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35歲的小于從事互聯網行業,每天除了上班和睡覺,其他時間都要坐在電腦前。某天吃完午飯后,小于突然感覺中上腹有點疼痛,甚至還伴有腰痛,小于覺得肯定是因為自己坐的時間太長了,消化不好和有點腰椎間盤突出,應該不是大問題,所以小于就沒有在意。但半個
35歲的小于從事互聯網行業,每天除了上班和睡覺,其他時間都要坐在電腦前。
某天吃完午飯后,小于突然感覺中上腹有點疼痛,甚至還伴有腰痛,小于覺得肯定是因為自己坐的時間太長了,消化不好和有點腰椎間盤突出,應該不是大問題,所以小于就沒有在意。
但半個月過去了,小于發現疼痛不斷加劇,上班的時候根本坐不住,于是才請假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讓小于大吃一驚:“不就是腰痛和肚子痛嗎,怎么就變成胰腺癌了?”醫生也讓他做好心理準備,小于當場抱頭痛哭。
由于胰腺位于上腹部,一旦發生病變,往往會波及與它鄰近的器官,產生“非典型”癥狀,時常被患者忽視或者被當作成其他疾病。
胰腺癌會隱藏,腰痛、腹痛非小事
胰腺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主要的功能是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幫助人體維持血糖水平。一旦這個器官被癌細胞“攻陷”,非常容易引起主體生命死亡。
胰腺癌有“癌王”的稱號,主要是因為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極高,據英國胰腺癌基金會調查顯示,每3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人可能存在胰腺癌風險,而每100名患者中,僅有5-6名患者可以存活5年以上。
臨床上,有8成的患者都屬于晚期胰腺癌患者,不少患者會將胰腺癌導致的腰腹疼痛當成胃病或腰部問題,但其實也有所區別。
一旦胰腺發生癌變,容易侵犯腹腔神經叢,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疼痛。由于胰腺靠后,患者多會感覺腰背疼痛,常出現在夜間,仰臥、平躺時加劇。案例中的小于,最初的癥狀就是上腹疼痛,還伴有腰痛,且該疼痛一直未有改善,并持續加劇。
除了腰痛以外,患者還會有上腹疼痛及說不清的不適感、悶堵感,時輕時重,時有時無,一般夜間更明顯。不適感的部位較為廣泛,從隱痛逐步向腰背蔓延,患者容易與胃病混淆。
3個癥狀出現,也要警惕胰腺癌
胰腺癌的治療攻略只有一個字:“早”,因此40歲以上人群,若是發現身體出現以下3種癥狀,一定要高度警惕:
有10%的胰腺癌患者會在早期表現出厭食、消化不良和體重下降等,有專家表示,食量減少、惡心嘔吐、大便習慣改變、消瘦都屬于早期病變信號。
胰頭癌多以阻塞性黃疸為最突出的癥狀,黃疸通常呈持續性且進行性加深,且多數病人會因黃疸有皮膚瘙癢的表現,時常瘙癢難忍,致遍體抓痕。
胰腺與血糖緊密相聯,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血糖波動,且服用藥物后,血糖并沒有改善,可懷疑與胰腺病變有關。
預防胰腺癌要管住嘴
目前關于胰腺癌的致病原因目前尚明確,但可以明確的是胰腺炎的誘因與生活方式有關,特別是暴飲暴食、嗜酒吸煙者,罹患胰腺癌的風險比常人更高。
北京醫院肝膽胰外科賀修文醫師解釋,人體在短時間內攝入過多的食物,尤其是油脂類、燒烤類等高油脂食物,可能堵塞胰管,造成急性胰腺炎;飲酒過多可直接損傷胰腺,導致胰腺分泌紊亂,同樣可以引起胰腺炎。胰腺炎患者治療不當則很容易癌變為胰腺癌。
賀修文醫師還表示,保護胰腺應當控制飲食,首當其沖即控制飲酒量,成年人每天的酒精攝入不應超過25克(1杯葡萄酒);其次是避免暴飲暴食,多食用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比如三文魚、金槍魚等,都可以降低胰腺癌的風險。
另外,多吃富含鎂的食物,比如堅果、柿子、菠菜等,對預防胰腺癌有一定作用。
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做檢查
除了40歲以上人群,以下8類人群都屬于胰腺癌喜歡“入侵”的對象,建議這幾類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進行專門的胰腺檢查,如胰腺薄層CT、腫瘤標志物CA199和CA125等,將癌癥扼殺于襁褓之中。
保護胰腺,最重要的就是“管住嘴”,從改善飲食開始,莫讓疾病因貪嘴而“鉆空”。
參考資料:
[1]《胰腺癌是個偽裝高手需要和胃病、肝病、糖尿病等鑒別》.生命時報.2018-09-07
[2]《胰腺癌有四大異常信號》.生命時報.2016-01-30
[3]《這樣吃飯你離胰腺癌不遠了》.人民政協網.2017-11-23
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