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也無法挽留。——《這個年紀》上市22年,正式告別A股57.39元,這是小天鵝留給中國股市的最后一個背影!5月8日,小天鵝A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5月8日起開始停牌,此后將進入現金選擇權派發、行權申報、行權清算交收階段,不再
該來的總會來,
該走的也無法挽留。
——《這個年紀》
上市22年,正式告別A股
57.39元,這是小天鵝留給中國股市的最后一個背影!
5月8日,小天鵝A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5月8日起開始停牌,此后將進入現金選擇權派發、行權申報、行權清算交收階段,不再交易,直至實施換股后,轉換成美的集團股份。
這也意味著小天鵝正式成為美的的一部分,企業主體也將被注銷,世間從此再無小天鵝(公司)。
人們在唏噓,感慨,曾經的國產洗衣機之王倒下了。
但事實上,早在10年前,美的收購小天鵝24%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時,就已經意味著一代洗衣機大王跌落神壇。等到美的控股比例達到了53%時,就已經宣布小天鵝正式淪為美的的小弟。如今注銷公司主體,中止上市,不過是補辦了一個手續而已。
不過,值得點贊的是,終止上市前夕,小天鵝用每10股派發40元現金紅利的大比例分紅回饋了股民。
國產洗衣機之王
連續11年全國銷量第一
提起國產洗衣機,小天鵝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它是中國第一臺全自動洗衣機的發明者,是國產教科書的品牌。
在中國41年洗衣機的歷史里,它曾連續11年銷量全國第一。
小天鵝不僅在國內風光,在國際上也負有盛名,其產品出口到全球80多個國家,甚至征服了美國、日本等高端市場。
此外,在全世界的洗衣機制造廠商中,能同時生產出滾筒洗衣機、波輪洗衣機、攪拌式洗衣機的生產商寥寥無幾,小天鵝就是其中一個,它也一度成為全球第三大洗衣機生產制造商。
鮮為人知的是,小天鵝雖然是中國第一臺洗衣機的制造者,讓國人知道了洗衣機,但在蠻長的一段時間里,小天鵝在國內卻沒什么聲響。
反而讓遠在1000公里以外的廣東中山,一個名叫“威力”的洗衣機品牌得利。公開數據顯示,從1989年到1995年的7年時間里,威力洗衣機都是全國的銷量冠軍,市場份額一度超過20%。
直到1996年,小天鵝才拿回屬于自己的榮譽,并在之后連續11年穩坐國產洗衣機銷售冠軍的寶座。
小天鵝是怎么起飛的?
從一個追隨者,到國內洗衣機市場的王者,小天鵝的成功離不開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重視技術,丑小鴨轉變為白天鵝。
1987年,小天鵝從日本松下引進的技術和生產設備,才克服了初代洗衣機故障多、噪音大的質量難關,小天鵝才得以嶄露頭角。
1993年,小天鵝又再次從日本引進先機技術,繼續改良產品。
到1995年,小天鵝拉上日本松下、德國西門子等攜手創建了BSW、松下冷機、冷機壓縮機、廚房器具四個合資企業,由此成功吸收了國際一流公司的技術,幫助小天鵝騰飛。
因此,技術的引進-吸收-轉化,是丑小鴨轉變為小天鵝的關鍵。
第二,從三四線切入市場。
80年代,國內洗衣機市場競爭激烈,前有威力稱霸,后有白菊、水仙、金魚等一眾國產品牌群雄逐鹿,為了避其鋒芒,小天鵝選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
彼時,改革開放,消費升級,結婚三大件從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升級為彩電、冰箱、洗衣機,小天鵝就迎合市場需求,新婚夫妻只要拿著結婚證就能以很優惠的價格購買小天鵝洗衣機。
就這樣,僅僅2年時間,小天鵝就成功地占領了三、四線市場,綠桶洗衣機也成為了很多人兒時的記憶。
第三,廣告轟炸。
上個世紀90年代,“全心全意小天鵝”的廣告出現在央視的熒幕上,吹響了小天鵝全面進攻的號角。
此后,小天鵝又斥巨資在全國多個地方衛視的熱門綜藝節目、電視劇里插播廣告,甚至冠名,“全心全意小天鵝”成為家喻戶曉的廣告語。
小天鵝也和春蘭一起,成為江蘇乃至全國家電行業的一面旗幟。
一朝富貴幾度蹉跎
小天鵝被拖下深淵
1997年,小天鵝上市,成為國內洗衣機第一股,小天鵝的聲譽達到頂峰,并募得一大筆資金。
不過,也是因為資本,小天鵝跌了第一個大跟頭。
當時,小天鵝決定第二次創業,上馬洗碗機項目,于是,斥巨資與意大利梅洛尼公司成立了無錫小天鵝梅洛尼洗碗機有限公司。
同時,還確立了“以洗為主,同心多元”的發展方向,希望洗碗機能讓小天鵝的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按照規劃,一期產能就達到80萬臺,成為亞洲最大的洗碗機企業。
但是,由于國人的飲食習慣以及餐具結構與西方相差太遠,校天鵝洗碗機在中國嚴重水土不服,造成巨虧。
2003年4月30日,由于2002年和經過調整后的2001年兩個會計年度,小天鵝的凈利潤均為虧損,其股票被戴上了“ST”的帽子,面臨退市風險,引入外部資本變得緊迫。
慌不擇路下,小天鵝跌了第二個大跟頭。
2003年,斯威特入股小天鵝,但是,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這卻是小天鵝跌入深淵的開始。
這家靠驗鈔機起家的企業在控股后不但沒有按承諾向小天鵝注入優質資產,反而拖欠轉讓款,甚至挪用小天鵝上市公司資金。
此外,時任小天鵝董事長朱德坤和小天鵝集團的其他4位高管被宣布退休。
雖然最后斯威特董事長嚴曉群被刑拘,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是小天鵝已被拖入深淵。
等到國聯集團入主之后,小天鵝已經傷痕累累,只得賣賣賣抵債。不僅剝離了空調業務,還中止了與日本松下的巨額技術轉讓費,并將原無錫松下冷機、松下冷機壓縮機兩家合資公司的工廠地塊出售。
一套組合拳下來,小天鵝雖然償還了債務,但卻已經無力再做什么。于是,小天鵝開始了第三次賣身之旅,這次接手的是美的集團。
傳奇還在,但江湖再無小天鵝
美的入股后,民眾的普遍呼聲是“資產注入”、“小天鵝利好”。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奧維云網報告顯示,2019年一季度,小天鵝的市場份額僅13.9%,僅是海爾27%的一半。
與此同時,小天鵝的營收同比增速僅8.04%,不到2018年一季度18.17%的一半。
事實上,從2014年以來,小天鵝凈利潤增速逐年下滑。
原因在于小天鵝已經淪為美的的“洗衣機加工廠”,小天鵝洗衣機年產量的1/3需貼美的商標,大大地拖累了小天鵝的生產力及盈利能力。
反觀美的,在收購小天鵝之后,其洗衣機業務似乎有大面積趕超海爾的趨勢。2018 年上半年,美的洗衣機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達到 1960萬臺和 349 億元,同比增長4%和 11.8% ;海爾上半年洗衣機業務則僅實現162.82億元營收。
毫無疑問,美的在“吸”小天鵝的“血”。不過,這也正常,畢竟美的是拿了143億徹底買下小天鵝的。
國內白電市場競爭還在繼續,只是江湖再無小天鵝。
唏噓!
作者:劉峰
金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