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段時間發改委就曾經提到過,目前中國的整體電價比較低,所以要考慮對電價進行改革,結果發改委在7月29號就發布了正式的文件,對電力進行改革。全國即將全面推行分時電價。2021年7月29日,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發改
前段時間發改委就曾經提到過,目前中國的整體電價比較低,所以要考慮對電價進行改革,結果發改委在7月29號就發布了正式的文件,對電力進行改革。
全國即將全面推行分時電價。
2021年7月29日,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發改價格〔2021〕1093號),這個文件對未來電價的改革方向做出了規定,這里面內容比較多,我們提煉幾點重點內容。
1、峰谷電價差價標準。
合理確定峰谷電價價差,上年或當年預計最大系統峰谷差率超過40%的地方,峰谷電價價差原則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則上不低于3:1,這意味著最高電價價格有可能是最低電價價格的4倍或3倍。
2、建立尖峰定價。
尖峰時段根據前兩年當地電力系統最高負荷95%及以上用電負荷出現的時段合理確定,并考慮當年電力供需情況、天氣變化等因素靈活調整;尖峰電價在峰段電價基礎上上浮比例原則上不低于20%。
這意味著未來電價分時可能分為5種,分別是深谷、低估、平價、高峰、尖峰5個段位。
3、健全季節性電價機制。
可再生能源比重大的地方,要統籌考慮風光水多能互補因素,進一步建立健全豐枯電價機制,豐、枯時段應結合多年來水、風光出力特性等情況合理劃分,電價浮動比例根據系統供需情況合理設置。鼓勵北方地區研究制定季節性電采暖電價政策,通過適當拉長低谷時段、降低谷段電價等方式,推動進一步降低清潔取暖用電成本,有效保障居民冬季清潔取暖需求。
4、分時電價執行范圍。
除國家有專門規定的電氣化鐵路牽引用電外的執行工商業電價的電力用戶;對部分不適宜錯峰用電的一般工商業電力用戶,可研究制定平均電價(執行分時電價用戶的平均用電價格),由用戶自行選擇執行;不得自行暫停分時電價機制執行或縮小執行范圍,嚴禁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為名變相實施優惠電價。
有條件的地方,要按程序推廣居民分時電價政策,逐步拉大峰谷電價價差。
5、實施時間。
各地要將分時電價調整方案在2021年12月底前上報發改委,具體執行時間待定。
為什么要推行分時電價?
對于分時電價,實際上這并不是一個什么新概念,之前很多地方都已經推出了類似這種定價機制,比如目前有很多地方都實行階梯定價,當電力達到某個界限之后,就會執行一個新的價格。
但是這種分時定價相對比較籠統,只針對用電多少進行分時,并沒有針對季節以及電力結構進行分時,而這次發改委發布的文件對分時更明確。
而發改委之所以要推行分時電價,這里面考慮的因素比較多,但總體來說主要有三個大方面的考慮。
第一、促進社會合理用電,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和安全。
我國用電有很明顯的季節性以及節點性,比如在一年四季當中,用電高峰期一般都是夏天和冬天,比如前兩年冬天有部分省份就因為受到寒潮的影響,大量居民開啟小電爐,結果導致電力供應不上,最終只能拉閘限電。
另外在每年的夏天,天氣比較炎熱,居民用電比較多,這也是電力供應比較緊張的時候。
而在一天當中用電高峰期,一般都是在晚上5:00~11:00這段時間這段時間。
這種季節性用電以及時點性用電導致用電非常不均衡,在用電高峰期的時候電力供應不上,而在電力低谷的時候卻出現電力浪費的情況。
所以為了提高供電的安全運行以及用電效率,推出分時用電還是有必要的。
第二、合理反映發電成本。
從整體來說,目前我國的電價是比較低的,整體用電都處于全球比較低的位置,特別是在居民用電方面更是遠低于一些發達國家。
但是發電是有成本的,特別是在高峰用電的時候,邊際成本相對比較高,因為在這些高峰用電時間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火電供應,而火電本身的發電成本是比較高的。
在用電低谷期,電力的供應主要以一些可再生資源電力為主,比如水電,太陽能,風電等等,而這些可再生資源電力生產成本相對是比較低的。
所以推出分時用電,在高峰時期適當的提高電價,可以真實的反映電價的高成本,而在用電低峰時期降低電價,也可以真實的反映用電的低成本。
第三、節能減排,最終達到碳中和目標。
這次發改委推出分時電價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服務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促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而改善我國的電力供應結構。
國家之所以要支持新能源電力系統的建設,這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碳排放,按照我國的目標,到2030年要實現碳達峰,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
畢竟目前我國的能源結構仍然以煤炭石油為主,而這些傳統能源的污染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火力發電,目前主要以煤炭為主,而煤炭潛在的污染比較嚴重,想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必須控制煤炭的使用規模。
所以現在發改委推出分時電價,在高峰期時段適當提高電力價格,這樣可以抑制大家的用電沖動,從而減少火力等一些傳統電力的發電量。
而在用電低谷期,電力供應主要以一些新能源為主,類似水電、風電可以24小時的運行,在一些低谷期用電的企業以及個人并不是很多,容易造成電力浪費,現在鼓勵在低谷期實行較低的電價,可以讓企業充分利用這些低谷期進行生產和儲電。
實施分時電價,居民用電會有明顯提升嗎?
目前分時電價的最終定價方案是什么還沒有出臺,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同的地方實際情況不一樣,所以最終的分時電價方案也是不一樣的。
但不管分時電價最終的方案是什么,在用電高峰期,居民的用電有可能會比目前的電價有所上漲,但總體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因為目前居民用電占我國總體用電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而且我相信各地在制定分時電價的時候,都會充分考慮居民用電的實際情況,即便推出分時定價了,估計也會參考目前的階梯定價進行收費。
比如目前有不少城市已經推出階梯定價,當居民用電在一定范圍之內,電價會按照平價進行收費,超過一定的額度就會相應的提高,簡單來說就是用電越多費用越高。
不過參考目前實施階梯電價的實際情況來看,如果一個家庭整體電價在300度以內,即便分時定價推出了,估計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