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明哥,前麥肯錫戰略咨詢顧問,埃森哲管理咨詢顧問,一個喜歡用思維導圖架構PPT的老司機,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說給您聽,歡迎關注@思維導圖PPT肖老師一起共同精進、成為職場精英。前言上一篇文章說過,今年和出版社約了一本邏輯思維方面的書,從方
文 | 明哥,前麥肯錫戰略咨詢顧問,埃森哲管理咨詢顧問,一個喜歡用思維導圖架構PPT的老司機,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說給您聽,歡迎關注@思維導圖PPT肖老師 一起共同精進、成為職場精英。
前言
上一篇文章說過,今年和出版社約了一本邏輯思維方面的書,從方法、工具、案例等角度出發,把過去幾年的思考整理成冊,為方法論愛好者提供些許啟發,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幾乎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一種能力:寫作能力,當然,我們的說的寫作不是指著書立傳,而是指將規劃計劃、解決方案與措施、進展與問題、工作總結等以書面化的形式進行總結匯報的能力。
比如我們在編寫項目進度計劃時,要讓領導感覺,在一個黑漆漆的路上,我們每走個一段路就點燃一支蠟燭,讓領導在遠處可以看到我們所做的一切,因為對于不直接參與項目的領導來說是,匯報前,項目處于黑箱狀態,他們心里沒底,他們會擔心:
如果你在編寫項目進度計劃時,運用了這套麥肯錫寫作武器,領導的這些擔心,大概率會得到解決。
一、清晰的理解“信息”
所謂信息,就是描述客觀事物的客觀描述,總之,(1)要客觀,(2)要具體化,比如今天杭州的天氣是25攝氏度,就既客觀又具體,但如果說今天杭州很熱,就既不客觀也不具體,因為對于天氣熱,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
麥肯錫顧問的三大基石,分別是專業主義、以事實為依據、站在更高層的角度去看問題,都是在強調客觀和具體化。
而在《麥肯錫方法》麥肯錫顧問解決問題的三大步驟中,第一步就是“收集足夠的事實,并進行分析,以事實作為解決問題的起點和基石”。
清晰的理解“信息”,還包括對信息的評價和轉化,即通過描述客觀事物背后的某些邏輯將信息轉化為知識,比如低于零攝氏度時水會結冰,分析質量問題時可以用5M1E分析法從人員、設備、物料、工藝、環境影響等維度進行分析,解決問題可以用5W2H確定真正的問題、責任人、問題解決辦法、時間要求等維度進行分析,這個過程,需要對信息的精準描述,即客觀和具體化,否則,可能給出的解決措施和真實需求完全不一致。
最后,清晰的理解“信息”也是“問題導向”的第一步。
二、邏輯清晰的表達信息
關于邏輯結構,文中沒有清晰的解釋,而分享了一些連接詞,這或許是本書的一大遺憾,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邏輯框架的支撐,掌握這些小技巧也無法讓整篇文章的邏輯清晰,這里講的邏輯關系,恰恰是內容組織的關鍵所在,我們很多時候并不缺乏素材,而是缺乏內容的分類方法和邏輯結構,這里簡單梳理一下常用的4種邏輯順序。
第一個大的分類,邏輯關系分為總結歸納和演繹推理。總結歸納是先說結論,然后給出論據的過程,是一種總分結構,而演繹推理,則是先進行推理、假設驗證,最后給出結論,是一種先分后總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我們思考時,推薦采用演繹推理的邏輯順序(一方面是我們沒有那么大的能力,一上來就有結論,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從最熟悉的地方入手,先摘好摘的蘋果,最后再總結一個結論,從而減少拖延癥的發生),而總結闡述時,建議采用總結歸納的邏輯順序。
在總結歸納中,我們可以從時間順序、結構順序(或叫主從順序)、重要性順序進行分析,這里說的時間順序,注意不是狹義的時間順序哦,還包括因果順序、流程步驟等。
在分清楚上述邏輯順序后,高杉老師分享了一些他總結的常用邏輯順序連接詞,這對于總結匯報、尤其是PPT中非常實用,因為這些詞言簡意賅的表達了邏輯結構。
經驗分享,我在寫方案PPT時,由于Storyline往往一般限制在兩行,一般不超過60字,所以經常會省略了主語,而欠缺主語容易造成很大的誤解,因此,分享一條小建議:無論是Storyline還是內容頁,請盡量使用主語與謂語關系明了的句子。
最后,清晰的表達要突出“具體化”,純粹地講道理和理論會顯得空洞,在方案匯報或工作總結中,具體化我一般使用3類,(1)場景化,即描述一個具體的場景,比如客戶的痛點分析、再比如“通過數據協同,打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條線之間的信息通道”,(2)數字化,方案的目標用具體數字來概括,執行步驟用數字來量化等,當然最常見的是數字化是業績、銷量等,但這類數字化,關鍵是要用同比、環比、和最優比等這樣的數據對比,從而發揮數據背后的邏輯價值,(3)圖表化、圖形化,這在PPT中最常用,既可以提升PPT的格局,又可以凸顯圖形圖表的背后邏輯。
舉個具體化的例子:小李發了一張惡心的圖片給我,(惡心到什么程度呢)要不是舍不得30塊錢的漢堡,我當場就吐了。
三、使用結構化來表達文章的邏輯
文章的邏輯表達,金字塔結構可能是最出名的表達方式了,遺憾的是,雖然我長期研究方法論,并分享了不少自己的一些心得,但自認為自己也還只是初入門款,不少人都購買了《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但理論的東西,一方面要應用到實際中需要轉化,這個轉化過程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基礎知識,而現在又是一個追求效率、追求結果的時代,要想看本書就能徹底搞懂還是挺難的,當然你可以看看下列這些文章,有些是我給客戶的培訓課件整理,有些是我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有幾篇文章還獲得了頭條的青云計劃獎勵:
1、再讀金字塔原理,我感悟到了這3點
2、PPT如何提煉邏輯?思維導圖+金字塔原則+結構化,輕松搞定!
