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10月份開始,豬價就迎來了一波大漲,而隨著行情走高,豬農的信心也在不斷增加,希望這次豬價能早日漲破10元。畢竟大家已虧了大半年了,如果這次上漲潮不能持續,那今年就徹底完了。不過,從近10天行情來看,豬價漲漲跌跌反反復復,屠企和養殖端在激烈
從10月份開始,豬價就迎來了一波大漲,而隨著行情走高,豬農的信心也在不斷增加,希望這次豬價能早日漲破10元。畢竟大家已虧了大半年了,如果這次上漲潮不能持續,那今年就徹底完了。
不過,從近10天行情來看,豬價漲漲跌跌反反復復,屠企和養殖端在激烈的博弈中。盡管豬農捂著不賣,大型豬企也暫停出售生豬,可依舊沒能帶動行情走高。反而,因肉價走高消費疲軟,豬價上漲難度比較大。
那么,接下來的豬價走勢如何?8元豬價能否持續?
01、豬價再次熄火
從今天的豬價來看,豬價又一次走跌,其行情為15.98元/kg,相比上一天回落0.11元,再次跌至8元/斤大關。近幾天豬價一直在8元左右波動,可見想要漲破8元并不容易。而早在6月份豬價短短6天從6元漲至8元,但之后也難以繼續走高。
至于為何維持8元行情,還因目前的養豬成本在7.5-8元一斤,這個價格剛好在盈虧線以上,保證豬農不會虧損。可豬農連虧了大半年了,自然是不希望只能微盈利。
從28地監測數據來看,東北跌了0.2-0.3元,行情為15.3-15.4元/kg,可見跌幅并不小,這意味當地生豬供應偏多,豬農開始恐慌性出欄;華北跌了0.2-0.3元,行情為15.3-15.9元/kg,當地出欄量也明顯增多。西北一帶穩中有跌,行情為14.6-16元/kg。
南方跌幅不是太大,華東跌了0.1-0.2元,主流為15.9-17.1元/kg,魯蘇閩跌了0.1-0.2元;華中跌了0.1-0.3元,行情為15.9-16.5元/kg;華南跌了0.1-0.2元,主流為16.1-16.7元/kg;西南反彈0.1-0.15元,行情為15.6-17.3元/kg,可見當地豬肉消費仍然可觀,腌制臘肉的現象增多。
目前豬價處于漲跌不定的狀態,主要是豬農和屠企的矛盾和博弈所致。對豬農而言,自然是盼望豬價走高,拼命壓欄;可對屠企就不同了,近期白條豬銷量走低,市場消費量不足,屠企高價收豬,結果出現了虧損,部分屠企一頭豬虧了106元,因此只能拼命壓價。
只是,屠企的壓價碰到了不愿出欄的豬農,再加上肥豬供應量偏緊,使得屠企壓價難度加大。但近期北方消費疲軟,再加上屠企的收購意愿不高,屠企壓價比較順利,豬價明顯走低。
02、8元豬價難以持續?
從近日行情來看,豬價利空因素較多,特別是以下3點:
1、消費難以提振
近幾天,全國多地居民瘋狂采購食材,有人一次性購買半頭豬。但隨著國家的定調調控,瘋狂的市場得以平靜下來,又受豬肉飽和性消費,接下來消費再次疲軟。此外,受“衛生事件”的影響,餐飲需求減弱,也不利于豬價走高。
2、產能過多
在很多養豬人看來,市場又迎來缺豬局面,這也讓他們的壓價底氣更足。實際上,市場上的生豬并不缺,只是剛好碰上了肥豬拋售的空檔期。而那些游資又大肆炒作,帶動了豬農的惜售。
實質上,從官方數據即可看出,截止9月底,母豬數量為4450多萬頭,生豬為4.39億頭。盡管第3季度淘汰量確實增多,但去產能仍然不徹底。而官方也已警告,未來半年內生豬供應都會偏多,豬農要理性出欄,別盲目壓價。
3、出欄均重高
盡管300斤肥豬已拋售大半,可出欄均重依舊比往年偏高6.14%,這表明壓欄現象依舊普遍。而1-9月份累計產3917萬噸豬肉,同比反彈38%,可見其產量多大。再加上進口豬肉的疊加,目前庫存依舊偏多。
而隨著凍品的大量投放,不僅能緩解豬肉供應壓力,也能夠讓市場豬肉降溫,抑制豬價走高。一旦11月中旬甚至下旬,大型豬企為了完成月任務而大量出欄,豬價必然會跟著下滑。
03、又一壞消息趕來
目前,很多豬農都有惜售的情緒,甚至有很多專業養豬戶表示,如果豬價不漲至9元或10元,那就不賣豬,看誰能耗過誰。
顯然,這種方式是錯誤的,盲目惜售必然會導致出欄均重加大,一旦豬價落價,那必然會導致生豬陷入跌價的惡性循環中。
而如今又有一壞消息趕來,那就是飼料漲價,近日多家飼企普漲50-100元/噸,如中慧農牧:中大豬全價料漲了50元一噸,乳豬料、濃縮料漲了100元一噸;希牛飼料漲了50-100元/噸;莒縣和美漲了50-100元;新希望六合漲了50-100元/噸。
一旦生豬漲至240斤,再往后生長速度就會減弱,但對飼料的需求加大。而如今飼料走高,必然會導致養豬成本加大,一旦豬價沒能上漲,那豬農必然虧損。
因此,勸告大家理性出欄,別盲目壓價,不然受傷害的只有你自己。
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