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其實養海水并不是不適合新手的,關鍵在于耐心、耐心還是耐心。首先要耐心學習,不要急著標新立異,創新是你有經驗了掌握了規律了以后的事情,太多新手栽在看過很多人說的似是而非的道理一拍腦袋想出來的新方法上了,尤其是什么0成本、不需養水時間之類的東西
其實養海水并不是不適合新手的,關鍵在于耐心、耐心還是耐心。
首先要耐心學習,不要急著標新立異,創新是你有經驗了掌握了規律了以后的事情,太多新手栽在看過很多人說的似是而非的道理一拍腦袋想出來的新方法上了,尤其是什么0成本、不需養水時間之類的東西。
其次要耐心等待缸里的變化,主要就是養水要耐心,缸里出問題了調整回來要耐心,壞的事情發生幾乎都是一夜之間,好的事情發生總是很慢很慢。
最后要有長久持續下去的耐心,養海水對于真喜歡的人來說都是一輩子的愛好,太多人看著這東西新奇好玩急不可耐的入手,玩了兩個月就覺得無聊了,那樣子還是不建議玩。
換個角度說,如果養過淡水觀賞魚,非常了解淡水的那一套過濾方法。但是淡水那一套方法和海水有太多不同的地方,養淡水積累的經驗很多時候都會成為養珊瑚的絆腳石。養淡水和海水最通用的經驗應該只能說是養魚不是買個魚缸回來放兩條魚進去那么簡單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看純新手并不是一件壞事。
好了,道理說了一堆,具體說說怎么辦吧。
一般大概分為四類:
一、魚缸方案的選擇
不考慮FOT和NPS的情況下,那你就要在主要養LPS和主要養SPS之間做選擇,通常SPS需要更好的設備和更精細的維護,看自己的需要了。
對于新手來講100-300L水的缸體我認為是比較合適的大小,喜歡大一點的300-600L水也不錯,600-1000L就有些大了,1000L就屬于大型缸了新手最好別弄那么大的不然到時候發現不行就非常費錢費力了。
好了確定了水體大小以后缸怎么設計呢,同樣水體大小你既可以做成1000x10X10cm(L*W*H)的變態長缸,也可以做成10x10X1000(L*W*H)的變態高缸,有什么設計原則呢,主要有以下幾條。
1、海缸通常是寬而矮的(FOT,fish only tank,就是只養海魚的缸通常會做的比較高)。
所以具體點來看我認為缸的高度無論如何不要超過70cm,最好不要超過60cm,且缸的高度一定不要超過寬度??!
2、 選完主缸然后可以選底柜了,通常海水缸是會有個自己的底柜的,一般長寬就是跟主缸一樣,高度選擇比較有講究,不能太矮,不然放設備不好放,不能太高,不然不利于觀賞和維護,通常90cm-100cm最好,最好不要高到站著平視就能看到缸里,因為珊瑚的很多顏色來自熒光,不同角度看顏色不一樣,略俯視的視角其實顏色比較好,而且這樣手也難伸進去。
3、過濾系統的設計。海水缸通常使用底缸過濾或者背部過濾。通常用底濾的較多,因為背濾體積通常被限制的比較小,能放的設備就小,不過我曾經做過個巨大的背濾,效果也很好,就是占地方,所以根據需要來。我們以底缸過濾為例。
二、過濾系統的選擇
講到底缸,我不得不先介紹一下過濾系統的類型。很多人對于過濾系統的概念就是一塊白棉可以攔截掉飄在水里的魚屎。實際上過濾系統是一套使用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生物手段維持系統內營養鹽動態平衡的系統。
最常見的系統就是柏林系統,以活石(這個概念稍后詳細講)蛋白質分離器為核心的一套處理系統。由此延伸出來的DSB系統(柏林加上厚底砂)還有ATS、UAS和藻缸(這三個是柏林加上藻類過濾)等一系列的概念。