3、拆書: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如何想清楚、說明白、做到位
如何訓練邏輯思維?推薦麥肯錫《金字塔原理》,3個步驟+4種場景
5、想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套用SCQA故事模型+MECE法則,你就是高手
6、邏輯能力如何提高?麥肯錫:結構化+結論先行+MECE+歸納演繹+SCQA說到方法論,在這里,我分享一個絕大部分都能快速掌握的構建金字塔結構的方法:
金字塔結構強調結論先行,但那是做總結陳詞時的方法,在領導交代一項任務、面對一個難題時,我們不可能馬上就有一個有核心觀點、有吸引力的答案,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自下而上法構建金字塔結構。
自下而上法構建金字塔結構,顧名思義就是先想細節、梳理結論,然后層層概括抽象、最后總結出一個結論的過程。自下而上法構建金字塔結構,可參考下列4個步驟:
1、頭腦風暴法獲得問題的所有細節,可以是和同事一起,也可以是自己獨立思考,梳理細節時,想到任何一點就先記下來,不要去想這個點是否嚴謹、是否與前面的內容重復,總之,細節越多、條目越多,越容易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做細節梳理時,可以用Excel,也可以思維導圖,我習慣用Excel,這樣做是便于后續分析時,可以快速排序,做好的Excel也可以直接導入到思維導圖中。
做細節梳理的價值在于可以快速啟動項目、避免拖延,而且也是麥肯錫顧問強調的好習慣之一“先摘好摘的蘋果”。
2、分組分類,將前面得到的所有細節分組分類,分組分類一般不要超過3層,層級太多和太少都不適合,太多或太少都相當于沒有分類,分組分類時,可以用5M1E這樣的方法,即將所有的細節從“人機料法環”這樣的通用分組進行歸類,也可以前面介紹的按時間順序、結構順序、重要性順序等進行分組。
分組分類時,要盡量滿足MECE法則,即分組或細節之間,要相互獨立,如果有重復或相互沖突,則需要將細節拆分或補充調研,另外,分組或細節之間,要盡量完全窮盡問題的所有可能性,分組分類之后,這在問題比較容易暴露出來,有些時候,你會發現某個分組中只有2、3條論據,而其他分組中有很多,對比論據很多的那個分組,你就會發現論據少的這個分組,其實是考慮問題的時候漏了很多內容,也很容易就可以補上。
3、分組的重要性排序,這是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人認為應該先總結歸納,然后再對分組進行重要性排序,有人認為要先對分組的重要性排序,然后再總結歸納,我個人支持后一種觀點,因為當分組很多的時候,結論往往是以排在5位的分組來總結歸納出來的,當然,重要性排序取決于客戶的價值排序,而非顧問的價值排序。
4、總結結論,給出解決方案,可以是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可以是工作規劃中的行動步驟,也可以是某個QC活動的成果,甚至可以是某個讀書會的心得分享等。
思考:如何運用上述的4個步驟,梳理出下圖中的金字塔結構。
如果你對麥肯錫的方法論感興趣,也可以購買下列專欄,花不到一段飯的錢,可以獲得麥肯錫10大方法論的PPT和思維導圖,這些內容都是可以編輯的,涵蓋了方法論的詳細研究、個人經驗、案例等。
簡單總結一下
1、商業報告內容多樣,包括項目建議書、項目規劃與計劃、解決方案與措施、進展與問題、工作總結、崗位競聘、述職報告等,商業報告除了內容的重要性之外,邏輯和包裝也很重要,有時候比前者還重要。
2、商業報告的第一步就是清晰的理解要報告的信息,務必記住要客觀真實和具體化。
3、推薦使用自下而上的四步法來構建內容的金字塔結構。
4、用總結歸納來展示,用演繹推理來構思,要讓表達邏輯清晰,平時經常訓練4種常用的邏輯順序。
5、運行一些小技巧,比如用換行、空格減輕別人視覺上的負擔;在論證替代方案時,不僅要論證替代方案的好處,也給出風險說明,從而保持客觀公正;演繹推理時避免過度推論,避免讓人覺得結構冗長或結論太過跳躍;最后,用SCQA、SCQOR講好商業故事。
延伸閱讀
細節決定能否升職加薪,教你正確準備會議、寫紀要、發郵件
84頁《埃森哲流程創造價值》方法論PPT,總經理、運營總監必讀
述職報告不夠高大上?套用這套149頁模板+素材,分分鐘搞定,轉發
華為為什么那么牛?看看人家的專業銷售培訓和7個成交法,轉發
5個結構化思考方法,讓你思路清晰邏輯嚴謹,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授人以漁,也要授人以魚,從而快速解決當下緊迫的問題,歡迎訂閱高效能職場人士工具箱專欄,8000多個資源包,內容提供了方法論、實戰案例、模板素材等,包括原創資源包230多個,如銷售大神系列、麥肯錫方法論系列等,人在職場,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不斷精進,才能不斷進化。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歡迎轉發、收藏!本文支持打賞。
王悅一