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筆者接到的豬場問題,始終繞不開一個話題--非瘟。大多數豬場老板咨詢的問題基本都是這樣:我的豬發高燒是不是非瘟?我的豬反復發燒是不是非瘟?我的豬身上發紅發紫是不是非瘟?我的豬嘔吐、不吃食是不是非瘟?......這是什么一種感覺呢?我給大家
最近筆者接到的豬場問題,始終繞不開一個話題--非瘟。大多數豬場老板咨詢的問題基本都是這樣:
這是什么一種感覺呢?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就像一個人到醫院里問醫生:我發燒了是不是得了癌癥?話糙理不糙,就是這樣的道理。紅、腫、熱、痛是大多數疾病的基本癥狀,單憑這些癥狀能判斷什么病呢?胸膜肺炎、鏈球菌、弓形體等很多豬病,都會引起相似的癥狀!能判斷什么病的,大概也只能半瓶水的江湖騙子或者只顧推薦自家產品的獸藥銷售了。并且筆者在仔細詢問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養豬人會走進兩個誤區,并不是他家的豬病多難治,而是確實沒有用對方法。
誤區一:只用了一種藥就說治不好
在向我咨詢的豬場老板里,有相當一部分人,我問用過什么藥的時候,他們說只用過頭孢+銀柴注射液,或者青鏈霉素+雙黃連,或林可霉素+板藍根,諸如此類。稍微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不同的病菌需要不同的藥去治,同一種病菌對各種藥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如青霉素這藥,已經在人和動物身上用了大幾十年了,很多細菌對青霉素已經產生耐藥性,特別是人藥上已經逐漸拋棄青霉素。青霉素在豬場的應用時間已久,耐藥菌不斷出現。雖然青霉素和鏈霉素的黃金搭配曾經為解決豬場問題做出杰出的貢獻,但目前青鏈霉素確實也只能搞定一些簡單的發熱、發炎,稍微厲害一點的細菌已經完全無視它們了。
弓形體,也是這個季節較高發的疾病。按照往年的經驗,如果現沒有非瘟,發現反復高熱、身體發紅的的情況,首先考慮的可能是弓形體吧。弓形體這個病是一種血液原蟲病,還比較挑剔,只用磺胺類藥敏感。所以,遇上弓形體,你用其他藥治了但沒治好,是不是很正常呢?
所以,換換好的、新的獸藥去給豬治病,或者嘗試新的方案多試試,也是很好的一種選擇。
誤區二:沒用遵循病程發展規律
很多人都說,我打了一針,豬第二天又發燒了,又反彈了。我想說的是,這是很正常的,不要大驚小怪。所有動物的病都有一個發病過程,表面上好并不是真的除根了,表面不好并不代表病更嚴重了。
中醫治病講究個療程,給豬治病亦是如此。豬有病了,你給打了一針,表面上今天可能精神有好轉了,吃料了,只能說是有一定的解表作用,并沒有完全控制住病。像發熱、發紅類的病,我們要隨時觀察豬的狀況,至少都要連續性的打針2-3次,這才叫一個療程。或者還有一種現象,用的劑量不夠,比如磺胺類藥首次用量加倍效果更好,而你卻沒有用夠量,所以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筆者親身經歷,在河南中牟做技術服務時,一豬場豬群發熱41℃左右,耳朵、腹部、四肢、后驅有明顯的紫紅斑,有豬死亡。讓其他獸醫看后說豬瘟,并且用藥基本無效。筆者給豬剖檢后發現,肺間質嚴重增寬,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肝臟腫大變性,腎有出血點。筆者給豬鑒定為弓形體感染,并拿了配伍磺胺間甲氧+多西環素,加入少量的替米考星,并用小蘇打和葡萄糖來飲水。治療3天后,豬還在零星死亡,豬場老板按捺不住了,直接拿病料到河南牧專做檢測,結果豬瘟抗體水平正常,主要還是弓形體感染。結果用了7天藥后,豬群基本恢復健康。這件事只是想說,用藥確實需要一定時間,病情的發展需要過程!
方案
最近筆者也總結出一套針對“高熱類”病有很好療效的方案,供大家參考:
1、針對發病久的豬,首先輸水:500ml生理鹽水中加入400萬單位青霉素2支,鏈霉素1支;5%的500ml葡萄糖水里,加入20ml復合維生素B,10-15ml的三磷酸腺苷或者肌酐。無論什么樣的病,久了以后都會導致豬沒有體力,精神不佳,先補水、補充體力是治病的基礎。
2、注射林可大觀霉素+銀柴或板藍根注射液,另一邊注射干擾素或五聯抗。干擾素和五聯抗目前市面上不是很多,但值得找一找,因為它倆是治療病毒類疾病的利器。
3、如果注射兩次以上方案沒有效果,換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多西環素注射液,另一邊還注射干擾素或五聯抗。
4、以上方法在配伍時,根據豬實際體溫,如果在40.5℃以下可適當添加柴胡,如果在40.5℃以上,要適當添加氨基比林、氟尼辛葡甲胺等強力退熱解表藥。
3個方法否定非瘟
最后筆者也總結3個簡單易行的否定非瘟方法:
1、只發熱不發紅發紫,或只發紅發紫不發熱,不是非瘟
2、病程長、死亡率低的,不是非瘟
3、脾臟沒有腫大嚴重,梗死發紫的,不是非瘟
總結:豬場發生“高熱類”疾病,我們一定要謹慎,但不能慌了神!仔細觀察癥狀,換不同的方案,用足劑量來治療。特殊時期,告誡大家:要少接觸同行,人、車、物徹底消毒,豬只出不進,豬場周圍、場內用生石灰和燒堿消毒,豬舍內可用聚維酮碘帶豬消毒。
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