講回底缸,主缸里的水首先由溢流槽(溢流槽可以分為內置溢流槽和背包溢流槽,我個人比較喜歡背包溢流,做缸的時候可以讓專業的可信賴的魚店來幫你選擇)溢流進下水管道進入底缸。通常第一格是物理過濾,一般是濾棉或者濾袋來過濾水中的顆粒物,物理過濾不是必須的,我自己就懶得用,但是作為新手還是建議用一下。
第二格通常放置蛋白質分離器,蛋白質分離器是一類利用物理化學吸附原理使用細密的氣泡產生的吸附力將水體中的含氮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排出系統,從而降低系統內含N營養鹽的器材。
設計這一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選擇的蛋分的工作水位,很多人會把這一格的水位設計的太高導致需要拿個東西把蛋分墊起來才能使用。
八爪魚的一款蛋分
然后水流到第三、四、五....格,很多人會設置一個藻缸,或者厚沙層、或者UAS,我個人覺得新手沒有必要整這些,老老實實用柏林就好,或者有人會單獨隔個新魚隔離缸,倒是不錯的選擇。
最后一格是上水格,這一格水位一定是缸體所有液面最低的(因為其他格的水都是重力流,所以越到后面肯定高度越低),這一格主要安放上水泵,上水泵把水泵回主缸完成水的循環,通常我覺得主泵的標稱流量在總水體量的3-8倍都沒有問題,進口泵和國產泵的區別同樣在于虛標和衰減,而且某些牌子的國產特別愛壞,一旦壞了一兩天沒人發現整個系統很容易就會崩潰,尤其室內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時。所以建議用兩臺流量較小的泵保證安全。牌子的話國產的小缸用創星的PH系列還不錯,血的教訓千萬別用捷寶,我們實驗室一年水泵加造流泵一年要壞十幾臺捷寶。進口的話不要買到假洋牌子就行,PJ的水泵性價比非常高,還有什么伊罕啦,紅十字啦都不錯。當然啦,土豪就上紅龍,水泵中的勞斯萊斯,進口水泵由于不虛標,所以流量的倍數可以適當選小一些。
水泵上水設計要注意的地方要盡量減少彎頭、減少管的長度,每個90度彎頭大約會有5%-10%的水頭損失(反正就是流量啊沖力的損失一類的東西),在保證能固定好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用軟管,或者兩個45度彎頭代替一個90度彎頭;。
由于主缸到底缸、底缸每格之間的水都是通過溢流流過來,水位都是保持恒定的,所以在水蒸發之后只有這一格的水位會發生變動,所以只需要保持這一格水位穩定那鹽度就是穩定的不會變化(蛋分會打出海水,所以其實鹽度是非常緩慢的降低的),可以使用手動添加、物理浮球、電子探頭補水等方式補充淡水使這格水位維持恒定。通常這格還會安置水泵供水給冷暖水機,冷暖水機控制溫度恒定在合適的范圍(25-28度最好)。冷水機國產的海利的已經挺好用,預算充足追求靜音可以選擇TECO,還有冷水機里面是壓縮機一定注意不能倒放,安裝好要靜置五六個小時再開始使用。溫控設備除了冷暖水機以外還有加熱棒(因為有些是冷水機不帶加熱),還有半導體冷水機一般是很小的缸用的。
還有一些設備比如放置吸附濾材或者碳源的MINI過濾器可以放在任意一格,不用太糾結,說道吸附性濾材我還是建議使用活性炭,不過不是大家說的吸附重金屬(活性炭吸附個鬼重金屬啊,真是不知道誰說的),而是吸附過量的有機污染物,效果很好。
如果曾經養過淡水會發現這樣子的缸并沒有放置任何的生物濾材,因為海水缸生物過濾的步驟是交給活石來完成的,關于活石,還是等下講。而如果放置生物濾材,由于類似于慣性除塵的原理,顆粒物會在濾材區沉積,而無法被濾棉或者蛋分去除,從而積累營養鹽,所以通常是不放濾材的。
三、其他設備的選擇
介紹完了底缸系統還有幾樣重要的設備。
