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你好,我是楊穎。是西安的一名律師,執業11年了。11年間做了許多的訴訟案件,承接了許多的法律顧問工作,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團隊。我和好朋友小米一個在西安一個在上海,平時沒事只能是微信聊天了。經常天馬行空地聊一堆,也分享很多彼此的工作方法。我給她
你好,我是楊穎。是西安的一名律師,執業11年了。
11年間做了許多的訴訟案件,承接了許多的法律顧問工作,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團隊。
我和好朋友小米一個在西安一個在上海,平時沒事只能是微信聊天了。
經常天馬行空地聊一堆,也分享很多彼此的工作方法。
我給她分享過我們平時怎么判斷人的一些方法,她聽了很感興趣,一直實驗,還寫了文章《如何識別一個人到底是真有錢,還是在裝x?》
其實分享給她的也就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方法被我保留了。
01
因為是律師的關系,我在實踐中摸爬滾打總結出來了很多識別人的方法。
律師這個行業本身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而且我們行業主要的成本就是時間和精力。
如果不能快速地辨別對方是否是我的客戶,那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而如果對方已經是我的客戶,但我不能快速識別他的真實意圖,和他說的是否是實話,那我在案件進展過程中就可能栽跟頭。
所以這個技能可以說是行業必備。
其實判斷一個人是真有錢還是在裝X,還不是我們識人的重點。
我們識別人的重點主要是,他的狀態是否與他表述的一致?他的經歷是否與他表述的一致?他的案件狀況是否與他表述的一致?
總之就是你是否有錢不是最重要的,你是否誠實才是最重要的。
02
以前有人給我介紹了個朋友,說是一個公司的老板,要請法律顧問。
這個人見了我以后直接問我法律顧問多少錢一年,并表示也不貴嘛,還說自己公司正要更換法律顧問(律師可以做公司的外聘法律顧問,幫忙處理法律事務)之類的,聽上去好像是一個值得付出的客戶。
但是他吹牛的時候說了一個細節,被我看出了漏洞。
他說:“我的法律顧問必須換了,今天氣死我了,給我審核的標書居然有好多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最后被招標單位退回來了,全公司都給他擦屁股,都在重新做標書。”
他這段話里有兩個漏洞,第一是公司的法律顧問只審核投標文件是否合法,不審核內容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不懂。
比如最常見的招投標出現在建設工程領域,關于工程質量、設計圖之類的都是很專業的。
我們根本看不懂,所以我們只審核文件是否合法,前后不一致之類的不歸我們審核。
第二是標書是不會被招標單位退回來的。
因為標書都是封好了送給招標單位,在開標當時當場打開,如果有問題就直接廢標了,是不可能退給你重新做的。
通過這兩點,我就判斷他根本不是公司的老板,因為感覺并不在行內,像是從哪里聽說了一些信息,出來吹牛的。
所以雖然朋友跟我說:“你和他多聯系啊,這是個機會,他公司還挺大的。”
但是我也沒有再理他,因為他連這些基礎知識都不懂,他應該不是公司說了算的人,不然公司早就經營倒閉了。
后來朋友跟我說,他也是后來多方驗證才知道,這個人是公司老板的兒子,正在他爸爸的公司學習,所以對外宣揚都說他是老板了。
這個人你要說他沒錢也不是,畢竟是富二代,每次出來都是豪車名表。
但是真實情況與他說的還是不同,他自己在公司也處在學習階段,跟他搭上關系到最后簽訂法律顧問合同還有遙遠的距離。
得先通過他推薦認識他爸爸,而他爸爸一定對他愛吹牛的性格有所了解,所以對他推薦的人有幾分信任就難說了。
我又不缺客戶,大可不必在他身上大費周章。
有這個精力不如好好做做業務,客戶給我介紹的他們的合作伙伴可都是當下就能拍板的決策者了。
03
我們平時除了要對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有所識別,還要識別一個人對自己現有情況的描述是否真實。
我常跟朋友開玩笑說,自從我做了律師,誰結婚了我不一定知道,誰要離婚了我肯定是第一個知道。
常有朋友兩口子吵了架,就給我打電話說要離婚,早些年我經驗不足,就會本著勸和不勸離的心態安撫大家的情緒。
現在我大概能判斷出來是吵了架的氣話還是真的,所以大部分時候我都跟他們說:“明天來簽代理合同吧。”第二天就沒人理我了。
前一段時間,有個朋友跟我說要離婚,我說我不想理你,你這狀態一看就知道不是我的客戶。
他從跟我說到現在過去半年多了,也還沒離婚呢。
后來他問我:“那你的客戶應該是怎么樣的?”
