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鐘表界的競爭一向很激烈,特別是在這種科技發達,信息傳播速度迅速的社會。想要在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屹立不倒,沒有一兩項看家本領或者獨特制表技藝是不行的。今天老魏來和大家看看這些名表名牌都有哪些獨特的技術、工藝。勞力士的Parachrom藍游絲
鐘表界的競爭一向很激烈,特別是在這種科技發達,信息傳播速度迅速的社會。想要在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屹立不倒,沒有一兩項看家本領或者獨特制表技藝是不行的。今天老魏來和大家看看這些名表名牌都有哪些獨特的技術、工藝。
勞力士的Parachrom藍游絲
相信很多表友都會知道游絲在機芯中的重要性,它關乎這手表走時是否精準。那么游絲的抗溫差、抗震蕩能力越好,則手表的精準度越高。同時游絲的抗磁性也很重要,以前常用的游絲是合金鐵、鎳、鉻為基礎的合金材料,但是這種材質的游絲容易受磁和受沖擊震蕩,從而影響手表精度。
前幾天老魏在講名表的制表技術時就講過勞力士的蠔式,然而勞力士制作游絲的技術也同樣出色。勞力士經過長期的研究終于找到了一種新型合金,鈮和鋯的配比達到較為特殊的85%鈮和15%鋯,會產生最佳抗磁和抗沖擊性。用Parachrom鈮鋯合金來制作的藍游絲可以利用材料本身特性,克服外力沖擊后產生的穩定性降低的問題,防震能力是一般游絲的10倍。
并且Parachrom藍游絲是順磁性游絲,磁化率約為十萬分之一,所以受磁的概率可無乎忽略不計。鋯是一種稀有金屬,具有驚人的抗腐蝕性能、極高的熔點、超高的硬度和強度等特性,鈮鋯合金是高熔點物質所以溫差影響變化極小。綜合而言勞力士Parachrom藍游絲的特點就是防震能力強、抗磁性強、抗溫差能力好,可以極大地提高手表走時的精準度。
朗格的四分之三夾板
德國的朗格能在瑞士制造當中殺出重圍,成為世界十大名表之一,它有何特別之處呢?那就是朗格先生研發制作的一種夾板就是四分之三夾板,這種夾板的誕生成為了朗格的特色,同時也成為了整個德國制表業的風格特色。
四分之三夾板用未經處理的德國銀制成,這是一種含銅、鎳、鋅的合金。該材料運用于制作朗格腕表的全部框架部件,具有高穩定性和抗腐蝕性。簡單來說,這個夾板就是蓋在機芯上用于固定齒輪,且面積大約占機芯面積四分之三的一塊金屬板子。從更加專業的角度講,就是將原動系夾板與傳動系夾板合二為一的夾板。
四分之三夾板和數個橋板構成的傳統結構相比,確實大大改善了機芯穩定性,在降低齒輪軸距公差的同時機芯抗塵、抗污的效果更好。并且制表師在組裝機芯的時候也大大節約了時間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歐米茄的防磁機芯
歐米茄成功研制出世界首款真正防磁機芯,可抵御大于1.5特斯拉(15,000高斯)的強磁場的全新機芯,其防磁性能遠勝于此前任何表款。
歐米茄使用全新的防磁概念,把機芯的關鍵部件全部用非磁性材料制作,比如擺輪軸和軸尖。歐米茄至臻同軸機芯使用非磁性Si 14游絲、擺輪避震器簧片都是使用液態金屬制成。
使用軟鐵內殼的傳統防磁表不但不能透底,不能表盤開窗,而且指針軸都要做的很細。但是歐米茄至臻同軸機芯讓手表在具備超強防磁能力的同時,還能使用透明底蓋、盤面日歷開窗。
雅克德羅的大明火琺瑯
如今在故宮鐘表博物館中還收藏的雅克德羅Jaquet Droz珍品,這一品牌與中國有長達200余年的傳奇之交。而雅克德羅制表技藝中最讓人驚嘆的就是大明火琺瑯工藝,尤為擅長以精細微繪工藝修飾大明火微繪琺瑯表盤。由礦物質熔煉而成的琺瑯具備很多優點,首先它具有獨特光澤與透明感,而且化學性質極其穩定,質地堅硬、不透氣、不會滲水。因此好的琺瑯作品絕對可以保存數百年,歷久不變。
