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自然的臭氧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藍色氣體。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臭氧層中,能夠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防止其到達地球,化學分子式為O3。更多臭氧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水解臭氧應用聯盟。電離空氣產生臭氧臭氧的發現與發展歷程17
大自然的臭氧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藍色氣體。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臭氧層中,能夠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防止其到達地球,化學分子式為O3。更多臭氧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水解臭氧應用聯盟。
電離空氣產生臭氧
臭氧的發現與發展歷程
1785年,德國人Van Marum在雷雨后,發現空氣特別清新,并且有獨特的草腥味,因而發現了臭氧的存在。
1840年,德國化學家Schonbein在巴塞爾發表了他的題為” 電解水過程中陽極的氣味” ,這種刺激的氣體被正式確認為“ 活性氧” 并命名為臭氧(Ozone) 。臭氧又名超氧、強氧、富氧、三子氧,因大氧臭氧層對地球上的生命的保護作用而廣為人知。
1857年,“ 西門子” 發明第一臺臭氧發生器。
1972年,WoIFF私HansIet在德國創立了第一個臭氧學會。
1984年,意大利成立醫學臭氧學會。
1999年,意大利發起并重新組建國際醫療臭氧學會(IMOS) 。
2000年,歐共體批準臭氧治療儀治療病毒性肝炎、各種婦科類疾病。
我國“非典”期間,北京工業大學和武漢大學在P3實驗室對SARS病毒進行了滅活,綜合滅活率高達99.22%,這是世界上首次臭氧滅活SARS病毒,這意味著臭氧在醫學上的應用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臭氧的特性
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組成元素相同,構成形態相異,性質差異很大,它的分子量為48,比空氣重,易于沉降擴散。與氧相比,臭氧非常不穩定,半個小時左右自動還原成氧氣,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為氧氣的13倍,臭氧在水中的半衰期幾分鐘。由于臭氧極不穩定,人們無法儲存、運輸,只能依靠各種設備現用現生產,臭氧濃度過低達不到消毒滅菌效果,過高卻又對人體不利,濃度比例難以掌控,定量生產難度很大。臭氧的最顯著特點是完成它自身的使命后不留下任何污染物,獻出來的是一片清新的氧氣。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已經可以通過水解純凈水制得純凈臭氧,且濃度能夠起到殺菌但對人體無害的程度。
臭氧的醫學應用
1、臭氧已廣泛應用于婦科炎癥,各種真菌感染引起的體癬; 各種病毒引起的皮膚粘膜病、如尖銳濕疣; 各種毛襄炎、青春痘、痔瘡、皮膚燒傷、及外傷引起的皮膚感染、口腔粘膜潰爛等。
2、靜脈輸入臭氧,可增加血臭氧及氧氣濃度。臭氧可幫助肝臟分解毒素及廢物,可用于腎功能衰竭、口腔粘膜潰爛等。
3、臭氧可分解膽固醇及甘油三脂,降低血脂,可治療高脂血癥及心血管疾病。
4、臭氧分解產生的氧氣(O2) 可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微循環、可用于糖尿病、癌癥等疾病的治療。
5、臭氧可分解尿酸及糖蛋白,可治療痛風及椎間盤突出。
6、臭氧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預防治療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
7、臭氧可用于醫院等公共場所的空氣消毒。
8、醫學保健,央視國際專門介紹了日本及歐洲臭氧治療皮膚病及其他疾病。
臭氧抗菌劑消毒滅菌特點
1、廣譜性: 臭氧對各種細菌、病毒、真菌、霉菌等都具有殺滅作用,是一種“萬能” 殺菌劑。這是其他任何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和消毒劑所無法比擬的。
2、高效快速性: 臭氧達到一定濃度后,可在數秒至數分鐘之間100%殺滅病原微生物,是已知消毒劑中速度最快的一種。
3、安全性: 臭氧急性毒性實驗顯示LD50>5000mg/kg,屬于無毒: 且對皮膚、粘膜、眼均無刺激作用,由于健康的細胞具有強大的氧化平衡酶系統,因而臭氧對健康細胞無害。
4、穿透性: 由于03分子量小,對細胞、組織有極強的滲透作用,可迅速滲透到細胞、組織內殺滅病原微生物。
5、無耐藥性: 由于臭氧的作用機理不同于通常的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所以任何細菌、真菌等都不會對臭氧產生耐藥性,無論使用多久,都不會有耐藥性產生。
6、殺菌治療雙重性: 臭氧殺滅病原微生物后生成氧氣,可供細胞、組織吸收利用,加速局部組織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且愈合無疤痕和色素。
您還想了解更多有關臭氧健康醫學應用嗎,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水解臭氧應用聯盟。
何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