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有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小學生近視比例已達45.7%,初中生的近視比例已經高達74.4%,但是,作為家長你是否知道,這給孩子配眼鏡可是大有講究,里面的學問不少,一旦不注意,孩子可是要受罪的。山東梁女士的女兒因為配錯了眼鏡,白白受了一個月的罪
最近有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小學生近視比例已達45.7%,初中生的近視比例已經高達74.4%,但是,作為家長你是否知道,這給孩子配眼鏡可是大有講究,里面的學問不少,一旦不注意,孩子可是要受罪的。
山東梁女士的女兒因為配錯了眼鏡,白白受了一個月的罪。
梁女士的女兒自從帶上新配的眼鏡之后,就總是感覺路不平,很暈的感覺。梁女士以為是感冒了,吃了不少感冒藥、頭疼藥,可女兒的病情就是不見好。最終,梁女士在一家專業的配鏡機構找到了女兒生病的原因。
原來由于梁女士在一家小眼鏡店給女兒配的眼鏡度數不合適,才導致了孩子出現頭暈的癥狀。
那么,石家莊的眼鏡市場,在驗光配鏡時是否規范呢?《今日資訊》記者進行了走訪。
針對首次配眼鏡是否需要散瞳這一問題,記者走訪了石家莊十幾家眼鏡店后發現,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眼鏡店都不會給孩子做散瞳,一半以上的眼鏡店只是在進行了簡單的測試和試戴后,就給出了配鏡度數。
店員的理由一般都是說散瞳會對小朋友的眼睛造成傷害,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眼科副主任驗光師翟英告訴記者:散瞳藥作用是暫時的,藥物的作用也是局部的,一滴眼藥水才含0.03到0.05毫升,到全身的吸收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而且是可以代謝掉的。
醫生表示,對于16周歲以下的青少年,初次驗光配鏡,需要進行散瞳。并且散瞳驗光后,還需要再進行復查,綜合每次的驗光結果和孩子視功能的具體情況,才能得出一個準確、合適的配鏡處方。
而對于家長給孩子配近視鏡,直接去眼鏡店的這種做法,醫生表示,這也是不正確的。
翟醫生告訴記者:生長發育期的少年兒童,首次驗光也好,平時驗光也好,我們還是建議到正規的醫院眼科,因為首先需要排除一些眼睛的疾患,比如一些小朋友可能會有斜視,排除了這些問題,我們再進行正規的驗光過程。
新聞多一點
青少年如何預防近視?
學業負擔重、電子產品流行、戶外運動時間少等都造成了青少年近視率上升。那么,青少年如何預防近視?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眼科副主任郭秀瑾為廣大家長支招:
使用電子產品要控制時間
除了學業負擔重外,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流行對于孩子的視力更是雪上加霜。
郭秀瑾提醒說,一定要控制孩子使用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時間,每日使用電子產品時長不超過一個小時,每使用20分鐘需要休息5分鐘。閱讀時要保持40厘米左右的距離。同時家長可以將電子產品的亮度調節到感覺較舒適的程度。
戶外運動對保護視力很重要
在采訪中,郭秀瑾不止一次對記者強調,戶外運動對于孩子的視力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調查表明,兒童每周多在戶外玩耍1小時,患近視風險將降低2%。確保每周14小時的戶外運動可有效防止近視。
郭秀瑾建議,孩子在幼兒期應該爭取每天3小時以上自然光下戶外活動,學齡兒童、青少年每天應該不少于2個小時在陽光下的戶外運動,這樣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
生活細節也會影響孩子視力
在采訪中,郭秀瑾表示,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視力。
“讀寫應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環境中進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長擔心燈光不夠亮,總愿意把燈光調得特別亮,其實對于孩子的視力來講,燈光太亮或者太暗都是不合適的。”郭秀瑾告訴記者,過強的光線會使孩子的眼睛容易感到疲勞。
“給孩子的燈光應該是柔和的光,最好保證光線來自于孩子的左前方。同時,結合工作類別和閱讀字體大小進行調整,以避免眩光和視疲勞等。因此孩子閱讀學習時,可以選擇能調節明暗度的燈,將亮度調到柔和為準。”郭秀瑾建議說。
同時郭秀瑾提醒,不良讀寫習慣是近視的危險因素。“寫字的時候歪頭,握筆的時候指尖距離筆尖近都對視力有不良影響。孩子應該培養良好的讀寫習慣,握筆的指尖離筆尖一寸、胸部離桌子一拳、書本離眼一尺。在閱讀寫字時要保持坐姿端正,走路、坐車、躺臥時不要閱讀。”
家長要定期帶孩子檢查視力
2016年發布的《不良用眼習慣調查報告》數據表明,在近視發生初期沒有采取科學的防控手段,使得近年來青少年近視患者度數猛增的情況十分常見。
“不少孩子在視力下降后,往往沒有及時告訴家長,當家長發現孩子視力出現問題時,孩子已經發展成真性近視。”郭秀瑾表示,預防青少年近視的前端篩查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和發現近視后投入的治療相比,前期篩查卻往往被家長所忽視。
郭秀瑾建議,家長最好間隔3個月左右帶孩子到醫院進行一次視力檢查,如發現孩子視力下降,及時進行散瞳驗光檢查,確定是否為真性近視,以便進行有效矯正和治療。
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愛眼榜樣
郭秀瑾認為,家長的行為對于孩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家長可以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從而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改正自己的壞習慣。”然而遺憾的是,在生活中,很多家長卻給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樣,令孩子有樣學樣,使一些損害視力的行為成為孩子的習慣。
“比如有的家長在家中手機、平板不離手,節假日時也寧愿窩在家里看電視、玩手機,而不愿意帶著孩子到戶外去走一走。這樣一來,孩子也會認為玩手機、平板不是壞事,因此養成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同時沒有參加戶外運動的習慣,也會慢慢不喜歡戶外運動。”
郭秀瑾表示,家長首先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愛眼護眼的好榜樣,從而讓孩子懂得要重視保護自己的眼睛。
(河北經濟今日資訊、燕趙都市報 燕趙都市報官方微信
陳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