一個是燈光,由于珊瑚大部分能量來源是共生的蟲黃藻進行光合作用,同時珊瑚美麗的顏色也需要合適的光照激發出來,燈光的選擇對于珊瑚缸就顯得非常重要。在自然海域里由于紅光更容易衰減,所以珊瑚礁的光線都是偏藍的,所以我們人工環境下的燈光通常也是使用偏藍的光(色溫較高的光)。傳統上認為較黃的光(色溫較低的光)有利于珊瑚生長,較藍的光有利于珊瑚發色,但是其實理論上和實驗上早就證實偏藍的光不止有利于顯色而且有利于生長,所以我偏向于使用偏藍的光,一般來講是20000K左右。燈光主要有幾種
1、T5熒光燈管,這是我最喜歡的燈,顯色性最好,而且珊瑚生長也非常迅速。缺點是衰減比較快,燈管更換周期最短,通常一年就要換管子,這個花費比較高,而且由于不是點光源沒有粼粼的波光。燈盤可以選擇國產的宇杰或者濤濤做工已經不錯,燈管最好還是用進口的ATI或者KZ或者基士文。T5使用不同色的燈管搭配實現色溫的調節,通過需要的光強和缸寬度確定燈管數。六管的話可以選2白3藍1熒光紫,八管3白3藍1斐濟紫1熒光紫,十管4白4藍1斐濟紫1熒光紫,不怎么養SPS的話一般6管就夠用了。燈管、燈盤的長度只有三四種規格,大概是60cm、90cm、120cm、150cm(具體記不清了),缸的長度一般跟這一樣或者比燈長15cm之內都沒什么問題。
2、HQI鹵素燈,鹵素燈也是非常成熟的燈,追求效果的通常不選擇成品燈,而是用買燈泡加龜殼加鎮流的搭配。優點是是點光源有粼粼的波光,400W的泡能達到非常強的光強,顯色也還不錯,而且不算電費的話燈具花費是幾種燈里面最低的。缺點就是相對費電,而且發熱很厲害要注意溫度,手也不要亂摸燈殼燈泡,很燙的。而且有些時候由于照射角度比較單一SPS受光面顏色很好背光面顏色就咖了,而且發光都在一個點上那點亮度太強小朋友不注意容易傷眼睛。規格有70W、150W、250W、400W,通常250W的光比較夠,養LPS 150w也夠。色溫建議選擇20000K,牌子的話燈泡最好還是用進口的,進口的XM、Radium、基士文啦幾個牌子都不錯。鎮流國產的鉑勝海工坊啦做的還不錯,進口的幾個牌子更好些。燈泡的瓦數和鎮流器的瓦數一定要一致。
注意鹵素燈有單端和雙端的區別,70W和150W是雙端的,250W、400W是單端的,買龜殼的時候要注意,而且不同形狀的龜殼照射的區域也不一樣通常一個小方龜照亮60x60cm的面積沒有問題,具體可以在買的時候咨詢店家。
還有一個小TIPS,鹵素燈關掉以后要隔差不多10分鐘才能再打開,關了馬上開不亮不是壞了。
3、目前發展最快的LED燈。LED的優點是點光源有波光,壽命長衰減慢,發熱量和耗電量都低,一般LED的功率只需鹵素的一半甚至更少光強就已經足夠,而且LED不像T5或鹵素之內裝個機械、電子定時器簡單的設定開關燈時間,LED一般都可以用手機來非常細致的調節光周期曲線,甚至每個單獨顏色的燈珠曲線都可以單獨調節。缺點是一個是貴,稍好些的LED的價格都比鹵素和T5高很多。二是我剛說的光色還是不太好,可能跟LED都是窄譜光源有關系,不過發展這么快以后應該會好起來。
好啦選完燈就可以選造流泵啦,珊瑚對于水流的要求很高,尤其SPS一類的珊瑚,大部分都需要中或者強流,如果不夠對珊瑚生長影響非常大,對于閃千手一類需要弱流的珊瑚如果水流太強甚至會死亡。所以一個缸里合適的水流需要造流泵的選擇、擺放,利用活石的擺放創造出合適的強弱流區,這個是個經驗活,只能慢慢摸索,另外水流不止是強弱的問題,最好要足夠亂,而不是恒定的水流一直吹。
然后呢,如果主要飼養軟體或者LPS那么這一段就不用看了,不飼養或者少量飼養SPS所消耗的離子通過換水就能補充了。如果飼養大量的SPS,由于SPS生長迅速,需要吸收大量的鈣、鎂、碳酸根來形成自己的骨骼,所以消耗掉的離子就需要離子添加設備來補充。常用的設備有兩種
1、鈣反應器,是使用儲存在鋼瓶里的CO2溶解儲存在鈣反應器里面的珊瑚骨來補充水體里的鈣鎂碳酸根離子,這個效果最好但是調起來非常麻煩不建議新手使用
