個窗戶的龍膜(有大眾和龍膜的噴墨logo),至于真不真,我不做爭辯,200元,我覺得效果挺好,前檔沒貼,通透。
其他就雜七雜八的軟包腳墊,海鮮市場找的本地廠家800元包上門安裝。后備箱的墊子幾百塊,綠田的洗護裝備幾百,小充嗨跑11KW充電樁(可隨車充)1600元。其他也沒啥了,這些消費都不是必須的,大家按需選購就好了。
總結:
現在關于電車是否值得買有非常大的爭議,無腦噴的也蠻多、道聽途說就拿的假信息(保險翻倍)也拿來當論據的、開幾萬塊、十萬塊的車噴買電車的都是交智商稅的、還有遇到英朗車主說各方面都秒我MY的
,還有什么拿20W買車10W加油可以用到報廢的(那咋不買個5W的車用25W去加油,用不完的都能留作遺產
),什么換電池當買個新車的,電車不保值什么的(相對油車確實差點,也看購買時機,比如我這輛抄底MY就相當爽了),林林總總理由太多太多了 。
能花20W/30W乃至更多錢買電車的車主,即使去買油車,也是買預算差不多的油車,并不存在多少買電車花30W,買油車就降到20W預算的情況。至于電池,TSL保8年16萬公里,質保跟車不跟人,8年后的事8年后再說,我曾經以為我會把我的新奇駿開到報廢,23W買的開了5-6年11W賣了。
其實我覺得核心問題只有一個,就是你的時間值多少錢?
你是否愿意花1個小時充電,把補能成本從400多加一箱油降低到30-60元充滿電,有安裝充電樁條件的那就絲毫不用猶豫了,那怕你還沒買電車,我都建議有條件的先把手續跑了,電表掛好。至于跑高速,我個人認為,只要提前規劃一下充電線路,只要不是節假日,也多花不了多少時間,電車是開的越多,省的越多。只要實際車輛續航能接近400,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夠用了,哪怕偶爾出個遠門,一天跑個800KM,中途抽1-2H來補個電,節省的油錢可是夠食宿了。
我認為對絕大多數駕駛著而言,哪怕作為家庭第一輛車,電車都是一個挺好的選擇,:
如果ni很忙,你每個小時都能創造幾百元的收入,不能不愿意花時間去充電,那這收入條件買個車位安充電樁不so easy?
如果ni不忙,又沒安裝充電樁的條件,那車里坐一會追追劇打打游戲節約300+元油錢不香?
有些哥們,追求說走就走,一日千里,不能接受停下來充電,不在乎加油的費用,又或者在極寒地區,或者對于電車的安全性持有懷疑態度的,還是油車或者混動更合適。
我自己目前有單車去珠峰大本營的打算,目前電車川進青出都沒什么問題了(青海那邊稍微惱火點),路書我都做好了,對充電網絡仍舊有懷疑的,可以用高德搜索充電地圖看看你附近的充電站和電價,還有個《加電》APP也相當好用。
我覺得ZDM的受眾是綜合能力相對都比較強的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獨立且客觀的判斷,都會算經濟賬,大家結合自身使用條件按需購買即可,自己的錢,自己怎么花高興就怎么花!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張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