“大明火”(Grand Feu)琺瑯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工藝,要在同一琺瑯上涂上多層色彩后用爐火焙燒加固。大明火琺瑯是需要巧手與巧思的藝術,考究制表師對溫度和色彩的掌控能力,是藝術與工藝的雙重嚴格要求。稍有不慎,沒把握住煅燒的時間和溫度,就會面臨煅燒失敗的風險。
在上色時的順序是從淺至深、由暖色調開始,每次上色同一色系。上完一個色系就送入800 度的窯內燒制讓琺瑯融化,取出后再自然冷卻,冷卻后繼續上色。每一次上色都要如此重復三遍方能真正上色完美。所以表盤上的有幾種色彩就要經過幾次爐火煅燒。
法蘭穆勒的瘋狂時間
創意無處不在,在鐘表界有品牌腦洞大開。常規的手表最直接的要求是可以快速直接、清晰明了地讀取時間,而法蘭穆勒大師打造的Crazy Hours腕表,令人驚訝的是其打破了固有的表盤顯示定律,將表盤上的阿拉伯數字進行了重新排列。
但是盡管Crazy Hours 表盤上的數字經過了重新排列,但在讀取時間時其實很容易。分針是順時針方向轉動,顯示分鐘的時間;而關鍵在于顯示小時的飛返時針 (Jumping Hour) 之上,這只是指指向的阿拉伯數字就是小時的時間了。
三層的輪子就是實現其“亂跳”功能的關鍵,最上面一層為5個齒的輪片,其功能是與時輪齒相接觸。當這個三層輪由于最底部凸輪達到極限值時,三層輪會以瞬間旋轉起來,這五個齒帶動時輪轉五個小時刻度,在表盤上的顯示方式就是時針撥動了150度,也正好是下一個“輪回”的開始。
依百克的四驅計時
四驅是制表行業的一項專利技術,依百克革命性的四驅計時盤讀時設計,制表歷史上首個把計時盤一列并排的計時器,分鐘、小時、24小時和小秒鐘小表盤被水平地安置在一條直線上,這是前所未有過的專利技術。
這個特別的設計,四個計時表盤是公用一個機芯的。巧妙的利用了表面作排列的外加模件,比實際改動機芯更直接更有效率,它的每個設計細節都引起強大和決定性的影響。
四個計時表盤并列給人氣勢磅礴的感覺和強烈的運動感。此后這個系列也成為依百克的標志,在世界表壇獨樹一幟。
瑞寶的璣鏤刻花紋
作為機械表復興時期的共同創始者,瑞寶是為數不多的繼續使用機械機芯的鐘表品牌之一。瑞寶的腕表有清晰的設計理念和精美的外觀,經典的洋蔥頭表冠獨樹一幟。但是瑞寶不凡的手工技藝還是體現在它獨家設計的璣鏤刻花紋。
璣鏤雕刻是指在金屬上雕琢層疊交錯的幾何造型和圖案。這種要求極高的工藝在16 至 18 世紀時,一般只見于歐洲皇室和貴族們的手工藝品上。獨出心裁的鐘表匠據此研制了僅憑手勁力度才能操作的高精確璣鏤刻花機,在表盤和表殼做璣鏤雕刻,裝飾表盤。
瑞寶表盤工作室內應用的曲線璣鏤刻花機,需要制表師用穩穩的手臂操縱,在表殼、表盤甚或是機芯上刻畫出古典脫俗的精美圖案。
莫勒的啄木鳥頸微調
在腕表界中,擁有微調部件是名貴腕表的一個顯著特征。今天說到的啄木鳥頸式微調就是是格拉蘇蒂莫勒的獨家專利,也是腕表中很出色的微調裝置。
而格拉蘇蒂莫勒的“啄木鳥鵝頸式微調”名字是因為彈簧形狀與啄木鳥脖子線條相似。莫勒的啄木鳥微調由以下5個部分構成:特殊形狀的莫勒擺輪夾板;啄木鳥頸式彈簧;啄木鳥頸式指針;微調螺釘;微調螺釘的加固螺釘。
莫勒手表由精鋼游絲的彈性來控制快慢針,應用啄木鳥頸式微調讓調節螺絲和反壓簧之間的快慢針向上跳起。啄木鳥頸式微調的特殊形狀彈簧可以阻止快慢針向前移動,這樣快慢針就可以斜對著微調螺絲同時落到擺輪夾板上。通過啄木鳥微調裝置控制擺輪擺幅,有利于確保在最惡劣的條件下確保機芯走時的準確。
獨特的制表技藝能讓人過目不忘,配合嚴謹的制表態度才能做出精密的手表。老魏認為這些腕表品牌之所以能有今日的地位和發展,除了有獨家制表技藝,更重要的傳承了工匠精神。
▼
丁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