2、滴定泵,或者叫蠕動泵,滴定泵會按照你設置的量緩慢的向缸內滴加氯化鈣、氯化鎂、碳酸氫鈉溶液,有時要求高還會滴加氯化鉀或者氯化鍶溶液或者微量元素補充劑。
一般流程是這樣的,在使用滴定泵前一個星期使用測試劑測試鈣、鎂、堿度,一星期后再次測試各個數值掉了多少,然后按照這個數值計算好每天要滴加的溶液的量,之后每個星期或者每兩個星期都測一次,根據數值的波動修改滴定量(所以養SPS確實比較麻煩),溶液的配置的話你可以配一個固定的濃度,或者配飽和溶液,配飽和溶液就要注意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
具體數值的話鈣360-450ppm之間,鎂在1100-1400ppm之間,堿度在7-13dKH之間都非常好。
測試劑建議全部用荷蘭沙利法的,像堿度和鈣用HANNA的小手持測試儀更好,也就幾百塊錢。
滴定泵的選擇國產的卡莫爾的不錯或者BM的也還可以,進口的不差錢可以選GHL,一般都選擇四頭就足夠用了。
四、水質和活石
好了你現在設備都準備齊全了,準備放水吧,可是放什么水呢。
首先水源不建議使用自來水,自來水里面的成分不可控,除非有些地區的水質非常好,營養鹽不會成為問題,不然還是強烈建議使用RO機生產的水,現在一臺家用RO價格也就幾百塊錢,不止魚缸用自己飲用做飯也可以避免掉重金屬等污染物的傷害,非常值得,不過要注意RO膜要用好一點的。
有了水然后要有鹽,像最貴的KZ鹽,平價一些的紅海鹽、紅十字鹽、TM鹽都非常好,如果還覺得貴了國產的藍色珍品也是可以用,這些鹽很多都有分魚鹽、LPS鹽、SPS鹽,養什么就用什么的就可以了。
有了水有了鹽,把鹽加進水里化開,大概估算好一升水33g鹽的量,然后丟一個造流泵進去攪拌好,然后用鹽度計測一下,鹽度高了加水,低了加鹽,一般比重在1.023-1.026鹽度在33-35ppt就行。
鹽度計也有很多種,浮力式的、波美計、光學式的、電子式的,建議使用光學式的,浮力式太不準、波美計太麻煩、電子式太貴。光學的買滿淘寶都是的一百多塊的就行,但是記得定期用純水校準一下。
好啦,水放進去了終于可以養珊瑚了吧!并沒有,你還沒有接觸到海水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剛才講的活石。
活石是主要由死亡珊瑚組成的質輕多孔的碳酸鈣質的巖石,一般從珊瑚礁區采來,帶有大量的菌群和各種各樣的小生物包括橈足類、等足類的小蟲子、管蟲、藻類等等各種東西。
而且在生態學上我們知道生物多樣性越高抵抗力穩定性越強,在魚缸中活石帶來的豐富生物多樣性同樣有幫助系統穩定的效果。
所以在魚缸中活石的意義非常重要。
首先你要確定你需要多少活石,通常按主缸水量算,大約2-4L水需要1斤活石,可以跟商家說要鹿角石,那樣的石頭片狀的少,好造景而且質量通常比較好。
五、養水
放好水把所有設備開起來運行起來,開始“養水期”,養水期開燈時間可以適當增加幾個小時。
養水期開始后缸里會慢慢開始長起各種藻類,通常最開始是褐藻,然后慢慢長起來綠絲藻,慢慢的綠絲藻會白化死亡,這時候你就可以把絲藻拔掉大部分,剩下的部分放一只吊類的魚進去慢慢啃,換掉一部分水。如果你想鋪沙,這個時候可以鋪了,1-3mm直徑的沙粒都很好,洗一下再放進缸里。這時候你大概還可以看到缸壁上一點點的小紫點,那是鈣藻,不要擔心那是水質良好的標志,只要它們不影響觀賞就不用管它們,只需清潔觀賞面的鈣藻即可,如果你水質一直良好它們會長滿你缸里的所有地方。
有時候你設備不夠強活石不夠好也可能會暴紅泥藻,不要擔心,這種情況要更耐心的養水。
養完水以后你可以用硝酸鹽測試劑測一下缸內的硝酸鹽,其他幾個營養鹽測試劑(亞硝酸鹽、銨鹽、磷酸鹽)我覺得用處都不大,請一定使用沙利法的測試劑。我認為養水的成功的硝酸鹽一般都在2mg以下,如果養SPS甚至需要更低,到基本測不出來的程度。