我給他分析,離婚大部分是能夠自己解決的,能來找律師的一定是自己無法協商的。
但是在無法協商成之前一定協商了好多回,才知道自己無法解決。
那么基本有兩個特征,一是形容枯槁、心力憔悴,二就是關于具體的離婚細節,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很多都打定了主意。
很多人就是婚姻過得不如意,于是整天把離婚掛在嘴邊,但是你觀察他說起來的時候都是,“還不如離了呢”。
而不是你一看他就是被折磨得不行了,說話都是:“我要離婚”或者“我非離不可”。
而且他們離婚的念頭一定不是第一次閃現的,來找律師的時候,自己要不要孩子,要不要撫養費,財產怎么分割都盤算過很多遍了。
再加上男女雙方為了離婚肯定提過很多次,也協商過很多次,所以都會有很明確的要求。
來問律師主要是看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合法,能夠怎么爭取到。
主要焦點集中在離婚后自己能得到的東西,而不是要不要離婚這件事。
如果說對一個人地位的判斷是看他說的話在不在行內的話,那么對一個人境況的準確判斷就要看他有沒有明確的事實理由,有沒有跟自己的條件或者底線相連接的細節了。
04
除了上面兩個,當事人能夠付出的代價也是我判斷他說的是否是真話的一個重要條件。
我以前有個同學跟老婆吵架,老婆賭氣說要離婚,然后就出門說去找律師了。
他為了不輸了氣勢,趕緊給我打電話,說這是動真格的了,老婆都去找律師了。
我說你倆吵架搭進去倆律師,你先把咨詢費交了,我再給你說吧。
他這邊聽了說那我等她先問吧。結果他老婆和他一樣,聽說律師要收咨詢費,也沒問就回來了。
真的要離婚,會在乎付點咨詢費嗎?
關于如何用代價考驗別人這件事,我還經常用在其它地方。
我在一個流浪小動物救護組織做志愿者,主要負責審核領養人,而我最經常問領養人的幾個問題就是。
貓在家的話會磨爪子抓壞家里的東西能忍嗎?
小狗的話就算是訓練好了也可能會在家里尿的,這樣可以嗎?
每天早晚都要遛狗的,不然晚上會叫能受得了嗎?
這個領養協議里有違約責任,如果你棄養狗狗或者把它丟了是要賠錢的,可以接受嗎?
這種問法主要是就是看對方是否能夠承受代價,如果面對口頭的問題都要思考,真的行動起來養寵物,就很難指望能夠真的堅持下去了。
真的要做一件事比咨詢一件事付出的代價要大得多,尤其是要做一件大事,付出的代價就更大。
要是小的代價都不愿意付出,那大事肯定就是做不成了。
我前兩天還碰到了一個當事人,說自己生意做得可大了,明年打算上市。
我先不說一年上市這個事情本身就不現實,單說他公司股權結構有問題需要我幫助調整,我給了個報價方案,他說這么貴?
后來我同事還跟我說多可惜,你看培養一個上市公司的客戶多好。
我說你公司都要上市了,你在乎這點股權結構的法律服務費?
錢是代價的一種,還有時間、精力、風險,這些都可能是代價。
都可以被拿來作為試金石,不愿意付出代價的不是真的有決心做到這件事。
05
上面寫到了從是否懂行,是否有細節,是否愿意付出代價三個角度來識別別人說的是否是實話。
是否懂行看他說的地位、狀態是否真實。
是否有細節判斷他說的境況是否真實。
是否愿意付出代價可以試驗他的意愿是否像他說的一樣強烈。
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總之就是看他說的這些是否都能夠最終被實際實施。
比如我有一個顧問單位是做超市的,老板對那些什么消費者痛點、癢點的商業詞匯一概不通,但他講起來貨物陳列的門道卻是如數家珍。
第幾行貨物容易被注意到,一種貨物的展面要達到長寬高多少才更容易被拿到,如何及時補貨。
此外還有,店面的選址有哪些講究,即便是都在西安市,東南西北郊的消費習慣都有哪些不同……
這就是人家雖然沒學過什么工商管理,但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
那首先他是確實在做事情的,不用懷疑,有好多家分店也一定是真的,而且他這一套經驗真的模仿起來也是大概率有效果的。
這個不光是對我們律師判斷當事人而言的,對于面試官判斷面試者,或者當事人挑選律師都是一樣的道理。
有再大的名頭,簡歷寫得再好看,都不如你問他一個具體問題,看他是怎么解決的。
如果他說的都是概念和理論,那大概率肚子里沒什么真貨了。
而如果他能夠針對具體問題給出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要是還有案例,那大概率是真的了。
而對于識別的人來說,能夠準確地判斷無疑就會給自己省很多時間和麻煩啦。
*作者:楊穎,律師,自2009年入行至今,每年辦理很多各種類型的案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想要通過普法告訴大家,法律人也是有溫度的。
金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