這個時期通常會持續一兩個月,記住我之前說的,一定要有耐心,很多人就是急不可耐的要放魚放珊瑚開始養,耐心的養水可以省去你以后無窮無盡的折騰和浪費的金錢,也能讓你一開始就看到你的珊瑚狀態良好,增強你的信心,生物也不會因為你的性急而死亡這是上面那個缸剛養完水的時候的樣子
這是上面那個缸剛養完水的時候的樣子
六、生物
好了,你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擁有了一套運行良好的系統,你可以開始購買你喜歡的生物了。
選擇商家選擇自己有能力把珊瑚養的比較好的商家,自己都養不活的商家就不要指望有什么好質量的生物了,也問問人了解一下這個商家的評價,選擇生物質量好、自己知識、經驗豐富的商家,不要一味追求生物便宜。
購買珊瑚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如硨磲、管蟲等時一定要問清楚、了解清楚買的珊瑚對光照、水流、水質的需求,選珊瑚時選擇在店里就能比較健康的伸展開的個體,對于SPS買回來后要用RX一類的檢疫藥水檢疫防止寄生蟲進入你的魚缸。
購買魚類時要注意首先從簡單、攻擊性弱的魚開始養起,人工小丑是最好的選擇
攻擊性比較強的魚類比如紋吊、很多雀鯛、草莓等等一定要晚放。因為這類攻擊性強的魚如果先放那攻擊其他魚類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
對于一些比較有難度的魚類比如一些神仙、海金魚類的魚不建議新手嘗試,等成為高手再養這些不遲,記住要有耐心,這是一輩子的愛好。
買魚一定要謹慎,如果你是主要飼養珊瑚,魚的數量一定不能太多,不然無法維持低營養鹽水平,一定要魚的總長度低于20cm/100L水(上限是我估計的,但是也最好不要貼著上限來),而且盡量不要一次丟一大堆進去,慢慢的買,記得我說的,耐心。魚的種類也要注意,不要買鰈魚一類會吃珊瑚的魚,最好不要買石斑一類會吃蝦的魚,你可能會需要假綿羊蝦清除小羽毛藻、可能需要薄荷蝦清除垃圾葵。
好了,把魚和珊瑚買回家以后需要兌溫、兌水,兌溫就是把裝生物的袋子丟進缸里大約十幾分鐘使兩邊水溫一致,對于魚,解開袋子,放少量缸里的水到袋子里讓魚適應缸里的水質,等三五分鐘再放進去少量水,重復四五次到加進去的水跟原來袋子里的水量差不多就可以把魚放進缸里了,如果想檢疫那就做好檢疫的工作再放進缸里,具體可以去查查。有些難開口的魚還需開口人工飼料再放進缸里,具體問清楚賣你魚的商家。
對于珊瑚兌完溫就可以檢疫,放進缸里了,對于擺放的位置要根據光照、水流的要求來。對于光照,記住越靠近水面光強越強,對于鹵素燈,越靠近燈泡正下方光越強。
除了觀賞的生物,別忘了那些功能性生物,他們也是必不可少的,說是功能性生物其實大部分觀賞性也非常強。
比如你可以養一些吊類控制藻類
比如養翻砂鰕虎魚保持沙面清潔,比如這只鉆石哨兵你還可以欣賞到他挖洞為家的好玩行為比如養翻砂鰕虎魚保持沙面清潔,比如這只鉆石哨兵你還可以欣賞到他挖洞為家的好玩行為
呃再發圖就長度超過限制了。。。還好寫到這里也差不多了,總之做到這樣你已經可以擁有一個令人羨慕的珊瑚缸,毫無疑問的任何來到你的家中她都會成為焦點。更重要的是她打開了一扇門,這門后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世界和無限的可能性?,F在我給了你一片鑰匙,把它打開吧。最后放一張小師妹的手辦鎮樓。
本文摘自知乎--李琰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0150900
侵權刪
歡迎關注魚棠觀賞魚頭條號,更多精彩資訊等你來撩哦~
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